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平 陳冬凱 楊曉茹
哈爾濱地區(qū)兒童多動癥藥物(哌甲酯)治療及轉歸
陳彥平 陳冬凱 楊曉茹
目的 探討哈爾濱地區(qū)多動癥兒童藥物(哌甲酯)治療效果,隨訪觀察多動癥兒童藥物治療的轉歸情況。方法 對已經(jīng)確診為兒童多動癥的病例148例,采用自制量表,進行癥狀評估,應用中樞興奮劑(哌甲酯)治療半年、1年、2年進行隨訪、評估、總結。結果 應用中樞興奮劑(哌甲酯)治療兒童多動癥半年內顯效102例、好轉46例、無效0例,且未見明顯的毒副作用,堅持服藥1~2年,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結論 應用中樞興奮劑(哌甲酯)治療兒童多動癥療效顯著,無明顯的毒副作用,值得推廣。
兒童多動癥;中樞興奮劑(哌甲酯);治療
兒童多動癥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發(fā)生于兒童時期(多在3歲左右),與同齡兒童相比,表現(xiàn)為同時有明顯的注意力集中困難,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暫,以及活動過度或任性、沖動的一組綜合征[1]。臨床上以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沖動和活動過度為核心癥狀。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在學齡期兒童中的患病率為3%~7%,有報道高達13.4%,男女發(fā)病比例為4~9∶1。
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的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對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各個方面的危害:學習困難、成績不佳、行為失控,甚至出現(xiàn)對抗、仇恨,經(jīng)常擾亂秩序、打架逗毆,易受不良習氣的引誘而走上犯罪道路。如不及時治療,到成人后往往犯罪率高,影響社會的安全[2]。
1.1 一般資料 通過認真采集病史、收集個人史、既往史和家族史,與患兒交談,進行體格檢查和必要的心理評估,采用DSM-IV的診斷標準。對已經(jīng)確診為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的兒童,根據(jù)其病史,剔除患有兒童高血壓、癲癇、精神發(fā)育遲滯病史的兒童,對符合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診斷,資料完整的148例兒童,進行自制量表的評估。其中年齡6~12歲102例,12~16歲46例。男123例,女25例。
1.2 方法 對于行為障礙水平嚴重(量表分>2)在校影響他人,家長對藥物認識程度較高,能配合藥物治療的兒童進行藥物治療。應用中樞興奮劑——鹽酸哌甲酯即釋片利他林和控釋片專注達。從小劑量開始滴定。具體方法:每天早飯前5 mg(半片)利他林,中午飯前5 mg(半片)利他林或每天早飯前18 mg(1片)專注達。首次服藥即有效110例,癥狀改善也堅持服藥0.5年、1年、2年隨訪。
2.1 服藥2周~0.5年有效的136例,好轉的12例,無效的0例。1年、2年隨訪繼續(xù)服藥的分別為89例和16例。除6例心率加快,7例血壓略升高,16例有輕度的胃腸道反應外,幾乎沒有濫用的潛在危險。用藥前后注意力測試(視聽整合持續(xù)性操作)結果如下(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視聽整合持續(xù)性操作(IVA)結果
其中ARCQ為聽覺反應控制商數(shù),VRCQ為視覺反應控制商數(shù),AAQ為聽覺注意力商數(shù),VAQ為視覺注意力商數(shù)。
2.2 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兒童中樞興奮劑(哌甲酯)治療前后行為改善如下(見表2)。
表2 中樞興奮劑治療前后行為改變例數(shù)
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分為注意力缺陷型、多動/沖動為主型及混合型[3-4]。其中注意力缺陷型在三型中所占的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高,混合型在活動水平、沖動、注意力、學業(yè)及認知功能損害最為嚴重。病因是兒茶酚胺神經(jīng)功能障礙或不平衡,多巴胺或大腦去甲腎上腺素攝取下降。對于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的治療,目前國內外有效的治療手段為中樞興奮劑治療,中樞興奮劑通過抑降低覺醒閾值,或者使活動的被動水平下降,增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水平。中樞興奮劑的結構與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相似。臨床觀察:至少75%的患者接受單次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有效。表現(xiàn)在腦血流增加,學習和工作效率增加,情緒改善,社會關系改善。除少數(shù)患者有心率、血壓略有升高,輕度胃腸道反應外,幾乎沒有濫用的潛在危險。臨床觀察還發(fā)現(xiàn):哈爾濱地區(qū)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的兒童用藥的劑量(5~10 mg/d)遠遠小于美國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的兒童用藥劑量(18~36 mg/d甚至54 mg/ d)[5-6]??赡芘c人種和哈爾濱地區(qū)居民物質濫用的行為很少有關。
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的臨床治療任重道遠,國外的經(jīng)驗固然可以借鑒,還需要我們結合國情不斷探索,致力提高公眾對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的認識,兒科醫(yī)生應當向兒童青少年、家長和老師提供藥物治療方面的適當信息,促使他們更多的參與治療過程。如今中樞興奮劑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的療程正在延長,但早早中斷治療的現(xiàn)象也較多見,而長期追蹤隨訪卻又是治療中最為艱巨的任務,也是我們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的成敗的關鍵。
[1] 美國國立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美國兒科學會指南,2011.
[2] ADHD:兒童和青少年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診斷.評介和治療臨床實踐指南[S].PEDIATRICS中文版,2012,7(1):44-60.
[3] 魏書珍,張秋業(yè).兒童生長發(fā)育性疾病[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181-186.
[4] 劉小紅,李興民.兒童行為醫(yī)學[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03: 56-64.
[5] Scahill L,Schwab-Stone M.Epidemiology of ADHD in school-age children [J]. Child Adolesc Psychatr Clin Nam,2012,9(3):541-555.
[6] Greenhill LL.Diagnosing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J].J Clin Psychiatry,2013,59(Supp 7):31-41 b.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3.085
黑龍江 150010 哈爾濱市兒童醫(yī)院 (陳彥平 陳冬凱 楊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