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旭
光陰荏苒,轉瞬間已經在教育戰(zhàn)線上工作了十一個春秋。在這十一年的教學過程中,我一直在考慮,如何運用有效的評價機制來促進我們的英語教學呢?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只重視反映學生的學習結果,忽視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fā)展與進步;評價過程中只重視教師的評價,而忽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合作評價;只重視對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的考查,忽視對學生情感、文化意識以及綜合素質的考查。因此尋找新的評價手段,完善評價機制是很必要的。為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嘗試新課程背景下發(fā)展性教學評價體系,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與人合作,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這些嘗試已經在我們的教學中初顯成效,相信隨著逐漸完善,會使我們的英語教學更精彩。
想要完善評價機制,首先要明確英語教學中評價的目的,在英語教學中評價的目的是通過評價,(1)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是一種優(yōu)越的心理定勢,是取得學習成功的內因。(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往的評價觀念,只是比較學生考試的卷面分數(shù),忽略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評價。(3)幫助學生確定并利用恰當?shù)膶W習策略。如果我們的教學適合于每個學生的特征與需要的話,大部分學生都能達到掌握學習內容的要求。關鍵是通過正確的評價,給予學生確定恰當?shù)膶W習策略的充分依據,學生掌握了恰當?shù)牟呗?,他們會學得更好。(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困難,思考解決困難的方案,每個學生在給予別人幫助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鞏固與提高。
一、發(fā)展性評價的應用
(一)結合實際,探索研究內容
根據我校英語教學的實際需要,確立了形成性評價與綜結性評價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等方面的內容,在實施形成性評價方面有:(1)建立家長聯(lián)系本。(2)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表。(3)做好日常記錄與評價。(4)問卷調查,及時反饋。(5)兩兩對話,培養(yǎng)交際能力。(6)將評價延伸到家,與家長合作等。這樣的實踐研究改變了教師的評價觀,實現(xiàn)了學生評價的多元化,從而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上都取得了新的發(fā)展。在課堂上更加注重課堂教學任務型活動的設計,實施全英語教學、情景教學,在原教材的基礎上有計劃地加大了輸入量,使英語教學朝著生活化、情景化、社會化的方向發(fā)展,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促進了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形成。
(二)以豐富的活動支撐評價的實施
教學是通過一定形式的活動進行的,可以說,沒有活動,教學思想、理念和方法很容易落空。因此通過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達到先進的評價理念和教學方法的貫徹和落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充分利用別的學校的先進經驗,聽專家講座,學習專家的經驗理念,也可以通過校本研訓活動交流思想感情。我校每周一次以教研組進行研討活動,集中通教材,幫助青年教師成長。有時討論如何備好一節(jié)課,并反復聽課評課,共同針對一節(jié)課,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出謀劃策,集思廣益。我們充分利用校本研訓及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把聽課評課和課題研討結合起來,使科研為課研服務。同時,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富有特色的學生活動。如,英語晨讀(即每天早晨7:00~7:30,英語朗讀)、英語口語大賽、英語單詞競賽等,還可以組織英語短劇表演、唱英語歌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擴大了對學生進行評價激勵的領域,使評價改革與研究走進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
(三)對學生的評價實踐
為了有效地發(fā)揮評價機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正面導向作用,有必要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教育部頒布的《中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指出,中學英語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評價形式應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xiàn)的興趣、態(tài)度和交流能力為主要依據?!边@就需要我們做到:
1.日常評價與定期評價相結合,幫助每個學生發(fā)揮自己的
潛能
日常評價是學生的日常學習記錄,包括作業(yè)記錄、課堂表現(xiàn)記錄、測試成績等。作業(yè)記錄除記錄家庭作業(yè)的成績、家長簽字或教師評語外,還分階段收集滿意的作業(yè)樣品展示給學生。這樣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其認真作業(yè)的好習慣。課堂表現(xiàn)記錄主要是教師對學生完成課堂教學活動的評價記錄,用等級評價,A為最高等級,D為最差等級。
在課堂評價過程中,由于班容量太大,教師很難顧及每一個學生。為了增加每個學生說英語的機會,可以把學生組織在四人小組內互評,并記錄在學習冊內。這樣好的學生發(fā)揮了個人長處,而差生在同組成員的幫助下進步更大。
定期評價屬于終結性評價,在每學期期末進行,將結果記入檔案中,它與日常評價相結合,才能對學生的評價更全面和更公正,這樣不僅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點滴進步,而且學生通過記錄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長,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發(fā)揮潛能。
2.改進考試方法,倡導靈活多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強調形成性評價,不能忽視和否定終結性評價。它對學生在整個教程取得的較大成果進行較為全面的評定。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對測試的意義、類型、評價指標、試題設計、要求技巧、測試結果分析等方面都做了充分的了解。根據培養(yǎng)學習者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這一目標,英語測試改革的戰(zhàn)略方向定為:從重點測試語言形式轉向重點測試語言意義。這一戰(zhàn)略方向體現(xiàn)在筆試測試、聽力測試和口語測試各個方面。終結性評價通常是與優(yōu)劣、等級聯(lián)系在一起的,采用優(yōu)、良、合格、待合格(或A、B、C、D)四個等級評價。測試是這樣進行的:
(1)聽力測試
聽力測試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識別能力以及對句子、語段的理解能力。聽力材料選擇真實的、難易恰當?shù)?,確保測試能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時間約20分鐘。
(2)口語測試
口語測試主要考查學生的語音、語調或初步的口語表達能力,是語言能力測試的重要手段??谡Z測試注重試題的難易程度及題型的多樣化,如,看圖說話、說唱兒歌、對話、講故事等,時間為3~5分鐘,這樣的考試形式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考試的過程成為學生再學習的過程。
二、評價項目試驗結果
通過不懈的努力,有效的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會越來越突現(xiàn)出來。
(一)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教師專業(yè)能力有了長足發(fā)展
(三)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初步形成
三、思考、啟示與設想
通過課題的實施,我深刻體會到評價體系的改革給小學英語教學帶來的諸多變化:(1)課堂教學優(yōu)化了。(2)學生樂學、善學了。(3)師生在評價中共同成長了。在今后的實踐中,要更加充實自己的評價觀。
我堅信,有心的地方就會有發(fā)現(xiàn),有發(fā)現(xiàn)的地方才會有欣賞,有欣賞的地方才有美,有美的地方才有快樂!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進一步認真探索適合小學英語教學的評價方法,使這一手段有效地為英語教學服務,使我的英語教學更精彩。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