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好學
內容摘要:理清通貨膨脹的成因對貨幣當局的宏觀調控有重要作用。根據(jù)以往研究成果,本文首先介紹了通貨膨脹的一般因素,然后用因子分析法和VAR模型對通貨膨脹率CPI、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指數(shù)CBR、匯率水平E、經(jīng)濟增長速度GDP、勞動力成本LC、貨幣供應量M2和企業(yè)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shù)FRD七個因素進行了深層次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時期的通貨膨脹是由不同的因素引起的;同一時期不同因素對物價上漲的沖擊力度也是不同的。
關鍵詞:通貨膨脹成因 因子分析 VAR模型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實證分析
(一)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為了增加本文論證的嚴謹性,本文采用格蘭杰因果關系法對各時間序列與LNCPI序列進行格蘭杰檢驗。檢驗結果表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匯率水平、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燃油動力購進價格均與CPI有單向的格蘭杰因果關系,而GDP和M2與CPI有著雙向的格蘭杰因果關系。這表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貨幣供應量的增加、人力資源成本的增加以及工廠原材料燃料動力的成本上升,都會導物價的上漲。GDP和M2與CPI有雙向的因果關系,表明經(jīng)濟的增長、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會導致物價的上漲,形成輸入型通貨膨脹;而物價的上漲同時也會刺激經(jīng)濟的進一步增長,居民和企業(yè)的名義貨幣需求上升,這會進一步要求貨幣供應量的增加。
(二)因子分析模型原理
格蘭杰檢驗結果初步證明的CBR、YRD、E、GDP、LC和M2會造成物價的上漲,但不能說明各因素對物價上漲的具體影響程度,以及各個時間階段其主要作用的因素。因子分析模型則能夠分析各因素對物價上漲的影響程度,以及不同時期對不同因素對物價上漲沖擊量的大小。
假設原有變量有p個,分別用x1、x2…xp表示,且每個變量的均值是0,標準差是1,現(xiàn)將每個原有變量用k(k
即X=AF+ε
在這個數(shù)學模型中,F(xiàn)稱為公共因子,因為它出現(xiàn)在每個變量的線性表達式中,簡稱因子。因子可理解為高維空間中互相垂直的k個坐標軸;A稱為因子載荷矩陣,aij稱為因子載荷,是第i個原始變量在第j個因子上的負荷,其絕對值越大表明xi與fj的依存度越大;ε稱為特殊因子,表示原始變量不能被因子解釋的部分。其均值為0,相當于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中的殘差。
分別計算出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選擇方差貢獻率較大的幾個因子,然后根據(jù)因子得分計算公式,進行因子得分計算。
(三)因子分析模型求解
為了更全面、更理性的考慮各變量對物價上漲的影響,在分析模型中加入了CPI滯后一期的影響,即增加變量—LNCPI-1。
本文對通貨膨脹各影響因素的相關矩陣進行KMO和Bartlett檢驗,結果表明,影響因素之間的簡單相關系數(shù)和片相關系數(shù)的KMO值為0.708,符合做因子檢驗的條件。Bartlett球形度檢驗值為388.064,其對應的F值為0.000,說明通貨膨脹的各因素數(shù)據(jù)來自正態(tài)分布總體。
本文選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個數(shù)的依據(jù)是: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模型共提取了2個因子,累計的方差貢獻率有83.497%,也就是說包含了原有變量83.497%的信息量。
由因子載荷矩陣可知,CBR、CPI-1、E、LC以及M2在第一個因子上的載荷較大。因子1共解釋了通貨膨脹的57.783%。因子2則主要包含了企業(yè)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shù)與GDP。因子2解釋了通貨膨脹的25.713%。
