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麗
本學期我班開展了兒歌配畫活動,對這一嘗試性的活動,我的設想意圖是這樣的:首先,傳統(tǒng)的美術教育教學主要是以幼兒學習繪畫技能技巧為主,教師側重的是技法傳授,幼兒只是臨摹;評價美術作品的標準是畫得像不像、好不好,對于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有一定的限制?;蛟S我們會為孩子們將自己的范例臨摹得惟妙惟肖而高興,但在極為推崇孩子們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的今天,如何使孩子們擺脫以往的呆板、千篇一律,呈現出與眾不同、獨樹一幟,讓畫面活起來呢?
其次,我班幼兒的動手能力明顯好于語言表達能力。因為我們以前著重于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水平相對來說低一些。幼兒沒有交往的愿望就沒有交流行為的產生,也就談不上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如何為幼兒提供真實而豐富的語言運用環(huán)境,并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促進幼兒語言表達、理解能力的發(fā)展呢?
在以上兩點考慮和小學活動課詩配畫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兒歌配畫,把繪畫、兒歌、識字三者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以繪畫、兒歌為主,以識字為輔,發(fā)展幼兒的繪畫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早期閱讀能力。在具體活動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學習兒歌
為幼兒選擇一些富有童心、童趣、有鮮明形象,并且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兒歌,讓幼兒朗誦、理解、背誦。如兒歌《珍珠被》:“晚風輕輕吹,吹皺了小河水。水中魚兒跳起舞,搖頭又擺尾。星星下河來,洗澡閃銀灰。小魚小魚可真美,蓋床珍珠被?!边@首兒歌很美,富有想象力,幼兒很愿意朗誦。通過學習兒歌讓幼兒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打破只有教師提問、幼兒被動回答的局面,培養(yǎng)幼兒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學習兒歌中自然、主動的識字
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有意識地識字,而不是無目的地讀背。如:在教學新兒歌時,我首先出示兒歌內容,讓幼兒根據已有的識字基礎,用手指指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培養(yǎng)幼兒看字讀字對應的能力,眼口一致的能力,而不會出現兒歌已說完,手還沒指完的現象。通過幼兒的識讀,我有選擇地選出一些生字進行認讀,并用這些字組詞,用詞語說句子。這樣大大提高了幼兒識字的興趣,知道了識字的目的,可以讀更多的兒歌和故事,同時培養(yǎng)幼兒閱讀的好習慣。在幼兒全部認識兒歌中的字時,就能有意識地看字說兒歌,養(yǎng)成一邊說兒歌一邊識字的習慣。這樣,眼、口、手、腦并用,可使幼兒養(yǎng)成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
三、配畫
幼兒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兒歌內容進行構思、畫畫,我進行指導,但一律不出示范畫。由于幼兒是根據兒歌內容畫畫,既給幼兒規(guī)定一定的內容,又可以根據兒歌內容自由想象、創(chuàng)造。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出現以下四種現象:
第一,幼兒配畫中的人物、小動物或者其他形象較好,繪畫和兒歌內容一致,畫面很有創(chuàng)意、新意。如兒歌《學跳水》:“大荷葉,當跳臺,小青蛙,學跳水。撲通,撲通,跳不停?!备邉P小朋友的畫是這樣的:中間畫有一個大荷葉,荷葉上有正準備跳的青蛙;空中有跳下的各種姿態(tài)的青蛙;有正跳入水中的青蛙;有在水中游的青蛙;還有露出水面的青蛙;水中還有魚兒。高凱把小青蛙學跳水的情景畫得惟妙惟肖。
第二,在配畫過程中,幼兒畫的角色雖然不是很形象,但這是孩子自己心目中的完美角色形象。如:畫的小雞有的像小鳥,有的像小鴨,有的畫的雖然像小雞,但是腿很長,像在踩高蹺。這些我都在給予表揚的基礎上加以指出。如:“這只小雞真可愛,嘴巴扁扁的小雞就不能捉蟲子吃了,想一想小雞的嘴巴是怎樣的?”這樣幼兒就能很高興地改正。
第三,個別幼兒兒歌中的具體形象畫不出來。這部分幼兒有平時很認真的孩子卻什么也畫不出來,說明他們想象力差,不大膽。相反,平時畫不好的幼兒卻大膽畫出形象,無論多稚拙,我都給予表揚,因為這是好的開端。這種現象反映出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提醒教師要多元化評價孩子。
第四,幼兒繪畫內容不能較好地體現出兒歌內容。有的幼兒只是畫出兒歌中的形象,呆板地擺列在那里;有的只畫出了兒歌中的一部分形象。對這些現象我都沒有給予太多評價,因為每個孩子的能力都有差異,我們應該縱向評價每個孩子,只要每個孩子在原來的基礎上進步了就是好的。我相信只要孩子有興趣一定會畫得越來越好。
我正在兒歌配畫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探索、嘗試,創(chuàng)造更適合幼兒發(fā)展的教育活動。主要從以下方面做起:
(1)創(chuàng)編兒歌。讓幼兒根據兒歌創(chuàng)編出新的兒歌,或者用幼兒自己編的兒歌進行配畫。(2)故事配畫。幼兒用簡單的故事內容進行連環(huán)配畫。(3)注重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如:情感、愛心、合作、交往等。(4)多讓幼兒欣賞,在欣賞過程中引導幼兒想象與思維。
通過這一學期兒歌配畫的嘗試,我班幼兒的繪畫興趣有了很大提高,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繪畫水平極大提高,畫面豐富,構圖合理,顏色搭配、涂色等都有很大進步。通過兒歌的朗誦、理解、背誦發(fā)展了幼兒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同時幼兒識字量的增多,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早期閱讀能力。更讓我高興的是這一嘗試活動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他們復印兒歌內容在家里學習,并改變家長評價美術作品的舊觀念,以評價作品畫得像不像改變?yōu)樽⒅叵胂罅Α?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這樣家園共育,孩子會取得更大進步。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保護、呵護幼兒的想象思維的種子,讓幼兒更具有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