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厘里 任川
湖南省汨羅市職業(yè)中專學校是湖南省“開放協(xié)作式”課堂研究基地,此實驗最根本的要求是教師要從教學的中心和主宰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服務者,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交流、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那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怎樣談化自身的主導地位,放飛學生心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呢?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做些努力和探索。
一、營造氛圍,當好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變教導者為伙伴式的服務者,用愛心為學生營造一種心情放松,敢于質(zhì)疑的‘家庭式交流氛圍”。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設計情境,引導學生進入這種自主、探究的氛圍。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或采用文情并茂、激情飛揚的精彩導語;或故弄玄虛、制造懸念、引發(fā)興趣;或播放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音樂;或展示相關的圖片資料,利用音樂和形象的可感性激發(fā)學生想象,這樣就將學生引入教學的情境。如教學《琵琶行》前,我特意為學生選播了中國名曲《十里埋伏》,先讓學生感受音樂的低沉、舒緩、激越高亢,然后引導他們說一說曲中音樂的表現(xiàn)技巧和自己聽后的感受。學生心有所感可難以表達,不能把無形的音樂化為有形的文字。這時適時地引導他們學習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興趣盎然。
二、激活思維,當好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1.點燃學生閱讀的激情
語文教學豐富可感的人文內(nèi)涵使其在開啟學生生命激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語文教育要真正體現(xiàn)學科的人文意義與價值,就應該把學生從“應試教育”“就業(yè)教育”的功利桎梏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由舒張,人格得到和諧發(fā)展,使學生的生命充滿無限的生機與活力。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那些豐富可感的人文資源,去撥動學生心靈深處的琴弦,去點燃學生追求崇高、完美的火焰。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毅;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曠達;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深邃……所有這一切,都可能成為開啟學生生命激情的金鑰匙。語文教師應用激情激活學生思維,點燃學生閱讀的激情,為學生的自主探究鋪設“陽光大道”。
2.構筑自主體驗的平臺
語文教學以閱讀為基礎?!伴喿x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化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蓖瑫r,閱讀能力是學生自己讀出來的,學生的語文知識與能力只能在自己的誦讀、品味、領悟、交流、運用的實踐中“習得”。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獲得思想啟迪。
3.巧設探究的切入口
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經(jīng)歷學習過程,是學生自主嘗試探究的核心。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捕捉探究點,并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知識技能,發(fā)展情感與態(tài)度。
4.適時調(diào)控課堂
新課標強調(diào),要“注重個性化的閱讀”,要“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應鼓勵學生批判質(zhì)疑,發(fā)表不同的意見”。但這并不是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解讀聽之任之,而不加以評判、引導。由于學生受生活閱歷、知識水平、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影響,對文本的任意性解讀、誤讀的現(xiàn)象不可避免,這時,作為學習“合作者”的教師,應適時地引導學生,調(diào)控課堂,否則,文本的許多潛在價值由于缺少教師的指導而得不到應有的發(fā)掘。
5.設計激活課堂的活動
語文自主學習需要教師發(fā)現(xiàn),創(chuàng)設各種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沸騰生活的鮮活魅力,學習運用活的語言。例如教學《威尼斯的商人》時,組織學生演出課本劇,既增強了學生閱讀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強了對人物形象的理解,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
三、溝通課堂內(nèi)外,當好學生學習的服務者
教師應具有一雙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掘文本中的教育資源,并經(jīng)常做到溝通課堂內(nèi)外、課本內(nèi)外、學校內(nèi)外,充分利用一切育人資源。如我在教學《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時,除了與學生一起挖掘教本的內(nèi)容,讓學生認識馬克思其人其事其精神之外,還利用電子閱覽課,組織學生上網(wǎng)查詢資料,豐富形象,加深認識。這既達到了課文的教學目標,又養(yǎng)成了學生探究的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新的教育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必須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如金亦挺老師所說的那樣:要以“平等者中的首席”身份組織、參與課堂的互動,使學習的內(nèi)容不斷得以拓展和深化,從而推進課堂教學鮮活資源的生成,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fā)展。
教師·下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