由表1可得因子得分公式為:
F1=0.218x1+0.139x2+0.184x3-0.196x4+0.093x5+0.226x6+0.221x7
F2=0.177x1+0.379x2+0.165x3+
0.324x4+0.397x5-0.197x6-0.228x7
x1、x3、x4、x5、x5、x6和x7分別表示LNCBR、LNYRD、LNCPI-1、LNE、LNGDP、LNLC 和LNM2經(jīng)過標準化處理后的值。
綜合因子得分計算公式為:
F=0.57783F1+0.25713F2
由表2可知,分析CPI、F1、F2和F較高的時間段,發(fā)現(xiàn)以下結論:
第一,在近十年有三次較嚴重的通貨膨脹,當通貨膨脹比較嚴重的時候,相應時間段公共因子的得分也比較高,排名靠前。這充分說明公共因子所包含的因素確實對通貨膨脹有非常大的影響。
第二,不同的時間影響通貨膨脹的因素不同。在第一次通貨膨脹時,F(xiàn)2得分較高,而F1得分不高,說明第一次通貨膨脹主要是F2所包含的因素即企業(yè)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shù)上升與GDP的增長引起的。在第二次通貨膨脹時,F(xiàn)1與F2的得分都非常高,直接導致CPI增長突破了8%,而且持續(xù)時間也長達五個季度,說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指數(shù)CBR、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匯率水平E、勞動力成本LC、貨幣供應量M2,企業(yè)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shù)與GDP共同波動時能夠極大的推動CPI的增長。在第三次通貨膨脹時,F(xiàn)1得分較高,而F2的得分不高,說明第三次通貨膨脹主要是由F1所包含的因素即CBR、對通貨膨脹的預期、E、LC和M2等因素引起的。
第三,從三次通貨膨脹的波峰值大小以及持續(xù)時間的長短來看,不同因素的波動對通貨膨脹的沖擊力是不同的。從折線圖中可以看出:
F2的沖擊力 因子分析模型將六種因素分成了兩類,很好的解釋了這兩類因素對通貨膨脹的不同影響,由模型推出的結果與實際情況也是相符的。但是,因子分析模型沒有很好的解釋,每個變量對CPI的沖擊力度。于是,本文還將建立VAR模型,以求在因子分析的基礎上更加清晰的分析單獨的變量對物價上漲的影響。
基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
(一)VAR模型原理
VAR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yt=A1yt-1+…+Apyt-p+εt (t=1、2、…、T)
其中,yt為k維內生變量向量,p是滯后階數(shù),T是樣本個數(shù),εt是k維擾動向量,他們之間可以互相同期相關,但是不和自己的滯后項相關,并且不與等式右邊相關。各序列平穩(wěn)性ADF檢驗結果表明,LNCPI序列和LNYRD序列符合平穩(wěn)過程,所有序列的一階差分均符合平穩(wěn)過程。所以,為了方便下文中的計算口徑,對以上的時間序列,將全部用其相應的一階差分序列進行分析。各變量的一階差分符號為ZDLNCPI、ZDLNCBR、ZDLNE、ZDLNGDP、ZDLNLC、ZDLNM2、ZDLNYRD。對VAR模型的穩(wěn)定度進行單位根檢驗,其單位根均在單位圓內,說明VAR模型非常穩(wěn)定。
(二)脈沖分析
對VAR模型進行脈沖響應分析,其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
第一,CBR指數(shù)在初期對CPI的影響較大,在第二期達到峰值,隨后出項震蕩。說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浮動能在第一時間傳導至國內,也說明在全球化的今天,國外的通貨膨脹能迅速引起國內的通貨膨脹。
第二,在初期CPI的滯后期對CPI的影響效果最大,隨后沖擊效應慢慢減弱,到第十期才完全消退。說明當人們預計通脹會繼續(xù)的時候,為了防止手中的貨幣貶值,就會用貨幣去購買物品,當以過多貨幣去競爭少量商品的時候,就會導致輸入性通貨膨脹,從而加劇通脹程度。
第三,GDP、LC、M2和YRD,在第二期和第三期都會對CPI產生影響,其影響程度相當。但是影響的滯后期長度卻有差別,經(jīng)濟增長與企業(yè)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的影響時間長,勞動力成本和貨幣供應量的影響時間短。
政策建議
