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輝
物理是中等職業(yè)學校電子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需要每一位學習電子專業(yè)的學生掌握其基礎知識。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中普遍存在物理基礎薄弱、學習習慣較差的現(xiàn)象。那么,該如何有效地開展物理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呢?這成為許多物理教師亟須解決的問題。接下來,筆者就自己的思考談幾點看法。
一、以生活為切入點,增強學生的興趣
“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苯處熞獱I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置身于快樂的學習情境中,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并樂于學習。在教學時,我常常以生活為切入點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電功和電功率概念”教學時,我把教材中的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提出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為什么晚上七、八點鐘燈光較暗而深夜燈光比較亮?然后讓學生展開討論,在學生充分開動腦筋之后,我再作解釋:并聯(lián)的用電器越多,并聯(lián)部分的電阻越小,在總電壓不變的條件下,總電流越大,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越小,每個用電器消耗的功率越小,燈光就比較暗,反之就比較亮。與生活相關的情境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也能提高他們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有所用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熱愛學生,學生就會熱愛和尊重教師,尤其是小學生,經(jīng)常把對教師的熱愛和尊敬轉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去,并盡量學好,因此,教師要冷靜、和善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時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教學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并解決問題,這樣一來,能幫助學生少走彎路,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教師應盡量把知識通俗化、生活化,幫助學生用所學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并主動探索知識,不但能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責任感,而且也能提高教學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吸引學生的注意,加強對知識的認識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激發(fā)學習興趣、開發(fā)智力、提高課堂效率、優(yōu)化課堂結構方面有很大的幫助。在抽象、枯燥的物理課堂中,多媒體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有助于使教學內容化難為易,更具體形象。例如在教學“疊加定理”應用一課時,筆者借助Flash動畫將電路圖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然后應用疊加定理分別展示每一個電源單獨作用時的等效電路圖,讓學生對知識一目了然,并以此為橋梁了解了復雜的原理,加深了對疊加定理的應用和掌握。
四、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體現(xiàn)“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理念
“任務驅動”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改變教材中的理論內容與實驗、實訓內容脫節(jié)的做法,將理論與實驗、實訓內容相結合,具體做法就是給學生一個任務,讓學生圍繞任務展開實踐探索活動。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實踐,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了解,而且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體現(xiàn)了“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理念。
五、應用項目式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項目式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具體做法就是把一個較大的問題分成若干個小問題,讓學生分組實驗、實訓,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他們動手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電阻的測量”一課時,讓學生分成三個小組,第一組用“伏安法內接法”實驗,第二組用“伏安法外接法”實驗,第三組用“惠斯通電橋法”實驗,每組操作完成后交換實驗方法,重新進行實驗。這樣一來,把一個大的問題分解成三個小問題,不僅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而且也能通過實驗培養(yǎng)他們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案,以新思路、新方法的現(xiàn)代教學思想為指導,選擇最優(yōu)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莊浪縣職教中心)
(責任編輯:徐曉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