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松
〔關鍵詞〕 自學探究;分層指導;教學模式;考查;分
層;備課;全體
〔中圖分類號〕 G420〔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2—0069—01
所謂“自學探究,分層指導”,就是在備課時要備學生,按照新課標要求,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實現(xiàn)課堂教學中學生自學探究,教師分層指導,力求各層次的學生在適度、緊張、愉快的氣氛中以求最佳發(fā)展。具體應該這樣實施:
一、詳細考查,合理分層
在實施“自學探究,分層指導”教學模式之前,首先一定要將學生的智能,技能、心理、成績、在校表現(xiàn)、家庭環(huán)境等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詳細考查,綜合分析,分類歸檔。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好、中、差層次的學習小組,讓師生知道每個學生在某一階段所處的層次。在實施分層教學時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在班級上公布好、中、差學生的名單,真正使學生在學校里處于主體地位,發(fā)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此,強調(diào)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需要、興趣和能力,使每個學生在學習各項知識的同時,找到自己最喜愛的部分,并在這部分知識上可以超出課本的范圍,這是符合個性全面發(fā)展規(guī)律的。同時師生要共同樹立好對教學的樂觀主義態(tài)度和信心,并使學生明確這種分組方式的意義。教師掌握各類學生層次后,學生的座位按優(yōu)中差搭配的原則編排。這樣便于學生互助互學,同時便于組織優(yōu)良生輔導中差生活動,教師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學習情況及優(yōu)良學生的表現(xiàn),使各類學生生活在和諧平等友好的學習氣氛之中,共同奮發(fā)進取。
二、分層備課,目標分層
改變過去“一鍋煮”的做法,對學困生采用低起點,先慢后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辦法,把教材的訓練目標分解成有梯度的連貫的幾個分目標,允許學困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一步或幾步逐步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對優(yōu)生則允許他們超進度學習。擬訂各層次教學要求既不能過高,增加教學難度,加重學生負擔,使學生消化不良,喪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新課標的要求,過分放慢教學進度,完不成學習任務。
三、面向全體,分層施教
針對學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課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針對學生智能的差異,在課堂提問、例題講解、鞏固練習上有區(qū)別,所要求的思維程度不同,強調(diào)針對性,既保證“面向全體”,又兼顧“培優(yōu)”、“補差”。
1.分層質(zhì)疑、啟發(fā)思考。將知識分成若干個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學習活動逐步解決問題。教師要注意把握提問的策略,讓各類學生均有展示自我的機會。通常在講授知識時提問中等生,利用他們在認識上的不完善,把問題展開,進行知識的探究;在突破重、難點或概括知識時,發(fā)揮優(yōu)生的作用,啟發(fā)全體學生深刻理解。
2.分層輔導、培優(yōu)補差。輔導實行分類型、多形式的輔導。一方面?zhèn)戎赜谕瓿涩F(xiàn)階段學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這類輔導以不增加課時,不搞全班性補課為原則,進行多形式、多層次的輔導。具體地說,對學困生采取個別輔導的方法,輔導內(nèi)容從最低點開始,提倡“三超”,即舊知超前鋪墊,新知超前預授,差錯超前抑制,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思考,完成學習任務,掌握學習方法,逐步形成自學能力。
3.查漏補缺、分層考查。過關考查是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命題,實行分類考查。根據(jù)考查的不同結(jié)果,采用不同的矯正措施。對沒有過關的學生,除通過補課、個別輔導、建立幫學小組等方法進行幫助外,還組織平行檢測,對在平時檢測中達標的學生給予肯定、鼓勵,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確保各類學生都能達標。
4.形式多樣、分層評價??疾橹?,要給予學生適當?shù)脑u價。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yè)、考卷、回答問題,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對學習有困難、自卑感強的學生,要多給予表揚評價;對成績一般的學生,采用激勵評價,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對成績好、自信心強的學生,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努力拼搏。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只要我們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差異,使學生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學效果一定能好起來。
編輯:蔡揚宗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