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優(yōu)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名句,道出了樂曲引子的吸引力、感染力。同樣道理,文章如果開篇獨具匠心,那么就很容易扣人心弦,讓人“一見鐘情”。這里談?wù)剮追N文章開篇的方法。
一、開門見山,點明主旨,統(tǒng)攝全篇。
開篇就點明文章的主旨,不繞圈子,往往能起到總領(lǐng)全文的作用。如朱自清《背影》的開頭:“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庇纱艘鲎髡邔ν碌幕貞?。
一篇《愛拼才會贏》的優(yōu)秀作文敘述了自己由一名身體文弱的學(xué)生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體育特長生的歷程,他是這樣開篇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每當(dāng)我聽著這首歌,內(nèi)心總會激動不已,感情洶涌澎湃。它激勵我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挫折,都要勇敢地走下去,直到戰(zhàn)勝它?!?開篇也很精當(dāng)?shù)攸c明了主旨。
二、名言警句,增添意蘊,提升內(nèi)涵。
引用或化用名言警句,能增添文章意蘊,提升文化內(nèi)涵,使文章顯得鮮活有韻味。如一篇《位置》的作文是這樣開頭的:“虎嘯深山,魚翔淺底,駝走大漠,雁排長空。世間萬物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生命的玄機是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被米骷抑焓甍N先生文章《杜鵑枝上杜鵑啼》的名句,顯得很有文采很有蘊味。
又如一篇《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作文開頭:“窗外的花謝了,易安居士傷感著,‘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李后主躊躇著,‘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而龔自珍則豪情澎湃,‘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弊匀灰妹以娋?,讓人耳目一新。
三、名人典例,引出下文,升華意旨。
援引名人事例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同時也能提升文章的文化品位,深化文章旨趣。下面幾則文章開篇就很值得借鑒。
1.貝多芬甩開了塵世的喧囂,在音樂的國度里盡情跳躍;居里夫婦拋棄了名利的紛擾,在科學(xué)的世界中邁出了更深遠(yuǎn)的步伐;陶淵明忘卻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們在人世間輕松徜徉,嗅著人間的芬芳。而別里科夫被世俗束縛在了套子中,葛朗臺被金錢拖至了死神的身邊,他們沒有全力輕松地奔跑,最終被卷入世俗的濁流中……
2.憂國憂民的屈原,精忠報國的岳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誓死抗日的楊靖宇,血灑疆場的人民子弟兵……在他們身上我讀到了華夏兒女殷殷的赤子心,看到了龍的傳人濃濃的愛國情。
四、以事啟篇,自然有趣,吸引眼球。
在作文開頭先敘述一件事——世界要聞、國家大事、凡人小事、自然現(xiàn)象、逸聞趣事、寓言故事等,然后根據(jù)所述之事引出下文,或表明觀點,或闡述見解,或抒發(fā)感情,或引出感悟。
特別是那種“懸念式”開頭,以特寫鏡頭寫出事件中某個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更是引人入勝。
如作家陳忠實《白鹿原》的開頭:“白嘉軒后來引以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边@個開頭一下就制造出了一個神秘氛圍,吊起了讀者的閱讀欲。
另如一同學(xué)的作文開頭:“小凡自殺了!”“不會吧,他平時那么聽話,學(xué)習(xí)成績又是那么好,怎么可能呢?”“是呀,他的爸爸媽媽是那么的關(guān)心他……”這樣開篇,也很容易引起讀者的關(guān)注。
五、環(huán)境描寫,形象生動,匠心獨具。
這種方法就是圍繞自己要寫的事物進(jìn)行描繪,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寫作的意旨。
當(dāng)代作家峻青的優(yōu)秀散文《海濱仲夏夜》開頭:“夕陽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還燃燒著一片橘紅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這霞光染成了紅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壯觀。因為它是活動的,每當(dāng)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時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閃爍著,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閃爍著、滾動著、 涌了過來……”作者抓住夕陽落山不久天空和海面上呈現(xiàn)的光線和色彩的變化來描寫,細(xì)膩傳神,形象生動,為后文極寫夏夜的美好作了強有力的鋪墊。
又如那篇深切悼念周恩來總理的文章《十里長街送總理》開頭:“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樣長,人是那樣多,向東望不到頭,向西望不見尾?!边@段環(huán)境描寫,運用烘托的手法,“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既是寫實,也暗示著“四人幫”橫行,不準(zhǔn)人民悼念總理的政治氣候,同時還交代了地點、人物,突出了人多,設(shè)置了懸念,表達(dá)了人民群眾對總理的深切懷念。
六、矛盾諧趣,蘊含哲理,富于情韻。
一開始就寫一組或幾組看似矛盾、其實并不矛盾的句子,這些句子,在視覺上有沖擊力,在聽覺上有音韻感,在思維上有挑戰(zhàn)性。它們往往是含義深刻的警策句,有的畫龍點睛,有的發(fā)人深省。
狄更斯《雙城記》的開頭就別出心裁:“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頭,也是愚蠢的年頭;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
《雙城記》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更是一份純潔而高尚的愛。全書充溢著撲朔迷離的色彩,映照了當(dāng)時的時代氣息。文章開篇就把讀者帶進(jìn)了一種大氣磅礴的背景之中,讓人一開頭就感受到這部小說在寫作手法上的超前特點。
又如一篇《放棄也是一種擁有》的學(xué)生作文開篇矛盾諧趣,令人生疑,引人入勝。
七、借用辭格,豐富句式,增添美感。
運用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或議論點題,或抒發(fā)感情,或總領(lǐng)全文,可達(dá)到引人入勝、增強文章內(nèi)蘊的美妙效果。
整齊而優(yōu)美的排比句很具有表現(xiàn)力,它能明顯地鋪展出文章的氣勢,產(chǎn)生一種浩蕩回環(huán)的感覺。比喻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在議論中能使抽象的道理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準(zhǔn)確運用比擬,能使讀者對所表達(dá)的事物產(chǎn)生鮮明的印象,產(chǎn)生強烈的感情,還能使表意更加豐富,引起讀者共鳴。運用對偶,在形式上能使音節(jié)整齊勻稱,節(jié)奏感強,具有音律美。
下面幾則開頭,就極富美感,讀來令人大聲叫好。
1.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濃烈,或馥郁,因為誠信,它變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泣,因為守信,它變得悅耳;生活如畫,或明麗,或黯淡,或素雅,因為誠信,它變得美麗。生活如書,書中的字要我們用誠信認(rèn)真地去寫,我們的生活要我們用誠信去呵護。
2.大海中,百舸爭流,而我,只愿做一只紙船,漂流在江邊,為人帶去祝福;花叢中,百花爭艷,而我,只愿做一株蘭草,堅守在空谷,為人帶去芬芳;河道里,百川入海,而我,只愿做一泉細(xì)流,流淌在山間,為人帶去甘甜;人世間,趨舍萬殊,而我,只愿找準(zhǔn)我的位置,實現(xiàn)我的價值!
另外,其它修辭手法也可適當(dāng)借鑒,如“復(fù)沓法”極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和興趣,所謂“復(fù)沓法”就是一種帶有故意重復(fù)的造句方法。比如魯迅《秋夜》的開篇:“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簡簡單單,卻發(fā)語不凡,獨出心裁地推出“棗樹”這個全文謳歌的主體物象。
(作者單位:贛州市第三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