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鳳玲
摘 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育”模式,通過此模式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闡述了如何使學生的兩種職能(一是認識和理解客觀世界;二是自我表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和諧地發(fā)展。只有把這兩種職能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使兩者得到均衡發(fā)展,這也正是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
關鍵詞:品德教育;和諧;熱情
目前在我國英語教學實踐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只要抓好學生的課堂教育,就自然能提高教學質量。更有甚者,把學生的學習分數(shù)當作衡量學生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忽視諸如品德、能力等其他方面的教育,其結果導致學生第一職能與第二職能發(fā)展失調,實際上也制約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那么,怎么才能使學生的這兩種職能在教學過程中和諧地發(fā)展呢?本文擬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進行以教材為載體的品德教育
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在一般情況下,學習效果是與學習情緒成正比的。一個學生,只有在他明確了學習目的、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之后,才能在學習中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中,要隨時注意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品德教育,把教書與育人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應當遵循兩個原則:不作硬性說教;不作空洞說教。
如,高一新教材Lesson 50“Abraham Lincoln”一課中,Lincoln siad,“America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這句話通過三個介詞of,by,for恰到好處的使用,把一個為人民謀幸福的總統(tǒng)形象樹立在學生的面前,教師設計問題:“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him?”SA:We should learn from him to be an honest man. SB:We should learn from him to work hard and have a bright head...課堂上氣氛活躍,學生熱情高漲,授課效果明顯增強。又如,講解“The Olympic Game”這一課,先設計幾個問題:Do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Olympic Games?When and where did the first Olympic Game begin?And how many gold medals did the Chinese Team win in the 26th Olympic Games?讓學生深入課文,開拓思路,快速地回答以上問題。并切記the Olympic Motto “Swifter,Higher,Stronger”,要求學生發(fā)揚奧林匹克精神,努力學習,增強愛國意識,達到了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語言情景教學之中,兩者有機地糅合在一起,提高了整個教學效果。
二、建立師生間和諧的交際關系
就某種意義而言,師生間若沒有和諧的交際關系,就不能順利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目的,因此建立師生間和諧的交際關系非常重要。這種交際關系,從交際的內容看,既有知識的交流,又有情感的交流。從交際的媒體看,既有知識的交流,又有情感的交流。從交際的媒體看,既要借助語言,又要借助實物,既要靠行為動作,又要靠儀表、氣質、神態(tài)等。這種交際應是一種雙向的交流。在這種交流中,教師無疑起著主導作用,但也必須樹立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把學生看成是獨立的、有主觀能動性的活生生的人,從而建立起一種持久、平等、信任、親切的師生交際關系。
三、設計“情景—愉快”的課堂教學
眾所周知,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充分的調動,也能使教師精神煥發(fā),創(chuàng)造出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應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營造出氣氛活躍、師生感情水乳交融的課堂環(huán)境。(1)積極的情感投入。巴甫洛夫的實驗證明,積極的情感可以促進大腦皮層的有效工作。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投入新課。(2)把“自由會話”滲入到教學過程。授課前學生限時三分鐘,自由表達思想。每天輪流進行,自由組合,自由編對話,自由評價。自由會話形式多樣,內容廣泛,例如,談電影、電視節(jié)目、體育運動、旅游、打電話訪友、學習與生活等。(3)快節(jié)奏、高密度的課堂實踐。教師授課的節(jié)奏對學生學習情緒的影響和課堂的質量影響較大。節(jié)奏較快的教師,課堂效果就好。教師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不斷地改變教學方法,善于捕捉學生的心理,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靈活掌握教學進度。例如,在上“The Necklace”一課時,先讓學生快速閱讀理解全文,進行錄音模仿,回答老師的問題,然后由學生變換對話,改成故事,復述故事主要情節(jié),接著扮演角色,進行自由組合,表演對話。最后想象你是一個作者,請續(xù)寫。大家爭先恐后地回答,不要貪圖虛榮,不要自負,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等等。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受益匪淺。
總之,英語教學既應注意專業(yè)知識的傳授,通過一切可行途徑,提高課堂效率,應結合傳授專業(yè)知識來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開辟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使他們滿懷信心、充滿理想、善于思考、興趣廣泛、思維活躍、大膽創(chuàng)新,成為有獨立見解的學生。英語教學只有建立在各種有效載體之上,運用多種有效的手段,才能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馮克誠.教學改革手冊.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09.
[2]邵宗杰.心理學教程.1版.江教育出版社,1987-10.
[3]胡春洞.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0.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