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宗婧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組織實施綜合性學習,就是要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的學習方式,以英語課程和其他課程相溝通,書本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英語實踐活動為主體的活動,體現聽、說、讀、寫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協調發(fā)展和英語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的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組織實施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學習活動中全面提高英語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
一、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組織實施綜合性學習的作用
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學生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為了完成某一課題,會采用不同的形式,通過多種途徑來獲取信息,并根據主題的需要處理信息,最終恰當地利用信息,運用英語知識完成自己的課題。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教學活動中,全班可分為兩大組,分別查找關于英語國家傳統節(jié)日的有關資料。第一組收集英語國家的傳統節(jié)日有哪些、這些節(jié)日是怎樣形成的?有哪些傳說?有什么象征意義?如,Halloween and Thanksgiving的由來和傳說;第二組主要收集英語國家傳統節(jié)日的度過形式,主要有哪些習俗?重點參與人群有哪些?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是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組織實施綜合性學習活動常用的形式之一,因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例如,在教學PEP英語六年級上冊的Unit one的Lets read時,喜歡英語國家的學生可以分工收集,集中交流英語國家的交通規(guī)則及其形成原因,而不喜歡英語國家的學生則可以搜集其他國家一些特有的交通規(guī)則及其形成原因。這樣學生能在自我選擇中增強主人翁意識,在相同選擇中找到合作伙伴,在實踐選擇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實施綜合性學習要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為內容,以自主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基本方式的新課型。它首先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按自己的興趣、愛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然后以一個人或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調查、了解、收集資料,運用英語知識和能力來分析、解決問題的流程展開學習。
二、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組織實施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設計原則
英語綜合性學習活動體現出四個基本原則:首先,始終圍繞并體現主題;其次,有具體的活動形式;第三,按活動步驟設計方案。一般程序為:確定主題—分組—收集資料—小組匯總—成果展示—教師評價,最終使活動完滿結束;第四,活動步驟具有可行性。上述活動的六個步驟,都是教師充分利用當地自然及社會、人文資源而展開的綜合性活動,具有現實性和可行性。
三、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組織實施綜合性學習的方法
1.拓展英語教學課堂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首先,在活動中要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主題,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活動的主人。蘇霍姆林斯基說:“最大限度地發(fā)展每個學生的天賦……這不是片面發(fā)展,而是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源泉。”因而,關注每個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讓每個學生的智力優(yōu)勢得到最大的發(fā)揮。其次,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合作學習一方面體現為學習理念——學會與人合作、交流、溝通;另一方面體現為學習方式。在小組合作中發(fā)揮各自的長處,便于完成任務,同時還能培養(yǎng)合作精神。
2.開展綜合性活動,主要圍繞著“三性”展開
所謂“三性”,是指活動的開放性、活動的綜合性和活動的實踐性?;顒觾热萏隽私炭茣木窒?,讓學生走出課堂,進入社會調查搜集資料,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和整理,最后解決問題,這體現了開放性的原則。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搜集和整理資料、互相交流經驗、展示成果等學習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參與性和積極性,體現了實踐性原則。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訪問式、搜集式、問題式、整理式的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促進綜合能力的發(fā)展,這又體現了綜合活動中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組織實施綜合性學習,應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和要求,根據學習資源條件和學生的實際狀況選擇相應的方式方法。在組織實施綜合性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同時,一定要因地制宜,在校內外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及社會生活中,充分利用多種多樣的英語課程資源?;顒咏Y束后,還應采取多樣化的形式交流共享成果。
(作者單位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公司總校)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