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
梨
這個字曾跟隨過我十年
甜還略帶一點酸,不時劃過少年的憂傷
一棵樹站在夢的深處
那些花啊果啊,都是掛在枝頭的憧憬
所有鄉(xiāng)親都叫過我梨子
但是一位少年,不過留給他們一個背影
所有的梨都有其故鄉(xiāng)
有了盤根錯節(jié),樹冠和果實也才豐碩
梨花
假如沒有雨,梨花還是梨花
在陽光下無憂無慮地開
所以在這樣一個繁華將去的暮春
我和我的梨花,都是高興的
可是,春天和雨特別有交集
又特別是如此陰晴不定
一場細雨與一樹梨花難免會相遇
這時好多梨花,在喊我看她
如此靜默
時間如此淡定,如此靜默
如此清潔透明,凝固的蒼茫、遼遠與空曠
天地原來是可以不老的
而我也覺得自己這一刻未老
歲月如此坦然,如此靜默
如此不著痕跡,有多少這樣的時光被忽略
我看見一條無聲的河流
無盡的山巒像極一葉葉小舟
櫻桃花開
先是等一場雨,接著又等晴
春天的一棵樹站在通往夢境的路上
消瘦的枝丫還未著色呢
繾綣的春眠,什么都不覺得
但一棵樹還是開花了
嗶嗶剝剝——像是剪接過的視頻
而此時夜雨突然叫醒我
說是明天晴了,櫻桃花開就是那個樣子的
陶
看到陶會想到漢抑或以前
一些疊起來的碗碟、茶具和壇
著粗布短衫的老窯工
吸著旱煙袋,不時在窯門前查看火候
簡單的陶曾經(jīng)無處不在
儲種、釀酒、打水,祭祀甚至陪嫁
其表現(xiàn)最為完美的
莫過一幅《少女與陶罐》的畫
宋瓷
江南的泥土、水和單色釉
工匠、窯火,日夜守候還不時祈禱
不見輕羅小扇與翩翩粉蝶
只取一片流云,或是一蓑煙雨
在唐稍嫌粗糙,宋就不同了
精致、純粹,能讓人驚艷的梅子青
有別漁樵耕讀與瓜瓞綿綿
但那恰恰鶯啼,卻又隱約可聞
死海
海被埋在地下,所以謂之死
其實是活著或存續(xù)的另一種方式
神奇的北緯三十度
一半海水與一半火焰,仍舊是待解之謎
慕名而來的體驗者是另一道景觀
比如弄潮的趣,周身涂上一種黑色的泥
或躺在藍色的海面
靜靜地讀一本萬古不廢的書
題黃峨雕像
可以不再怨那一行征雁
折一枝新竹,也不用再泣血訴說了
苦別離已若昨日黃花
此時空庭不空、月影也不斜
都說你才情堪比易安
一位寫散曲比元人還好的明代女子
終于從舊時光里走出來
溫暖的故鄉(xiāng),當(dāng)有最新的靈感
紫衣觀音
在這里,觀音是不叫娘娘的
聽說是大唐的一位王子蒙塵在此出家
昭雪的詔書令其極盡恩榮
御賜紫衣袈裟,并傳為觀音化身
在這里,中軸線是頗分明的
九重華檐的紫禁城格局依著山勢遞進
紫衣觀音還是唐朝的坐姿
而新來的燕子,好像也不曾迷路
涂家廟
從未聽說周圍還有涂姓人家居住
一個叫做涂家廟的地方
也不見廟。但山埡有涼風(fēng)
木瓦房、石板路,兩條依山就勢的小街
像極模糊的江南記憶
只是更為精致,尚夠不上一個鎮(zhèn)的規(guī)模
記得有好些黃昏時候經(jīng)過
小鎮(zhèn)人在井邊擔(dān)水,卻不看荷花
蘆葦岸
說到秋天,就不能不說到金色
說到蒼茫,或者云水間
一條江、一個湖,甚至是一片大海
都可能叢生記憶如搖曳的葦
所有蘆葦岸都可能似曾相識
夕陽下的圓拱橋,瀑流中的涉水石
驚起的野鴨子振翅而去
也可能熟悉如鄉(xiāng)音滑落于水里
新生代
光陰被切割成一段又一段
一代又一代,譬如迎面的浪次第排開
從呱呱墜地到花甲之年
以十載為度,都是相對的新生代
如果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
干凈的天空下永遠都會走著新人
因為總是有堪比的一代
所有的新生代,都走在自己的春天里
一個下午
這一個下午乍寒還暖
擱下兩行斷句,接待來訪的一位客人
我不是那么喜歡口頭表達
也許自始至終,都停留在寒暄上
這一個下午我是聽眾
聽人自言自語、自說自話或自我吹噓
我看見許多馬匹沒入時間
而雪后的峰巒,卻不時露出頭來
園林小擷
假山有時會給人以真
至少曾是山的部分
亭臺獨立高處,山水都是半遮半掩
半畝方塘還有類似枯荷
一棵柳、幾盞燈、千竿竹,還有葳蕤的桂
只是不見月上柳梢頭
但在這假山后面
會不會真的藏著一個相約的人呢
涪江濕地
煙樹與遠村,都在一望里
我喜歡涉足的江畔如飛地等待駕臨
可旭日還是要先到
正在濕地上空,強調(diào)節(jié)氣
我還看見了電。高聳的鐵塔
苔蘚、藻荇、積水,和江一脈相承
也許還有美池桑竹
或一尾紅鯉,在江中眺望
看見
在一派蔚藍里看見紅
看見橙黃和綠紫,看見星月
江水渲染的動感
其實是靜謐,在城市的一隅鋪展
我不在橋上。但看見了風(fēng)景
那一扇扇窗戶里的眼睛
想必也看見了
水邊一個常常提著鞋赤腳走路的人
責(zé)任編輯李皓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