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美
幼兒教育問題,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成長。進入幼兒園階段,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孩子有了很多的小伙伴,有了老師的具體指導,要適應新的環(huán)境,為了使孩子能夠更好的成長,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今后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我認為,家長與幼兒園相互配合,顯得尤為重要。
一、更新教育觀念,更新育兒理念,媽媽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作為父母就已經(jīng)沒有了選擇權(quán),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全球最重要,同時也是最困難的一個課題,它比任何工作都難。但是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父母要從我做起,不斷和孩子溝通,和孩子一起成長,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利,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與孩子一起成長。
一是在日常工作中,要真正做到把幼兒教育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將這個理念灌輸?shù)矫恳粋€教職工,引起全園的重視,按照幼兒園的安排落實到位。建立健全與孩子家長互動的相關(guān)制度,并與家長溝通,幫助家長制定家庭教育計劃,實現(xiàn)幼兒園、家長在同一個平臺上教育孩子的模式,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二是家庭自身加強孩子的教育,一旦教育失敗,不管父母有多么成功,也抵消不了孩子教育失敗帶來的問題,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碌碌無為、甚至給社會帶來諸多問題,是對社會和家庭最大的傷害。在我國現(xiàn)有的社會情況下,絕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一旦教育失敗,我們甚至連糾錯的機會都沒有,在對幼兒的教育問題上,雙方要本著誠信、溝通、尊重、平等,共同抓好孩子的教育,共同來完成幼兒的教育大業(yè)。三是在幼兒園和家長要相互配合,幼兒園要做好對家長的教育理念的培訓工作,使家長更好地配合幼兒園,同時也方便雙方的教育理念的溝通。每個孩子的個體不同,出現(xiàn)的問題也有所不同,拔苗助長的問題、甚至出現(xiàn)沖動打罵孩子的問題。作為幼兒園的教職工要學會體諒,要做到把幼兒園的每一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當成教師手中要完成的一件藝術(shù)品,更好的呵護孩子,引領(lǐng)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轉(zhuǎn)換合作方式,把相互理解,注重溝通作為一項重要工作
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是單一的哪一方,不僅僅是幼兒園的工作,同時也是家長和社會的工作,怎樣引導多方共同承擔孩子的教育,共同為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我認為,大家都要做好各自的事情,相互配合,將幼兒園教育和家庭兩種各自為政的教育融為一體,變成家園共育的模式。
我們每學期都要舉辦孩子的教育問題座談會,并邀請幼兒教育問題專家參加,向家長傳遞科學的幼兒教育理念。通過事例來為家長講解,哪些教育方式是正確的,哪些教育方式是錯誤的,甚至一句錯誤的話,都可能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的某些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甚至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成為阻礙孩子健康成長的殺手。在會上,專家還解答了家長提出的各種問題,使家長不斷豐富幼兒教育知識,為孩子今后的成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三、班級活動,家長參與,為新課程的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在家長的幼兒教育知識得到普及以后,家長參與幼兒園共同教育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在幼兒園組織的各項活動中都能夠積極配合,甚至主動為各項活動提供方便,比如幫助幼兒園收集與學習有關(guān)的信息,通過不同的形式,比如網(wǎng)絡(luò),教育書籍,座談會等等。如在“美麗的春天”的主題活動中,我?guī)ьI(lǐng)孩子到野外找春天,他們看到了小草發(fā)芽,桃花開了,回家讓家長帶領(lǐng)孩子再次感知,孩子對春天這個主題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孩子們選擇了一幅幅春天的畫,還有和父母一起踏春的照片帶到幼兒園,范圍越來越廣,最后做個一個春的暢想曲,主題的背后有家長的付出,孩子的參與,主題墻上有孩子在春天里樂不可支的笑。
