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要求的快樂而自主的活動,它具有自主性、趣味性、虛構性、社會性和具體實踐性等特點。游戲可以鞏固和豐富幼兒的知識,促進其智力、語言等各種能力的發(fā)展。“角色游戲”正是將成人的這種社會性行為進行再現,它是幼兒心理發(fā)展的一種社會需要,是幼兒身心發(fā)展水平的再現。角色游戲不但有著其他游戲的教育功能、發(fā)展功能,而且它對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角色游戲;功能;心理健康;發(fā)展
一、角色游戲是幼兒對未來社會角色身份的初步體驗
在角色游戲時,孩子們充當著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表現。
例如:《娃娃家》游戲,孩子們在游戲中充當爸爸媽媽的角色,就會自然地去模仿爸爸媽媽的言談舉止,學習他們的日常行為,將孩子們自己理解的爸爸媽媽表現出來,這就是孩子們對角色身份的初步體驗,而這初步體驗對孩子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爸爸的身份決定了他應該干什么事,說什么話,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媽媽的身份、孩子的身份都將有不同的表現。因此,孩子們會刻意地去表現特定身份應有的工作、語言、行動。角色游戲中的體驗雖是幼兒對未來社會角色的初步體驗,卻有可能直接影響著孩子們未來人生的質量。
角色游戲是幼兒較喜歡的一種游戲,同時,也是較難玩“好”的一種游戲。所謂難玩“好”,是因為:一方面孩子們生活經驗缺乏,另一方面則是難以掌握所表演的社會角色,如售貨員、醫(yī)生、郵遞員等的行為、語言乃至社會義務。教師就更應該重視角色游戲的指導,為孩子們將來充當真正的社會角色打下基礎。角色游戲是幼兒以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實時候的一種游戲。
二、角色游戲是幼兒對未來社會角色交往的初步體驗
讓幼兒學會交往并善于交往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角色游戲正是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交往行為的一種游戲活動。因此,游戲角色間的交往應傳遞給孩子文明、和諧的交往方式。在幼兒與幼兒間的自然交往中,他們會以自己的思維、言行進行交往。
比如:玩“娃娃家”時,由于客人來得多,吃飯時沒了筷子,這時孩子們就會學習運用成人交往的方法,到鄰居家借筷子,這一“借”的行動,就是孩子們學習交往的成功實踐。孩子們一旦要模仿成人的交往,必定要先觀察、學習成人的交往方式,在觀察的過程中,現實生活中人際交往的不同層面便展現在孩子們面前,孩子們便在游戲中展現出來。
在同一個小班,男孩子都喜歡玩開汽車的游戲,因為現在家長經常帶幼兒做車外出旅游,幼兒目睹了汽車司機開車的作,并產生了愛慕之心和自豪感,夢想自己會開汽車多好,所以在玩開汽車游戲中,他們拿著模具型汽車方向盤左右搖動,嘴里不斷發(fā)出“嘀嘀嘀、嘀嘀嘀、的響聲,小司機帶領小乘客愉快的郊游。因為他們在心理上得到了滿足,所以在工作表現的很認真、負責。
總之,幼兒角色游戲的主題內容是幼兒生活經驗的再現,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既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又培養(yǎng)了他們熱愛生活,愛護同伴、積極參加游戲活動的興趣。幼兒角色游戲的主題內容往往是幼兒所處的實際生活的反映,是幼兒感知生活,或者經過 幼兒的思維加工以后所形成的生活經驗的表現。因此幼兒所處的生活是角色游戲內容的直接來源。
三、角色游戲是幼兒對未來社會角色情感的初步體驗
情感對人的性格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而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體驗著“大情感”。孩子們的情感體驗也直接影響著他們未來社會角色的情感的形成。
例如:小朋友在玩“商店”的游戲時,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一位“老奶奶”買了東西拿不動,這時旁邊有三個“顧客”,竟無一人去幫助她,在老師的參與、啟發(fā)下,才有一人去幫“老奶奶”拿東西。游戲中孩子們自覺不自覺地將一些不良社會現象沒有選擇地在角色游戲中表現了出來。因此,教師在組織角色游戲時,一定要注意孩子們的情感表現,應及時給予糾正和指導,幫助孩子塑造美好的情感。
四、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為社會創(chuàng)造的追求
寬松自由的游戲環(huán)境中孕育創(chuàng)造性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幼兒產生了心里安全感和獲得了心里自由時,最有利于他的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與表現。這就要求教師對幼兒應持開放的態(tài)度,要充分尊重幼兒、相信幼兒。幼兒好奇心強,想象大膽,在自主的游戲下他們創(chuàng)造性得以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幼兒在自身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可以進行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教師應當鼓勵這種想象,激發(fā)這種想象和創(chuàng)造,并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幼兒的愿望。
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有力的創(chuàng)造條件和自主游戲的機會,可以擴展活動區(qū)的功能,讓幼兒在活動區(qū)自由玩耍。豐富、自由的活動區(qū)活動可以讓幼兒盡情玩耍,并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在游戲中有著同伴的互動、教師的引導、父母的支持,將會給幼兒游戲帶來更多的光彩更多的創(chuàng)新,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就會更強。放開雙手讓幼兒在游戲的天地里自由的翱翔,在自由的空間里自己去發(fā)現自己去探索。
參考文獻:
[1]奚美蓉,邱敏.《幼兒自信心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中期報告
[2]傅壽芬.領導小班幼兒開展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體會,1980年07期
作者簡介:
肖劍(1982~),女,本科,江蘇泰州人,小學高級教師,江蘇省常州市大地幼稚園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