本文從各種視角綜合分析了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現(xiàn)針對控制物價水平、合理治理通貨膨脹提出以下建議:
在發(fā)生通貨膨脹時,政府應該及時出面,向人們說明情況,并在第一時間出臺各種調控措施,積極的向人們表達政府努力調控通貨膨脹的決心,提高人們面對通貨膨脹的信心,從而降低人們對物價水平上漲的預期,這樣有利于在實際中控制物價。
我國應該進一步發(fā)展自己的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和國際大國形象,增加在世界的影響力,以提升在國際大宗商品定價的話語權,從而更好的控制國際通貨膨脹對國內的影響。
我國的資本市場建設還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體制建設還有待完善,國際熱錢的大規(guī)模進出會對我國資本市場造成巨大的沖擊,從而引發(fā)通貨膨脹。我國應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努力實現(xiàn)有效的匯率改革機制,讓匯率起到一個良好的調控作用,控制國際熱錢短時間內大規(guī)模的進出。
目前,世界主要經(jīng)濟體基本上已從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中慢慢走出來了,世界經(jīng)濟出現(xiàn)較小但平穩(wěn)的增長。同時,國內經(jīng)濟形勢保持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前期財政刺激政策背景下開工的項目仍將繼續(xù)推動投資上升,消費需求依然強勁增長,這兩年我國通脹壓力依然較大。所以,要配合合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應避免同時擴張或同時緊縮而造成物價的大起大落。
我國經(jīng)濟還處于轉型的過程中,為了促進社會公平,使廣大勞動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提升勞動力成本是必然的趨勢,但是要注意工資的調整步伐,應避免短時間內大幅度的增加工資。同時,共享改革紅利,也可以更多的利用二次分配手段來促進社會公平。
參考文獻:
1.丁守海.工資與物價的螺旋上漲研究.劉元春主編.中國通貨膨脹成因的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李力.對1996-2005年間我國通貨膨脹成因的實證研究[J].理論月刊,2006(1)
3.薛潔.現(xiàn)階段我國通貨膨脹成因分析[J].經(jīng)濟視角,2012(4)
4.陳彥斌.中國當前通貨膨脹形成原因經(jīng)驗研究:2003-2007年[J].經(jīng)濟理論與經(jīng)濟管理,2008(2)
5.方勇,吳劍飛.中國的通貨膨脹:外部沖擊抑或貨幣超發(fā)[J].國際金融研究,2009(4)
6.伍戈.對中國通貨膨脹的實證研究—從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J].數(shù)量經(jīng)濟研究,2011(6)endprint
基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
(一)VAR模型原理
VAR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yt=A1yt-1+…+Apyt-p+εt (t=1、2、…、T)
其中,yt為k維內生變量向量,p是滯后階數(shù),T是樣本個數(shù),εt是k維擾動向量,他們之間可以互相同期相關,但是不和自己的滯后項相關,并且不與等式右邊相關。各序列平穩(wěn)性ADF檢驗結果表明,LNCPI序列和LNYRD序列符合平穩(wěn)過程,所有序列的一階差分均符合平穩(wěn)過程。所以,為了方便下文中的計算口徑,對以上的時間序列,將全部用其相應的一階差分序列進行分析。各變量的一階差分符號為ZDLNCPI、ZDLNCBR、ZDLNE、ZDLNGDP、ZDLNLC、ZDLNM2、ZDLNYRD。對VAR模型的穩(wěn)定度進行單位根檢驗,其單位根均在單位圓內,說明VAR模型非常穩(wěn)定。
(二)脈沖分析
對VAR模型進行脈沖響應分析,其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
第一,CBR指數(shù)在初期對CPI的影響較大,在第二期達到峰值,隨后出項震蕩。說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浮動能在第一時間傳導至國內,也說明在全球化的今天,國外的通貨膨脹能迅速引起國內的通貨膨脹。
