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輝
宜豐縣城區(qū)4328例托幼機構兒童骨堿性磷酸酶結果分析
華安輝
目的 研究宜豐縣城區(qū)托幼機構兒童佝僂病發(fā)病情況,為預防兒童佝僂病、開展托幼機構管理、促進兒童保健工作及兒童合理膳食提供指導依據。方法 2013年對宜豐縣城區(qū)24所幼兒園進行健康體檢的同時應用全血干化學免疫濃縮法測定小兒血骨堿性磷酸酶(BALP)活性,了解托幼機構兒童佝僂病發(fā)病情況。結果 4328例2~7歲兒童中,佝僂病發(fā)病率為22.98%,可疑病率為43.84%,其中2~3歲佝僂病發(fā)病率為21.31%,3~4歲發(fā)病率為22.77%,4~5歲發(fā)病率為23.88%,5~6歲發(fā)病率為23.27%,6~7歲發(fā)病率為21.02%,各年齡段佝僂病發(fā)病率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血BALP是診斷小兒佝僂病最敏感最特異的指標,定期對托幼機構兒童進行佝僂病的調查,可對預防兒童佝僂病、促進兒童保健工作、指導托幼機構管理及兒童合理膳食提供理論依據。
托幼機構;佝僂??;骨堿性磷酸酶
佝僂病是我國嬰幼兒期發(fā)病率較高的維生素營養(yǎng)障礙性疾病之一,本病常影響小兒正常生長發(fā)育,不但會對小兒骨骼發(fā)育產生影響,并且還會對肌肉、小兒神經、造血以及免疫等多種組織、器官的功能產生影響,預防佝僂病的發(fā)生對我國兒童保健事業(yè)具有重大意義[1]。本研究旨在對預防兒童佝僂病、促進兒童保健工作、指導托幼機構管理及兒童合理膳食提供理論依據?,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中資料來源于2013年宜豐縣城區(qū)24所幼兒園參加“六一”健康兒童體格檢查4238例,包括有男2244例,女1994例,年齡2~7歲,平均(4.2±0.9)歲。其中2~3歲563例(13.3%),3~4歲1142例(26.9%),4~5歲1336例(31.5%),5~6 歲1040例(24.5%),6~7歲157例(3.7%)。
1.2 方法 對統(tǒng)計的4238例兒童進行骨堿性磷酸酶(BALP)活性測定。而后對測定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算不同性別以及年齡段組佝僂病發(fā)病率,并展開對比分析。
1.3 檢測方法 所需試劑盒為安徽高山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BALP試劑盒,應用全血干化學免疫濃縮技術法測定小兒血中BALP活性,由專業(yè)人員采集外周血并均在同一標準下完成,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檢測結果與標準比色板進行對比,判斷標準為:≤200U/L為正常值,200~250U/L為可疑病例,250~300U/L 為佝僂病診斷界限值[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328例兒童中BALP水平≤200 U/L者1406例,BALP水平在200~250U/L者1858例,BALP水平在250~300U/ L者974例,可疑患病率為43.84%,佝僂病發(fā)病率為22.98%。
2.1 不同性別者檢測結果比較 本組2244例男童中BALP水平≤200 U/L者721例,BALP水平在200~250U/ L者942例,BALP水平在250~300U/L者502例;1994例女童中BALP水平≤200U/L者685例,BALP水平在200~250U/L者916例,BALP水平在250~300U/L者472例。男童與女童可疑患病率和佝僂病發(fā)病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者檢測結果比較
2.2 不同年齡段檢測結果比較 通過對 BALP 測定結果分析,2~3歲組佝僂病的發(fā)病率為21.31%,3~4歲組佝僂病發(fā)病率為22.77%,4~5歲組佝僂病發(fā)病率為23.88%,5~6歲組佝僂病發(fā)病率為23.27%,6~7歲組佝僂病發(fā)病率為21.02%。本組大部分兒童均為可疑病例,但是各年齡段佝僂病發(fā)病率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小兒佝僂病是兒童保健工作中重點防治的四病之一,佝僂病不但會導致小兒骨發(fā)育遲緩、骨質軟化、骨骼畸形等,并且會導致神經、肌肉、免疫以及造血等組織器官功能出現異常,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腹瀉、肝炎、貧血等疾病,對小兒身心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3]。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逐步的提高,家長對佝僂病的預防意識也得到了明顯的加強,因此佝僂病的發(fā)病率在發(fā)生逐漸的降低,特別是中重度佝僂病的發(fā)病率發(fā)生明顯的減少,然而進入幼兒園后,小兒戶外活動明顯減少,一些家長也放松預防,托幼機構膳食安排不合理等原因,輕中度佝僂病的發(fā)病率依舊相對較高[4]。本研究結果顯示,4328例兒童中,佝僂病發(fā)病率為22.98%,可疑病率為43.84%,因此,積極預防佝僂病依舊存在重要的臨床價值。
