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朋
摘 要:主要是把日常教育教學生活的場景與教育理論結合,闡述了教育實踐中對教育教學的新認識。提出作為教師只要心中有對教育的熱情和理想,就應該一直在追夢的路上前行,將教育事業(yè)進行到底。
關鍵詞:教師;學生;教育夢
流光易逝,歲月難返,思緒飛揚。轉眼間開學已經一個月了,可惜我不是作為一名學生的身份開學了。但我真的希望我還是一名學生。在師大早就聽說畢業(yè)了你最懷念的還會是你的大學,因為在大學那座象牙塔里是你人生最愜意的時光。慶幸的是,開學一個月我還有幾次機會回過師大。第一次看到同學轉發(fā)說說,提及我生活了四年的雁塔校區(qū)“穿新衣服”了,我迫不及待地利用假期去一探究竟,親自看到了母校換新顏。記得四年多之前,初去師大我曾在那里留下過一張青澀的面孔,而今我再一次站在那里,卻有著異樣的感覺。四年前是一種初去的紀念,四年后是一種歸家的溫暖。再順便看看那高大的田家炳教育書院,想起曾經在那里的社團生活,在那里張老師的耐心指導,想起在那里的點點滴滴,我希望我真的還沒有畢業(yè)。要是沒有畢業(yè)我就不會遇到那些“皮匠”,可是也不會遇到那些可愛的好學生了。
來到這里,還記得學生時常會問我為什么來這里,問我為什么當老師?這里有什么不好呢?我喜歡這里的學生,喜歡這里的老師。有學生問我為什么不去啟迪呢?或許啟迪的待遇確實更好,但是那不是我的追求,我只是想把教育做成一種情懷。在這里我何嘗不能塑造我的教育情懷呢?我之所以從教是因為我內心深處有著對教育的千般情懷,萬種迷戀。
提及教育情懷,我又不得不提及學生。有學生說老師最近變兇了,我想真的是老師變兇了么?是學生在挑戰(zhàn)老師的底線吧。溫和的教育是我尊崇的,也是我追求的,更是我在踐行的。
課堂討論發(fā)言時熱烈發(fā)言,老師講課學生不要說話;我的課堂絕對不允許不文明用語的出現(xiàn);絕對不能容忍抄襲作業(yè)現(xiàn)象;做好課堂筆記。這四點就是我對學生的要求,難道這樣的要求很高?下課之后我對學生沒有任何要求,你和我“稱兄道弟”,談天說地都沒問題。我也說過,無論是學習上還是其他問題我都愿意幫助所有學生。
辛苦的高中教學,和學生的相處相知,也不由自主地使我回想起自己當年的高中生活,說真的我現(xiàn)在反而很懷念我的高中生活,那是一種充實、那是一種激情、那是一種拼搏……畢業(yè)后無論你去往何處,抑或深造,抑或“流浪”,但是充實的高中生活你會無悔,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現(xiàn)在還記得當時我把北大的照片貼在我的座位上,當我心情低落和懈怠時會看著它苦思冥想,是它一次又一次把我的毅力堅定,把我懈怠的心和我的夢想拉近。可能在一些人看來那是一種癡狂乃至瘋癲。但我更覺得是那份癡狂成就了我無悔的高中。我有著一段無悔的高中生活,我無悔十七年求學生活。
再說到求學這個詞,真的是很有意蘊,學習是需要學習者從內心深處去渴望獲得知識,而不是別人把知識直接給你,需要你愿意去“求”而非教育者去“給”。正是內心“所求”才為現(xiàn)實“所得”提供了基礎。
人生是奮斗進取的生涯,憑著一顆永不言棄的恒心,乘千里風,破萬里浪,駛向理想的港灣。這句初中自編、高中完善的激勵語,如今仍一直在激勵著我的工作和生活。美好的夢想或許人人都有,但更重要的是用奮斗進取的毅力和你那份永不言棄的恒心去托起你心中那份夢想?,F(xiàn)在我心中有的是教育夢,我一直都在追夢的路上……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