第二,在初期CPI的滯后期對CPI的影響效果最大,隨后沖擊效應慢慢減弱,到第十期才完全消退。說明當人們預計通脹會繼續(xù)的時候,為了防止手中的貨幣貶值,就會用貨幣去購買物品,當以過多貨幣去競爭少量商品的時候,就會導致輸入性通貨膨脹,從而加劇通脹程度。
第三,GDP、LC、M2和YRD,在第二期和第三期都會對CPI產生影響,其影響程度相當。但是影響的滯后期長度卻有差別,經(jīng)濟增長與企業(yè)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的影響時間長,勞動力成本和貨幣供應量的影響時間短。
政策建議
本文從各種視角綜合分析了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現(xiàn)針對控制物價水平、合理治理通貨膨脹提出以下建議:
在發(fā)生通貨膨脹時,政府應該及時出面,向人們說明情況,并在第一時間出臺各種調控措施,積極的向人們表達政府努力調控通貨膨脹的決心,提高人們面對通貨膨脹的信心,從而降低人們對物價水平上漲的預期,這樣有利于在實際中控制物價。
我國應該進一步發(fā)展自己的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和國際大國形象,增加在世界的影響力,以提升在國際大宗商品定價的話語權,從而更好的控制國際通貨膨脹對國內的影響。
我國的資本市場建設還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體制建設還有待完善,國際熱錢的大規(guī)模進出會對我國資本市場造成巨大的沖擊,從而引發(fā)通貨膨脹。我國應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努力實現(xiàn)有效的匯率改革機制,讓匯率起到一個良好的調控作用,控制國際熱錢短時間內大規(guī)模的進出。
目前,世界主要經(jīng)濟體基本上已從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中慢慢走出來了,世界經(jīng)濟出現(xiàn)較小但平穩(wěn)的增長。同時,國內經(jīng)濟形勢保持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前期財政刺激政策背景下開工的項目仍將繼續(xù)推動投資上升,消費需求依然強勁增長,這兩年我國通脹壓力依然較大。所以,要配合合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應避免同時擴張或同時緊縮而造成物價的大起大落。
我國經(jīng)濟還處于轉型的過程中,為了促進社會公平,使廣大勞動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提升勞動力成本是必然的趨勢,但是要注意工資的調整步伐,應避免短時間內大幅度的增加工資。同時,共享改革紅利,也可以更多的利用二次分配手段來促進社會公平。
參考文獻:
1.丁守海.工資與物價的螺旋上漲研究.劉元春主編.中國通貨膨脹成因的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李力.對1996-2005年間我國通貨膨脹成因的實證研究[J].理論月刊,2006(1)
3.薛潔.現(xiàn)階段我國通貨膨脹成因分析[J].經(jīng)濟視角,2012(4)
4.陳彥斌.中國當前通貨膨脹形成原因經(jīng)驗研究:2003-2007年[J].經(jīng)濟理論與經(jīng)濟管理,2008(2)
5.方勇,吳劍飛.中國的通貨膨脹:外部沖擊抑或貨幣超發(fā)[J].國際金融研究,2009(4)
6.伍戈.對中國通貨膨脹的實證研究—從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J].數(shù)量經(jīng)濟研究,2011(6)endprint
基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
(一)VAR模型原理
VAR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yt=A1yt-1+…+Apyt-p+εt (t=1、2、…、T)
其中,yt為k維內生變量向量,p是滯后階數(shù),T是樣本個數(shù),εt是k維擾動向量,他們之間可以互相同期相關,但是不和自己的滯后項相關,并且不與等式右邊相關。各序列平穩(wěn)性ADF檢驗結果表明,LNCPI序列和LNYRD序列符合平穩(wěn)過程,所有序列的一階差分均符合平穩(wěn)過程。所以,為了方便下文中的計算口徑,對以上的時間序列,將全部用其相應的一階差分序列進行分析。各變量的一階差分符號為ZDLNCPI、ZDLNCBR、ZDLNE、ZDLNGDP、ZDLNLC、ZDLNM2、ZDLNYRD。對VAR模型的穩(wěn)定度進行單位根檢驗,其單位根均在單位圓內,說明VAR模型非常穩(wěn)定。
