李國江
經過多年的中學英語教學實踐,讓我由衷地認識到,要切實搞好中學英語教學,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奏效,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或許能起到一定作用,滿足學生成才的需求。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囅耄覀兊膶W生都不喜歡我們的英語課,那又憑啥讓學生學好我們的英語呢?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學生不可能一進入我們的課堂就喜歡上我們的課,也不可能一上來就恨死我們的課,總會有或這或那的原因而導致相應的結果?;叵胧嗄甑慕虒W經歷,其中不乏精彩,不過也有落寞的時候。我覺得,導致學生不喜歡自己的教學的原因不外以下幾個:教學方法陳舊,以教師為主采取填鴨式的所謂題海戰(zhàn)術,這種急功近利的教學方式在短期內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不過這是以犧牲學生對英語課堂的興趣為代價的,實在是得不償失。要知道我們只教學生三年,可人家以后要學英語的時間還長著呢,我們可不能過早地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給撲滅了,那罪過可大了去了!為此,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不遺余力地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嘗試:第一是竭力讓自己的課堂活起來,在導入、呈新、操練、鞏固和提高幾個環(huán)節(jié)上狠下功夫,多嘗試一些方法,如教學生學唱一些英語歌曲,用英語給他們講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做有意思的游戲,讓他們組成學習小組共同探究、合作學習,讓他們用英語來完成一些諸如調查活動,從而讓他們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成就感。第二是多使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所取得的小進步要不吝惜贊美的語言,對他們在學習英語上所犯下的錯誤不要大加批評指責??傊瑢W習英語的興趣是需要慢慢培養(yǎng)的。
二、教師必須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
教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學生相關的能力的提高和新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因此,每一位教師都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教師還必須學習新的知識,發(fā)展新的教學策略,研究如何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文化知識,通過英語課程促進學生積極的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多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三、要盡量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
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依據(jù)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教師要盡量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這樣,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就能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fā)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積極鼓勵學生把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四、提高聽、說、讀、寫及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作為一線英語教師,我們深知口語障礙是英語教學的一大困難。目前,我們的授課形式還是以傳統(tǒng)教學方法為主,以課教課,教學的關注點主要還在知識的傳授上。由于受到這些觀念的影響和支配,在課堂教學中語言信息量小,教學過程干澀,課堂操練機械單調,作業(yè)布置死板,評價手段單一低效,而且不能很好地利用和開發(fā)教學資源。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從而提升自己的英語教學質量。我想,我們應先從自己做起,突破自己的口語關,然后才能在課堂上用口語和學生去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氛圍,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和能力。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并非孤立的,還應該鼓勵學生多開口說,因為我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還是要用它來與人交流,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多種形式和方法,使學生能夠在課下進行英語口語練習。教師還要拓展口語練習的范圍,使學生能接觸更廣泛、更豐富的語言材料。如電視、電影、講座、采訪、歌曲、故事、講笑話等,這些語言材料都可以用于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技能,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光盤不但可以為學生提供聲音,而且還可以提供幫助學生理解說話人所在的場景、說話人的動作表情。由于青少年喜歡聽、唱歌曲,因此,英語歌曲也是訓練學生聽力及口語的一種很好的語言材料來源。在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同時,還應該對學生英語讀寫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同時,我們對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上也應該同等重視。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寫作技能,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是我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和應盡的義務。那么學生應掌握哪些寫作技能呢?通過學習,我有了如下幾點認識:讓學生能根據(jù)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據(jù)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那我們要如何才能讓學生達到此要求呢?不妨做到如下即可:首先,通讀各年級教材,梳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寫作技能及相關策略。其次,梳理《課程標準》對各學段的要求。最后,比較二者的差異。對教材不能滿足的部分,通過合理的補充,使之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
總之,要搞好中學英語教學絕非一日之功,既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也需要學生緊密配合。如我們能從上述幾個方面去努力踐行,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助力學生成才。
(西藏拉薩市第一初級中學英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