幼兒園老師組織的各項活動都與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家園共育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幼兒園在新課程中把家長作為課程的主要一部分,在新課程實施的開始階段,我們把各種主題活動中需要家長參與的部分,通過家園聯(lián)系窗的方式展現(xiàn)在家長面前的時候,并沒有完全得到家長的配合和支持,家長也不了解這些活動到底要干什么,有什么作用,只是覺得幼兒園好麻煩,每天不是要家長做這樣就是做那樣,剛開始還應付一下,一段時間后,就不愿意參與了,有的家長直接說:“你們搞活動怎么什么都要家長準備,幼兒園不會自己準備嗎?”面對出現(xiàn)的情況,幼兒園及時召集家長們,開了一個座談會,從當前新的教育觀念、人才觀念、新課程的特色以及開展新課程的意義和作用等方面,向家長們作了詳細介紹。為了更好地開展好教育教學工作,幼兒園對孩子的生活、教學計劃及時公開,開辟了“公開墻”,公開墻上,讓家長和孩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公開欄中增設(shè)了“溫馨提示”、“請您配合”等教育欄目,使家長能夠與幼兒園共同完成目標。
座談會過后,家長們的傳統(tǒng)觀念開始逐步轉(zhuǎn)變,幼兒園和老師安排的各項的工作得到了順利開展。孩子與家長們一起觀察、記錄、做實驗;一起查閱相關(guān)資料;部分家長主動給幼兒園送來了與學習有關(guān)的書籍、碟片等,在開展新課程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學習型社會”的輪廓,感受到了孩子的終身學習的希望。看到了孩子家長也從參與孩子教育問題上的監(jiān)督者、旁觀者的被動角色演變成了現(xiàn)在的主動者、參與者。
四、合理利用多方資源,打開合作共贏的新局面
家園共建的最終目的是搞好孩子的教育問題,科學運用學校、社會、家庭的資源,共同教育。這是幼兒教育的初衷和終極目標。“互動合作”包括教師和學習者的互相溝通,關(guān)懷和控制的不斷循環(huán),以及教育活動相互引導的過程。瑞吉歐教育主張:兒童的學習不是獨立建構(gòu)的,而是在諸多條件下,主要是在與家長和教師、同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gòu)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構(gòu)知識、情感和人格。在互動過程中,兒童既是受益者,又是貢獻者。這學期我們開展了把家長請進幼兒園走進課堂,如胡秀雅的媽媽是牙醫(yī),我們讓她來幼兒園給孩子講講怎么保護牙齒,刁新亞的爸爸是師院建筑系的老師,我們讓他給孩子從最簡單的多米若骨牌讓孩子了解建筑最基本的常識,活動中孩子們興趣濃厚,而且孩子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可以達到的?;顒又幸驳玫搅思议L的支持,有些家長帶來了自己的集郵冊,有些家長帶來了旅游照片,有些家長帶來了自己的藝術(shù)作品。通過這些讓孩子進一步了解一些自然和社會知識,極大豐富了孩子的知識,讓孩子更多的了解社會、了解大自然。有些家長還帶來了一些生活中的廢棄用品,并和孩子一起用這些廢棄物制作了漂亮的煙灰缸、筆筒、和一些兒童玩具,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提高了孩子的環(huán)保意識。
通過新課程的實施,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各方都能夠積極參與,才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好的環(huán)境。通過家長的參與,使家長主動參與家園共建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在幼兒教育這個系統(tǒng)過程中,家庭的環(huán)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長的言傳身教也能夠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幼兒園教育水平的高低,家長的積極參與也占了相當大一部分的作用。在當前我國現(xiàn)有的社會環(huán)境下,只有多方都能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當中,才能促使幼兒教育科學健康發(fā)展。有了家長的積極參與和支持,就能使幼兒的教育工作得到全社會的重視和理解,使大家認識到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幼兒園的工作,也是全社會的問題。充分利用家長們不同知識與職業(yè)背景,先進的教育教學模式及一些成果的教學典范,來共同抓好孩子的教育。為了孩子明天的健康成長,為了社會的進步,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促進“幼兒成長,家園同行!”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南市市直機關(guān)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