(二)脈沖分析
對VAR模型進行脈沖響應分析,其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
第一,CBR指數(shù)在初期對CPI的影響較大,在第二期達到峰值,隨后出項震蕩。說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浮動能在第一時間傳導至國內,也說明在全球化的今天,國外的通貨膨脹能迅速引起國內的通貨膨脹。
第二,在初期CPI的滯后期對CPI的影響效果最大,隨后沖擊效應慢慢減弱,到第十期才完全消退。說明當人們預計通脹會繼續(xù)的時候,為了防止手中的貨幣貶值,就會用貨幣去購買物品,當以過多貨幣去競爭少量商品的時候,就會導致輸入性通貨膨脹,從而加劇通脹程度。
第三,GDP、LC、M2和YRD,在第二期和第三期都會對CPI產生影響,其影響程度相當。但是影響的滯后期長度卻有差別,經(jīng)濟增長與企業(yè)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的影響時間長,勞動力成本和貨幣供應量的影響時間短。
政策建議
本文從各種視角綜合分析了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現(xiàn)針對控制物價水平、合理治理通貨膨脹提出以下建議:
在發(fā)生通貨膨脹時,政府應該及時出面,向人們說明情況,并在第一時間出臺各種調控措施,積極的向人們表達政府努力調控通貨膨脹的決心,提高人們面對通貨膨脹的信心,從而降低人們對物價水平上漲的預期,這樣有利于在實際中控制物價。
我國應該進一步發(fā)展自己的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和國際大國形象,增加在世界的影響力,以提升在國際大宗商品定價的話語權,從而更好的控制國際通貨膨脹對國內的影響。
我國的資本市場建設還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體制建設還有待完善,國際熱錢的大規(guī)模進出會對我國資本市場造成巨大的沖擊,從而引發(fā)通貨膨脹。我國應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努力實現(xiàn)有效的匯率改革機制,讓匯率起到一個良好的調控作用,控制國際熱錢短時間內大規(guī)模的進出。
目前,世界主要經(jīng)濟體基本上已從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中慢慢走出來了,世界經(jīng)濟出現(xiàn)較小但平穩(wěn)的增長。同時,國內經(jīng)濟形勢保持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前期財政刺激政策背景下開工的項目仍將繼續(xù)推動投資上升,消費需求依然強勁增長,這兩年我國通脹壓力依然較大。所以,要配合合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應避免同時擴張或同時緊縮而造成物價的大起大落。
我國經(jīng)濟還處于轉型的過程中,為了促進社會公平,使廣大勞動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提升勞動力成本是必然的趨勢,但是要注意工資的調整步伐,應避免短時間內大幅度的增加工資。同時,共享改革紅利,也可以更多的利用二次分配手段來促進社會公平。
參考文獻:
1.丁守海.工資與物價的螺旋上漲研究.劉元春主編.中國通貨膨脹成因的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李力.對1996-2005年間我國通貨膨脹成因的實證研究[J].理論月刊,2006(1)
3.薛潔.現(xiàn)階段我國通貨膨脹成因分析[J].經(jīng)濟視角,2012(4)
4.陳彥斌.中國當前通貨膨脹形成原因經(jīng)驗研究:2003-2007年[J].經(jīng)濟理論與經(jīng)濟管理,2008(2)
5.方勇,吳劍飛.中國的通貨膨脹:外部沖擊抑或貨幣超發(fā)[J].國際金融研究,2009(4)
6.伍戈.對中國通貨膨脹的實證研究—從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J].數(shù)量經(jīng)濟研究,20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