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 緣
愛上法式遺風小城
◎ 安 緣
布施,這個混合著日常活動和宗教信仰的儀式,是瑯勃拉邦這個小城美好一天的開始。5點多鐘,在微霧的瑯勃拉邦清晨,老撾的家家戶戶就已經(jīng)起床,在昏黃的燈光下開始制作布施用的熏香糯米飯。6:00,穿著橘色袈裟的僧侶赤足出現(xiàn)在瑯勃拉邦的各個街口,開始接受信徒們的布施。虔誠的布施者們把一早準備好的糯米飯、水果、點心放進僧侶的缽盆中。
黃昏時分,在湄公河邊逛逛是最怡人的。湄公河邊幸存下來的大量法式遺風建筑,讓人有走在法國小鎮(zhèn)的錯位快樂。
逛累了,我就隨便找一家小店坐下來,面對湄公河,點上一杯老撾本地啤酒——beerlao,再來一份烤魚、一份青木瓜沙拉,就這樣在湄公河西岸等待日落。湄公河水在眼前安靜地流淌,安逸而恬靜,恍惚間好像來到了杜拉斯筆下的法屬殖民地越南,甜蜜而又憂傷。
瑯勃拉邦小城不大,卻有36座大小寺廟,其中湄公河西岸的香通寺是最宏偉、最漂亮、最著名的寺廟。建于 1560 年的香通寺,幾百年來都是皇家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
每一座輝煌寺廟后面的小房子都是僧侶的住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典型標志,就是晾曬房子欄桿上的橘色袈裟。
僧侶們的生活安逸、自由,玩玩手機、看看書、逗逗狗,自由散漫。中午12點是他們的午餐時間。清晨的布施,僧侶們接受的都是糯米飯,讓人一度以為他們的生活是何等的清貧,但拜訪他們的住地卻發(fā)現(xiàn),午餐是非常豐盛的。老撾人家會送各種炒菜、米粉、涼菜到僧侶們的住處,你甚至會看到噴香的紅燒肉——因為在老撾出家,是不戒肉食的。午餐時分到了,僧侶們每六七人圍坐在地席上,每張小桌上都有超過10種蔬菜和肉食,這時僧侶們打開各自的缽盆,就著糯米飯,開始了令人羨煞的午餐。
當然,他們也只是吃還不錯,生活環(huán)境還是相對貧苦的:破舊的木板房沒有什么家具和擺設(shè),唯一重要的家電就是一臺小冰箱。不過,對于生活在熱帶地區(qū)的僧侶們來說,一切都已經(jīng)夠用,知足和安逸使他們對生活別無所求。
不知歷史上的湄公河是什么顏色的,如今的湄公河黃得像一團稠江。在這黃色稠江上,我坐著破爛的木舟探訪湄公河深處的村莊,讓人想起杜拉斯的電影《情人》,惆悵而凄美。
去湄公河深處探訪古老的小村莊是當?shù)芈眯猩缤瞥龅捻椖俊D切┕爬闲〈迓溥€保持著用小舟彼此聯(lián)絡(luò)的古老方式,島上的原住民以生產(chǎn)自釀的酒和售賣手織布為生,過著原始而清貧的日子。
離開小島返回,船上的午餐非常不錯,是地道的老撾吃食:糯米飯、椰子湯、雞肉卷……每一種都是原生態(tài)蔬菜的味道。在蒼茫的湄公河上,我喝著熱的椰漿,清晰地感受著老撾人極其樸素、簡單的生活情愫。
(彬宸 摘自《健康女性》2014 年第1 期 圖 / 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