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建萍
摘要: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擴大學生課外閱讀量對于學生學好語文、開闊視野、形成健全人格均有重要作用。激起課外閱讀的興趣,注重閱讀指導方法,并開展各種活動展示閱讀成果,讓學生愛上課外閱讀,走進大語文之門。
關鍵詞:課外閱讀;大語文;興趣;閱讀方法;成果展示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6-0076-011.興趣——引入閱讀大門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巨大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因此,我大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與樂趣相聯(lián)系,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1.1故事引路。故事人人愛聽,尤其是小學生,他們能從膾炙人口的故事中了解情節(jié),認識人物的個性,知道事物的善惡,對所聽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從中受到啟迪。每天中午,總是選取精彩生動的小故事繪聲繪色地講述。孩子們好奇心強,一聽老師要講故事,個個都會挺直身子,豎起耳朵,兩眼閃爍著欣喜的目光,嘴角露出甜蜜的微笑。但我卻故弄玄虛,在他們聽得入迷時卻嘎然而止了,每天的故事不是講不完整,就是講頭留尾……一個個懸念,吊起了學生的"胃口"。急于了解故事的全局,一部分"嗜書如命"的小書蟲就出現(xiàn)了。他們已經(jīng)捧著這本書閱讀了,這時我就表揚買書認真閱讀的孩子,買書的孩子自然就驕傲了,之后班里閱讀的興趣由點帶面,帶動了一大批孩子,小書迷就越來越多了。
1.2環(huán)境熏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閱讀也是如此。在一個具有濃厚書香味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讀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讀,我讀,自然他也會不由自主地加入這讀的行列。因此,先得建立班級圖書室,書柜里面有老師從自己家?guī)淼臅灿型瑢W們自發(fā)從家里帶來的。并有專門的圖書管理員,同學們可以自由借書看。每當中午閱讀課零聲響起時,他們早已迫不及待地看起書來,課余時間,也總有學生對課外讀物愛不釋手。其次,教師做好示范作用,與學生共讀書。教育不是靠說教、訓斥,而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讓學生愛上閱讀書,老師首先要愛閱讀書、每天抽出點時間和學生們共同讀書,讀書從什么時候開始都不嫌晚,不要埋怨,不要哀嘆,不要后悔,關鍵是要馬上行動起來。與學生們一起讀書還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兒童在閱讀活動中體驗到來自成人的關愛和快樂。
1.3激勵進取。心理學規(guī)律顯示,小學生讀書的熱情易激發(fā),但不穩(wěn)定、不持久。因此我采取了一些激勵制度,為學生指明了努力方向,有效地維持了學生的閱讀熱情。我從學校圖書館覓來了幾十本世界著名的童話故事、寓言故事、中國英雄故事等拼音讀物,這些故事書插圖十分形象,語言淺顯生動,故事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為了讓孩子們有強烈的讀書欲望,并沒有把書借給班中的每一個學生,而是利用孩子們好奇、求勝的心理特點,作為獎勵,把書先借給班中評選出的十名"小書迷",并允許他們一星期借閱一次。那些小書迷是多么光榮,多么興奮呀!瞧,他們拿著書愛不釋手,驕傲地接受著同學們投來的羨慕的目光?;氐郊遥麄兏蔷劬珪竦刈x著,一遍又一遍……第二天,就有幾名家長把孩子特別的表現(xiàn)記錄下來反饋給老師:"今天,***回到家馬上打電話告訴媽媽,老師借了一本最最好看的書給他,他激動極了,迫不及待地看著。""今天,***得到了老師獎勵,借到了一本書,媽媽真高興。"……其他沒有成為特殊讀者的同學們不樂意了,他們主動地向我要求借閱圖書。在此基礎上,我在班中又選出了第二批、第三批"特殊讀者"……就這樣,班中逐漸形成了有序的借閱體系,小小的班級圖書室將孩子的閱讀興趣激勵下去了。
2.閱讀指導——保持興趣
《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梢?,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fā)閱讀興趣開始。對初學的兒童來說文字畢竟比較抽象,容易使他們產(chǎn)生畏難情緒。因此,長久地保持濃厚的閱讀興趣并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成了語文老師應該下大功夫解決的課題。要想讓學生始終保持閱讀興趣,就得教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有法可施。
2.1推薦好書,讓學生有書讀。課堂是學習語文的主陣地,課堂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課外閱讀則是課堂閱讀的延伸,教師在教學中應很好地發(fā)揮教材的優(yōu)勢,把學生的閱讀興趣延續(xù)到課外,由課內(nèi)延伸課外閱讀,把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促進課外閱讀的開展。例如,教了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獨坐敬亭山》,我就向?qū)W生介紹詩人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并讓學生去學習有關李白的其他古詩;教了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一課時,可向?qū)W生介紹三國的形成、對峙、衰敗過程,介紹曹操、諸葛亮、周瑜等歷史人物的性格特點,從而引導他們?nèi)ヌ骄吭度龂萘x》。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既掌握了知識,又拓寬了知識面,很容易誘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2教給方法,讓學生會讀書 。讀書得法,潛力巨大。把好的課外讀物推薦給學生后,教師不能撒手不管了,還要教給學生相應的閱讀方法,避免學生陷入一味追求驚險、緊張、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中,一門心思看"熱鬧"的誤區(qū)。讀書有三種方法,一是精讀,即每字句都認真讀,邊讀邊思考。這種方法讀得印象深刻,留下的比較多。二是泛讀,粗粗地看一遍,作為一般了解。三是跳讀,看一些大標題,或者瀏覽時對自己需要的內(nèi)容仔細看,其他則一帶而過。用什么方法決定于需要。只有選對方法,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成果展示——提升興趣
小學生課外閱讀,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外顯,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認可與贊許,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定期讓學生展示他們的課外閱讀成果,使每位學生心理上產(chǎn)生極大的滿足感,是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又一重要舉措。如:( 1 )采蜜本。指導學生在廣泛讀報紙、雜志或書籍時,發(fā)現(xiàn)其中具有保存價值而自己又喜歡的材料,可以把他摘抄下來,也可以直接剪下來,粘貼在本子上。定期讓學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一段時間來的收獲。評選最勤勞的"小蜜蜂"。(2) 讀書心得交流。每讀完一本書,指導學生寫好讀書心得,利用語文課進行讀書心得交流評比,互相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學生通過交流心得,閱讀欲望與日俱增。(3)當孩子們閱讀一些童話故事,或名著故事時,大可不必"動筆墨"。而是采用講故事、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制作讀書卡、資料卡、故事卡、課本劇表演等方式,這些都能積淀語言,讓閱讀的體驗留下自己的痕跡。
總之,讓學生愛上閱讀并非是一件易事,它不可能立竿見影。它需要老師的循循善誘,持之以恒。只要堅持不懈地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讀書就逐漸成為自覺行為。閱讀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游,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多彩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