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輝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我國音樂教學也取得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是當前我國音樂教學方面還存有諸多不足,尤其是教學能力比較欠缺,這一點在我國中師教學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怎樣提升中師音樂教學的能力是當前教育工作者需要系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音樂教學能力 藝術修養(yǎng) 能力培養(yǎng)
一、提升音樂藝術修養(yǎng)
對于音樂教師來說,要想能夠更好地進行彈唱示范,更好地表達作品的感情,這就需要教師不僅具有音樂方面的表演技巧,同時還應當具有較高的音樂素養(yǎng)。有的教師僅僅是掌握了音樂技巧,這樣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很難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情感激發(fā)起來,達到共鳴,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算音樂上的技巧掌握得不夠到位,但是情感的表達比較好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對于音樂教師來說,應當從教學欣賞開始,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整個藝術作品的鑒賞、感受以及創(chuàng)作的能力,總的來說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進行:
首先,感性的欣賞。主要是指教師使用描述的方式進行教學,將音樂進行文學化以及圖像化,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音樂的可讀性以及直觀性。
其次,官能的欣賞。主要是指滿足于比較淺層的、比較悅耳的欣賞,從第一節(jié)音樂課開始,就是用五分鐘的欣賞方式,也就是在上課之前,使用五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對一篇音樂作品進行欣賞,從而引導學生對其中存在的音樂美進行感受。
再次,理性的欣賞。這樣的欣賞方式是一種相對比較成熟以及完善的欣賞方式,主要就是指通過對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年代、表現(xiàn)的手法、歷史背景、創(chuàng)作意圖等多方面的介紹,使得學生能夠對作品形成一個相對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之后再背唱這一作品的音樂主題曲等等,從而能夠增強對音樂的感受。
最后,綜合性的欣賞。這樣的欣賞方式是一種最高層次的欣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力,不能僅僅停留在教師所提示的范圍之中,要依據(jù)自身的生活體驗、審美的能力以及知識的涵養(yǎng)等多方面內容進行討論,對個人的感受進行交流,通過這樣一種綜合性的欣賞方式能夠引起學生與教師的音樂美感,能夠引導其走向更好的音樂境界。另外教師與學生都應當對一些文藝書刊或者是名著展開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閱讀,比如說美學、舞蹈、文學、繪畫以及民間藝術等等,提升教師與學生共同的藝術修養(yǎng)。
二、培養(yǎng)唱彈示范的能力
對于示范教學來說,是教師在教學工作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學生的模仿能力都比較強,這樣就會對教師的示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一個詞一個字往往都是美好的都是正確的,另外加上教師在情感方面的引導或者是誘惑就會使得學生對音樂更加喜愛,這樣就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應當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對一定的彈唱方式要有所掌握。
就彈唱示范能力來說, 應當從最為基礎性的知識教學入手,將彈唱技巧性的訓練和知識性的教學進行有效結合,教師應當掌握正確的教唱姿勢,以及正確的呼吸方式,對共鳴腔體的運用要做到合理,要合理保護自己的嗓子等等,繼而形成一種良好地較長習慣,掌握科學的、正確的發(fā)聲習慣。對于鋼琴演奏的教學來說,應當從手型、坐姿、關節(jié)、大小臂以及踏板等多方面入手進行聯(lián)系,要明晰哪些部位是應當放松的,哪些部位應當進行有效地協(xié)調等等,繼而達到一種定位化的教學要求,對以上這些細節(jié)性的示范能力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都應當進行嚴格的訓練,要做到常抓不懈。
三、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
一方面,要有效組織音樂教學過程,教師應當對音樂教學課程的環(huán)節(jié)和程序進行研究以及精心的設計,要將整個教學的過程組織好,同時在一些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上應當加以明晰,通過教學過程的進行能夠使得自身的教學步驟更加合理和完善。
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一定非要采取同一種模式,比如說同樣是對新歌進行教學,教師可以采取詞曲緊換法或者是聽唱教學的方式進行音樂課程教學,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讓學生清晰為什么會適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意識到教學結構上的靈活性以及多樣性,繼而提升自己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能力以及課堂教學的效率。尤其是要明晰怎樣引導學生對音符以及音階等加以認識。
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對教材進行細致的分析,要對教學的方案進行精心的設計,比如說教師在教唱一首新的歌曲的時候應當引導學生依據(jù)自己對整首作品的理解將自身的情感完整的表現(xiàn)出來,應當將換氣點以及教唱的時候所應當用到的句法等等都進行精心的設計,尤其是要對在唱歌過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延長速度以及強弱的變化等等都要進行及時的處理,教師還應當設計好方案如何應對教學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突發(fā)性的問題,比如說學生方面節(jié)奏不準、學生厭唱、音高以及情感表達不到位等等,在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教師應當采取怎樣的方式加以處理等,教師應當設計好應對方案。
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依據(jù)學生自身的特征,在音樂的聲音中引導學生做一些比較簡單的表演,通過這樣的方式盡力營造一種愉快的和諧的氛圍,使得學生能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繼而引導學生培養(yǎng)起良好的音樂感知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以及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音樂教學也有所完善,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依舊存有諸多問題,其中音樂教學能力不高這一問題一直比較突出,我國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加以應對,除了從以上幾方面入手進行增強之外,還應當將音樂教學貼近生活,在生活中提升音樂教學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曉輝.中師音樂教學應著眼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09,(01).
[2]王偉.我國小學音樂綜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2,(01).
[3]楊一艷.小學音樂教學也應當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J].江西教育,2009,(03).
[4]周娟.淺析小學音樂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