表2 不同年齡段組兒童BALP測定結果比較[n(%)]
由于佝僂病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和早期癥狀體征,因此很容易發(fā)生漏診、誤診,延誤了治療,在過去多采取血液生化檢查對佝僂病進行診斷,然而由于其靈敏度、特異性不是十分理想,對佝僂病的早期診斷不利[5-6]。有學者指出[7],對血漿中BALP水平進行檢測可為佝僂病的早期診斷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BALP為成骨細胞合成,在小兒體內維生素D(VD)缺乏的情況下會導致骨鈣化不足,成骨細胞活躍,致使血BALP活性發(fā)生顯著增強,BALP活性的高低會對佝僂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產生一定程度的而影響,目前在臨床上,血BALP是診斷小兒佝僂病最敏感最特異的指標。已有研究證實[8],BALP的測定過程中需血量相對較少,檢測方法簡單,結果報告迅速,具有較高的敏感性,特異性較強,隨著年齡的增加BALP異常發(fā)生率會逐漸降低。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年齡段BALP異常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經分析可能與樣本容量較小有關。本研究還對比了不同性別者的BALP檢測結果,發(fā)現男童與女童可疑患病率和佝僂病患病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證實了佝僂病的發(fā)病與性別無明顯相關性,這一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一致[9]。
綜上所述,對兒童展開BALP水平監(jiān)測可為佝僂病的早期發(fā)現和預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定期對托幼機構兒童進行佝僂病的調查,可對預防兒童佝僂病、促進兒童保健工作、指導托幼機構管理及兒童合理膳食提供理論依據,從而進一步提高兒童健康水平。
[1] 杜媛媛,李明平,杜麗霞.嬰幼兒骨堿性磷酸酶檢測1274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2(18):243-244.
[2] 付金花,劉光陵.3個月至3歲嬰幼兒骨堿性磷酸酶檢測結果分析[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0,17(6):221-223.
[3] 王冀粵,王彤,邢明青.骨堿性磷酸酶檢測在嬰幼兒佝僂病早期診療中的應用66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7(3):994-995.
[4] 黃瑩,徐愛蛟.骨堿性磷酸酶在新生兒佝僂病早期診斷的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0,11(6):228-229.
[5] 孫鳳梅,張麗華,張振紅.嬰幼兒608例骨堿性磷酸酶測定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1(13):344-345.
[6] 劉麗,李梅.嬰幼兒骨堿性磷酸酶檢測291例結果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28(3):965-966.
[7] 孫悅玲,楊玨玲,寇卉,等.西安地區(qū)0-5歲兒童骨堿性磷酸酶結果調查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1,15(3):884-885.
[8] 段榮,余美菊,周美蘭.骨堿性磷酸酶與佝僂病其它診斷指標同步檢測的比較分析[J].江西醫(yī)學檢驗,2009,11(4):176.
[9] 黃曉華.鞍山市鐵東區(qū)2010-2013年托幼機構兒童健康狀況分析[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4,15(3):280-2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0.119
江西 336300 江西省宜豐縣婦幼保健院(華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