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彬
〓〓語文教學領(lǐng)域向來不缺乏明星教師。課堂上,旁征博引者,風趣幽默者,慷慨激昂者,高吟低唱者,起舞弄影者……或多或少都有一個共性:才華橫溢,個性張揚??扇绱艘粊?,課堂反而成為教師展現(xiàn)才華、一枝獨秀的天堂。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降低“自我”,放下強勢地位,交出話語權(quán),在課堂上盡量低調(diào)。
〓〓一、教師低調(diào),給學生騰出發(fā)展的時空
〓〓1. 把“讀”的時間讓給學生。朗讀既是一種感受活動,也是一種體驗活動,還是一種反饋活動。在朗讀活動中,學生往往會把自身對文章的理解不知不覺地揉化進去,再透過聲音、表情甚至動作表現(xiàn)出來。如此一來,既能從中窺視到學生的理解進度,又能讓學生得到鍛煉,展示才能。
〓〓2. 把“說”的時間讓給學生。一篇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跡、創(chuàng)作風格、寫作背景、表現(xiàn)手法、文學常識、拓展內(nèi)容……凡是課堂上教師原本要介紹的部分,只要學生能講,都可讓學生講。我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體驗成功的舞臺,點燃他們的激情,學生也就一個個顯得熱情高漲。
〓〓3. 把“問”的空間讓給學生。教學張養(yǎng)浩的《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時,我先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注釋閱讀這首散曲,初步了解大意,把自己的疑問羅列出來。收集了學生提出的問題,我也從中了解到學生學習的難點、癥結(jié)所在,再挑選出諸如“為什么要在寫‘潼關(guān)之前,先寫山、河?”“潼關(guān)地勢險要,為何作者會經(jīng)過此地?而在漫長的行程中,為什么偏會在潼關(guān)而非別地懷古?”“作者‘傷心的是什么?”“為何說‘興‘亡百姓皆苦?”此類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依托這些問題,我陪伴學生踏上了通往文本深處的美妙之旅。
〓〓4. 把“答”的空間讓給學生。執(zhí)教魯迅《故鄉(xiāng)》,我在學生初步感知大意之后,從結(jié)束段第一個句子來入手。(“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
〓〓師:我不知道結(jié)束段的這個句子是否引起大家的關(guān)注?我想知道當你閱讀到這個句子時,可曾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這個句子用了“碧綠”“深藍”“金黃”幾個詞,構(gòu)成明快的主色調(diào),傳達出作者對故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師:哦,勾勒出一個充滿生機的故鄉(xiāng)。
〓〓生2:課文開頭即描寫一個“陰晦”“蕭索”的故鄉(xiāng),而結(jié)尾的這個句子卻展現(xiàn)了一個美麗、多彩的故鄉(xiāng),形成一種鮮明的比照。
〓〓師:嗯,有兩個故鄉(xiāng)。
〓〓生3:“朦朧”中,海邊、沙地、天空、圓月等景物卻異常清晰,這種貌似矛盾的表述,更加突出作者對此故鄉(xiāng)的偏愛。
〓〓師:沒錯,心中有譜,也就不朦朧了。
〓〓生4:還有課文中間寫:“……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結(jié)尾這個句子就是“神異的圖畫”的再現(xiàn),足見它在作者心中分量之重。
〓〓生5:我不贊成。如果是畫面的再現(xiàn),那就是一種強調(diào)。也就意味著“我”希望回到童年時期的故鄉(xiāng),但在其后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笨梢娊Y(jié)尾描述的畫面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畫面,代表著一個全新的故鄉(xiāng)。
〓〓師:精彩!這下有了三個故鄉(xiāng),分別是——
〓〓生:記憶中的故鄉(xiāng),現(xiàn)實中的故鄉(xiāng),理想中的故鄉(xiāng)。
〓〓二、教師低調(diào),呵護學生的高調(diào)
〓〓如教學蘇軾《水調(diào)歌頭》時,我讓班里的小歌手演唱了王菲的《明月幾時有》。教學《醉翁亭記》時,有兩學生自告奮勇,一名學生演奏古箏配樂,另一名學生朗誦,配合得天衣無縫,出神入化。品析《記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我讓小畫家現(xiàn)場揮毫,用水墨寫意表現(xiàn)出這庭中月景之美。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的白描手法,我又讓幾名學生分別以濃墨重彩的“寫意”、細膩嚴謹?shù)摹肮すP”、線條勾勒的“白描”分別作畫對比,從而突出白描手法的特征。
〓〓三、教師可以低調(diào),但不可以跑調(diào)
〓〓1. 低調(diào)并非放任自流。教師的配角定位,得以讓學生唱主角,但教師在關(guān)鍵時刻該出手就出手,點撥、激發(fā)、評導、主持、管理、協(xié)調(diào),這是不可或缺的,決定著課堂的成功與否。它要求教師有更厚實的功底,才能把控整個課堂的進展。
〓〓2. 低調(diào)并不拒絕高調(diào)。學生見解獨特,但陳述了不清晰的認知時,教師可加以概括,強調(diào)重點,突出其優(yōu)勢供全班同學感受;學生生成單一的認知時,教師可順水推舟,追問補充,以形成多維度系列;對于學生離題、錯誤的課堂生成,教師可主持辯論糾錯,把學生引領(lǐng)回正軌。
責任編輯〓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