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軍
摘 要:理性愛國是新時期愛國教育的基本要求,理性愛國教育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現(xiàn)行高校理性愛國教育方式方法分析,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及途徑,確保高校愛國教育扎實有效地推進。
關鍵詞:大學生;理性愛國;教育方式與方法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愛國不需要理由,但需要理性。大學生非理性愛國現(xiàn)狀要求教育工作者改進方式方法,采用靈活多變的教育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揮愛國教育的能量,增強大學生的愛國意識,達到理性愛國教育的最終目的。
一、理性愛國的概念
筆者通過收集有關理性愛國的資料,從兩方面對理性愛國內涵的進行了分析,得出了理性愛國的概念。一方面,理性屬于判斷、推理等活動,“理”指物質本身的層次,是非得失的標準、規(guī)律,“性”指人或事物的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因此,界定理性為:超越感性、直觀性,通過邏輯思維判斷、加工整合的認知能力,遵照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指導實踐的活動能力,最終達到各方面的最佳的目的。另一方面,理性愛國,依“理性”概念界定。理性愛國超越愛國的感性形式,是愛國的更高級階段,目的是為實現(xiàn)國家利益最大化。筆者最終將理性愛國定義為:建立在愛國基礎之上,以理性為指導,以實現(xiàn)國家和人民長遠利益為最終目的的愛國思想與行動。
二、理性愛國教育方式與方法
韓愈《師說》有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睆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與學術水平直接決定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1.加強高校師資力量建設
①提高教師素質從教師自身抓起。教師可以通過授課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改善原有教學的不足,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課后與其他老師溝通交流,提高教學水平、改進教學質量。②高校實現(xiàn)教師間的資源共享,多渠道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③高校領導在提高教職工的綜合素質方面應給予重視。大學教師受過高等教育,他們能夠站在更高的理論角度分析問題,用豐富的學識去教育引領學生,將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授予學生。
2.利用傳媒渲染理性愛國教育
利用大學生對網(wǎng)絡的關注和喜愛,教師可以以標新立異的手段渲染理性愛國教育。首先,把多媒體教學引入課堂。理性愛國教育一般是公共課,傳統(tǒng)的教學是通過單一的理論說教,對學生進行教育稍顯空洞,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谡n堂上播放圖片、紀錄片等,并與學生討論,使他們視覺教育中體味為何愛國、怎樣愛國,在觀看、思考與討論中達到理性愛國教育的效果。其次,利用網(wǎng)絡優(yōu)勢,建立健康高雅的校園網(wǎng)絡文化,
強化理性愛國教育。最后,發(fā)揮傳媒各自的優(yōu)勢。教師要宣傳理性愛國教育理念,強化理性愛國意識,深化理性愛國意義,力爭做到突出特色、優(yōu)勢互補,將傳媒的先進性、開放性相結合,發(fā)揮其迅速快捷、高效實用的教育功能。
3.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相融合
①顯性教育的局限性。顯性教育的內容基本上是概念、觀點和原理性的闡述,學生可操作性不強。②顯性教育的滯后性。顯性教育把理性愛國教育的教學目標作為教育活動的出發(fā)點,不以社會需要作為前提。③顯性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學生傳統(tǒng)、單一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被日趨多元化的教育途徑影響,受教育主體的教育影響因素的復雜,對顯性教育的挑戰(zhàn)更加嚴峻。顯性教育面臨諸多難以實現(xiàn)的教學目的,隱性教育呼之欲出。
4.培育社會責任及服務意識
缺乏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出現(xiàn)非理性愛國行為的原因之一,因此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主題實踐必不可少。例如,高??梢砸浴拔拿魇忻?,從我做起”為主題,組織學生參與文明市民監(jiān)督活動。同時,鼓勵大學生走向街頭,對不文明的行為給予說服教育,讓學生了解社會文明不僅靠全社會的監(jiān)督與倡導,還要靠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再如,高校還可以以“給他人一份關愛”為主題,組織學生到敬老院和孤兒院進行慰問,定期組織學生輪流參與愛心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幫助他人不只是善意之舉,更是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
理性愛國教育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愛國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進能提高教學效果,愛國教育的成敗決定著國家是否安定與和諧,新時期大學生理性愛國教育對培育“四有”新人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