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蓓蓓
【摘要】目的:對中藥防治小兒高熱驚厥的效果進行觀察與研究。方法:選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6月期間,門診部所收治的高熱驚厥患兒共計60例作為研究對象,數字隨機表方法分組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患者30例。對照組患者以西醫(yī)干預,干預組患者以中醫(yī)干預。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綜合對比與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中藥防治小兒高熱驚厥療效確切,安全可靠。
【關鍵詞】中藥;小兒高熱驚厥;療效;不良反應
小兒高熱驚厥是兒科重癥疾病之一。且本病存在一定的復發(fā)可能性[1],不及時干預治療會對小兒腦細胞供氧產生影響,誘發(fā)智力受損,嚴重時繼發(fā)癲癇[2-3]。為進一步探討治療小兒高熱驚厥的有效方案,本文選取我院近期所收治的部分小兒高熱驚厥患者,以中藥干預治療,取得了確切的治療效果,現總結并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6月期間,門診部所收治的高熱驚厥患兒共計6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就診時體溫≥38.0℃,主訴伴隨煩躁、驚惕癥狀。按照數字隨機表方法分組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患者30例。一般資料為:對照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齡在1~6周歲范圍之內,平均年齡3.8±0.5歲;觀察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齡在1~5周歲范圍之內,平均年齡為3.2±0.4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對照組:對照組患者以西醫(yī)干預。用藥方案為:苯巴比妥片口服治療,劑量1.0mg/kg·次,3次/d,持續(xù)給藥3d觀察療效。②干預組:干預組患者以中醫(yī)干預。用藥方案為:羚角鉤藤湯。組方為:1.5g劑量羚羊角,10.0g劑量鉤藤,6.0g劑量僵蠶,10.0g劑量桑葉,12.0g劑量浙貝母,10.0g劑量菊花,3.0g劑量甘草,6.0g劑量蟬蛻。0.3g劑量珍珠末沖服,1次/d,持續(xù)給藥3d觀察療效。
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綜合對比與分析。治療效果評估標準為:顯效,指患者高熱、驚厥癥狀完全消失,體征恢復正常;有效,指患者高熱、驚厥癥狀有所好轉,體征基本恢復;無效,指患者各項癥狀與體征均無緩解或反惡化。不良反應統(tǒng)計指標包括煩躁、皮疹、嘔吐、嗜睡。
統(tǒng)計學處理:本文數據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與計算,計數資料以%表示,以X2檢驗,可信區(qū)間95%,檢驗水準為0.05,當P<0.05時為差異顯著,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觀察組30例患者中21例顯效,7例有效,2例無效,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3.33%(28/30),明顯高于對照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63.33%(19/30);觀察組30例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0%(3/10),2例嗜睡,1例煩躁,明顯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0.00%(18/30),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討論
在現代醫(yī)學研究視角當中,針對臨床診斷為高熱驚厥的患兒而言,多通過給予苯巴比妥片口服治療的方式加以臨床處理。但研究發(fā)現:苯巴比妥雖具有治療高熱驚厥,控制反復性高熱驚厥發(fā)作的效果,但其用藥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我院本次臨床研究過程當中發(fā)現:對照組30例患兒給藥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00%(15/30),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該數據說明,對于小兒患者而言,受到患兒自身機體免疫功能發(fā)展局限的因素影響,苯巴比妥不應作為本病的常規(guī)治療藥物。
近年來的相關研究提示,中藥組方與制劑作用于臨床,不但能夠達到與常規(guī)西藥相關的藥效,同時能夠避免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問題,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從中醫(yī)研究的角度上來說,小兒高熱驚厥疾病屬于“急驚風”范疇。有關研究表明:小兒特殊的年齡階段決定了其生理特征的特殊性,小兒純陽之體在感邪后可能導致化熱入里、熱極生風,最終引發(fā)“急驚風”。本病臨床特征表現為:發(fā)病速度快,病情危重,且變化頻繁。因此,對本病進行治療干預的主要思路為“治末病”。在觀察組30例患者中,引入羚角鉤藤湯加以干預。組方當中羚羊角成分具有涼肝息風功效,鉤藤成分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火的功效,而桑葉、菊花成分相互配合,則能夠在定驚的同時達到疏風功效,甘草調和浙貝母以及僵蠶成分,能夠化痰通絡。該組方作用下,不但對于小兒高熱驚厥癥狀具有典型價值,且可提高用藥安全性(觀察組30例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0%,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中藥防治小兒高熱驚厥療效確切,安全可靠,可作為本病的臨床基礎用藥方案。
參考文獻
[1]史長燕.清熱止驚湯防治小兒高熱驚厥40例[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12,19(2):93.
[2]張桂花,王孝女.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40-41.
[3]謝玲.導致高熱驚厥復發(fā)危險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2,39(18):4688-4689,4691.
[4]張秋生,徐昀,陳玉勤,等.242例不同來源高熱驚厥患兒電解質水平比較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6):1032-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