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勁松
2013年9月開學的時候,我收到了一條短信:“老師,我考上了華南師范大學!我好興奮,我們全家都很高興呢。我衷心的感謝您!遇到您,是我人生的幸運!可以說,沒有您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再次深深地感謝您,祝您身體健康,萬事順心!您的學生小萍?!?/p>
擔任2012屆高三(6)班班主任時,我回到重慶老家過寒假。一天晚上7點多鐘,手機響了,接通后是一串粵語。我聽不懂,但從對方的語氣里,可以感知到對方的急切。在我的提醒下,對方改為很不標準但還能聽明白的普通話,我班一位女生小萍的家長告訴我,孩子到現在都還沒回家,全家都很著急,麻煩我?guī)兔φ乙徽摇N乙埠艹泽@,都放假一周了,這位女生還沒回家,這當然很不正常。家長說放假時她也回過家,但第三天就走了,說是班主任找她幫忙。我一聽就知道這孩子撒謊了,于是顧不上吃飯,撥通了其他學生的電話,一個個查找,又讓學生們幫忙問問熟識的別班學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在我撥通第十一個學生的電話時,才有了她的下落。原來她一直住在這個同學家里。我狠狠地批評了她一頓,問她為什么不回家,不知道父母擔心嗎?誰知她在電話里大哭起來,說她再也不回這個家了。我勸慰了她好一陣,她終于平靜下來,把事情的原因告訴了我。
她果然跟家人鬧矛盾了,而且這矛盾也積蓄了很久。她說他們是潮汕人,全家搬到中山做生意已經很多年了。她是家里的老大,有弟妹四個。父母對女孩子讀書考大學并不是很感興趣,對男孩子卻很重視。父母對弟弟百般疼愛,要求她除了照看好弟弟外,還要經常去照看雜貨店。這樣自己的學習時間受到嚴重影響,經常放假時都沒時間學習,而且如果弟弟受到委屈,父母也老是找她出氣,責罵甚至動手打她,她脾氣也很倔,有時跟父母斗嘴,皮肉之苦也就難免。想到自己已經讀高三,還有半年就要考大學了,她一心想搞好學習,這次放假回家,做了很好的學習計劃,也跟父母談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因為父母根深蒂固的觀念,她的想法被否決了,并且要求她好好幫家里做事。第二天她忙了一整天,沒有一分鐘時間學習,晚上她剛要看一會書,就被母親罵去照看弟弟,她爭辯了幾句,就挨了一巴掌。她很是傷心,想到這樣下去自己的計劃又無法實施,因此第三天她就向父母撒謊,住到同學家去了。
我聽完后勸她還是先回家跟父母道歉,后面的事情由老師出面解決。但她語氣很堅決的說自己還是不打算回去。“解鈴還須系鈴人”,不做好她父母的工作,這事情肯定解決不好。于是我又撥通了她父親的電話,她父親知道她撒謊還不打算回家時很是盛怒,撂下一句話:“再不回家就不管她讀書了,我還要跟她斷絕父女關系!對不起,老師,我要忙著送貨?!彼麙斓袅穗娫?,留下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給我這個局外人。
在這合家團圓之時,我可以不管這等惱人之事??上胍幌胄∑荚谔厥獾募彝キh(huán)境里,學習很勤奮刻苦,成績很不錯,也很有志氣,作為她的老師,我不幫她還有誰幫她呢?沉思良久,我還是毅然撥通了她父親的電話,一番長談之后,我給他一個保證,學習對她來說的確最重要,先讓她在同學家學習吧,開學后我一定把她送回來向你道歉,徹底教育好她,讓她考上好大學,成人成才,這也是你這個當父親的光榮啊。他感到我的誠心,說話十分客氣,十分坦誠,談到自己思想觀念落后,家里孩子多,平時一心忙著掙錢,脾氣不太好,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對女兒關心不夠。我說女兒和兒子都是父母心頭肉,女孩子培養(yǎng)好了也能成為父母的驕傲,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我十分理解,我們共同努力教育好她就行。
開學了,她憂郁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天晚修,我好好的開導了她一番,并且說我已經做好了她父親的工作,她終于答應跟我一起回家。第一個周末到了,我送她回到了小欖的家。她的父母雖然很忙,卻放下了自己的事,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跟女兒卻生分了很多,看女兒的表情還很尷尬。小萍緊緊跟在我后面,畏畏縮縮,好像第一次到別人家一樣。全家人都正襟危坐,把我圍在了中間,氣氛卻不是很熱。我忙打開話匣子,和她的父母聊起了家常,贊揚他們是好父母,養(yǎng)這么多兒女不易。父母謙和實在地點點頭。然后我又對小萍說,看看父母供養(yǎng)你們多辛苦,一定要努力學習,考好大學,將來找到體面的工作,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她也點點頭。我抓緊時機在她父母面前好好的表揚了她一番,并且說今年高考考個重點一定沒問題的。她的父母聽了十分高興。然后我又向她父母強調了復習時間很重要,希望大力支持。父母不斷點頭稱是,小萍也很機敏,按照我事先給她約定好的,非常誠懇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保證今后不再這樣,誠心的向父母道了歉。父母溫和的看看女兒,沒有講什么大道理,就說了句“以后不要這樣了,自己好好跟老師學習”??吹诫p方終于和解,我也感到十分欣慰。
我為這個家庭美好的結局而高興,也深深的感到作為教師的責任之重大。就這件事而言,學生與家長產生的矛盾,本是家庭內部矛盾,一般人實難干預解決。但作為老師,卻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觀,讓學生毀于家庭矛盾之中。我們要以積極誠懇的心態(tài),架設好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橋梁,幫助他們相互溝通,達成共識,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當然,除了要誠心誠意之外,還得注意說話的方式技巧,讓雙方能夠接受你的言語,聽從你的安排。在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會有來自于社會、家庭、個人等方方面面的困擾,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必須學會關愛,為他們排憂解難,讓他們闊步前行。關愛,一定可以讓鮮花繼續(xù)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