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尊忠 王美華
高效課堂是以學生終身發(fā)展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規(guī)范具體的教學目標為導向。高效課堂教學就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開啟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前提,引導他們在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達到高效課堂教學的效果。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兒童心理學習興趣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改變語文課堂教學中“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現(xiàn)狀,一直以來,是我們所有小學語文教師苦苦追求的目標。在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深深感悟到: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開啟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掌握知識和形成完美品格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高效的保障。
一、抓住學生心理,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自制力差,一節(jié)語文課是否能充分吸引學生,關鍵是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精心設計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1.設計精妙導語,激發(fā)學生興趣心理
導語是一堂課的切入點,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理,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的欲望,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激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強烈的興趣,使接下去的教學進入佳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插圖、對聯(lián)、謎語、故事、音樂歌曲、對比、創(chuàng)設情境、設制懸念等。如《草原》一課的教學,在課的開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麗景色,再配上音樂,簡述課文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濃厚的情感氛圍,使學生很快進入了情景,奠定了課堂的基調,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提供成功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體。在語文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然而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長期受到家長的溺愛,養(yǎng)成了任性的性格,受挫能力較差。尤其在農村交通不便,經濟落后,學生見識少膽小怕事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孩子們在面對困難、面對挫折方面,表現(xiàn)出克服困難的勇氣不足,學習上缺少自信、害怕困難,加之學習成績很不理想,信心嚴重不足,心理自卑,放棄學習,自認為難以學好的心理陰霾時時存在。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告誡我們教師:“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內在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時時學習的愿望。請你記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力量消失,缺乏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因此,對學生的某些行為或某個方面取得的進步特別滿意時,可以給孩子一個特殊的獎勵,如加分、頒發(fā)獎品,等等。還要多給學生激勵性、鼓勵性的評語,如“好極了!”“就是這樣!”“我為你自豪!”“真不錯!”“太棒了!”“精彩極了!”等美好的話語。我們只有把這些話語毫不吝嗇地獻給學生,學生就會增強自信心,自覺地排除各種干擾,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使之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動力,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率。
3.重視課外延伸,開啟學生的好奇心
課外閱讀和課外活動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它對開啟學生的好奇心,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平時,我們在教學中,除了經常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勤奮好學的名人故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課外書之外,還在每節(jié)課上安排了課前5分鐘的讀、講活動:即每節(jié)課上拿出3~5分鐘的時間,讓1~2個學生讀自己在課外看到的文章,講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長期堅持下來,全班學生都能體驗讀講活動的樂趣。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根據兒童的好動和好奇心,根據現(xiàn)代學生的心理特點,盡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選擇構思新穎、視角獨特,既富有新鮮知識、又能怡神悅志的材料。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材料。材料的來源應該是多途徑的,除了讀各種各樣的書籍,還可以“讀”現(xiàn)代高科技產品,如光盤、電腦網絡中的相關信息,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天地里自由馳騁,使學生感受語文知識無處不在,從而領悟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二、還原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心動中學習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并以其親身生活實踐為基礎,從中體驗并獲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獲得全面發(fā)展。語文課堂上要多一些童趣,還原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心動中學。這樣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讓師生共處自然、真實、和諧的情感氛圍中,讓學生的童真、童趣如美麗的水花,飄飄灑灑的彌漫著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揚長避短,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的課堂學生心靈舒展,童心無限,還原學生的天性,語文學習充滿了樂趣。然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許多的語文課雅氣過足,成人味較濃,遠了童心、童趣,缺乏孩子全身心參與的活力。因此,我們認為,語文課要契合兒童心理,符合兒童認知,營造兒童情趣。一句話,要具備兒童精神,為孩子的生命成長服務。
總之,我們只要采取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形式,去抓住學生的心理,還原學生的天性。充分利用、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只有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才能真正把學生推到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才能覺得學習語文是一件快樂的事,高興的事,才能使課堂高效。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