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英
寫好日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積極思考、多練多寫。學生堅持寫日記,并養(yǎng)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有利于積累素材,提高素養(yǎng),促進思維能力和認識能力的發(fā)展,也為今后寫好作文奠定了基礎。
日記格式素材選材寫好日記,為作文教學鋪平道路。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孩子“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痹鯓硬拍茏尯⒆訕酚诒磉_內(nèi)心的想法以及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呢?指導孩子寫日記是最為有效的途徑。孩子們可以把自己每天的看、聽、說、做有選擇的記錄下來,不加任何掩飾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哀、樂,并且融合了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感情等。學生堅持寫日記,并養(yǎng)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有利于積累素材,提高素養(yǎng),促進思維能力和認識能力的發(fā)展。
一、告知格式
日記有固定格式,首行寫上年月日星期,和天氣狀況。學生不知如何下筆,不少同學把一天中做的事情,沒有主次,流水賬一般記下來,這是要糾正的。生活中有趣的、新鮮的、特別的事都可以記,不一定都要有積極的思想意義,快樂的、煩惱的、矛盾的、擔心的、期盼的、想象的、后悔的、都可以記,甚至可以把自己做的夢記下來。從現(xiàn)實生活中,從身邊的小事記起,日常生活中的見聞感想都是好素材。堅持讓學生寫日記,把一些最真實,最有價值的材料積累下來,成為習作的涓涓細流,這股股細流定會匯成川流不息的習作源泉,使學生覺得寫日記簡單!
二、課外閱讀,積累素材
為了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閱讀興趣,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欲望,每周把一節(jié)語文課變成閱讀課。選擇適合孩子特點,生動有趣的讀物讀給孩子聽。有時,閱讀課上,找?guī)孜焕首x聲情并茂的學生給大家讀,讀書者和傾聽者一起被帶入作者所描繪的動人的故事中,那氣氛如癡如醉。一年級時給大家推薦注音童話、神話,短小有趣,圖片較多的故事。先從視覺上吸引孩子們,生字較多,有些學生存在畏難情緒。于是我讀學生聽,抑揚頓挫地讀《一年級的小豆豆》讀到豆豆掉牙時,逗得同學們哄堂大笑。試卷或練習冊上的短文,凡是能讓他們擴展的閱讀資料,盡最大限度讓孩子讀或聽。
到了二年級,隨著識字量增加,推薦《二年級的小朵朵》《親愛的笨笨豬》,看完整的作品。讀完做作品內(nèi)容的選擇題,檢測孩子是否認真閱讀,并獎勵優(yōu)勝者。這項舉措極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沒有尾巴的狼》《綠野仙蹤》像播講評書一樣有聲有色地朗讀給學生聽,不僅培養(yǎng)他們注意傾聽的習慣,同時激發(fā)了他們的想象力。隨著識字量的增多,鼓勵他們自己去閱讀。既開闊學生視野,又鍛煉了學生思維。當我提出一周寫一篇日記時,有的孩子舉例《二年級的小朵朵》中,江明明寫的5篇日記一模一樣:起床,上學,放學,回家,吃飯,睡覺。流水賬式的的日記干巴無味,沒有創(chuàng)意。應該像小朵朵,寫真實有趣的的事情。尤其是人心里感觸最深的事。日記字數(shù)不限制,簡練最好,不能要求數(shù)量變成孩子的負擔。國慶期間,布置了一遍日記,有幾個學生主動寫了六七篇,散發(fā)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字里行間既有真情實感,又充滿著童心童趣,讀來倍感親切,令人愛不釋手。節(jié)選幾篇一睹為快:
2013年10月5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趙易哲)和爺爺奶奶去地里種小麥。爺爺告訴我小麥要播種、澆水、施肥、鋤草、打藥,最后才能收割,我驚訝,要經(jīng)過這么多工序才能收獲。這讓我想起了《憫農(nóng)》這首詩,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我們要愛惜糧食,珍惜農(nóng)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10月6日星期日晴
今天是阿姨的生日。我(谷梓碩)高興地來到大姨家,興奮地跑到屋里對大姨說:“大姨生日快樂!”大姨微笑著說:“我們今天去飯店吃餃子!我們一行八九個人到老飯店。等了一會,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桌,香味撲鼻而來。我拿筷子夾了一個餃子,咬了一口,真香,綠色的韭菜,黃色的雞蛋,紫色的木耳,又好看又好吃,小巧的餃子又像扇貝,挺著胸脯,憨態(tài)可掬,沖著我笑,還有點不忍心吃他呢!肚子可不管他,咕咕叫著,面對美食,開口就吃,后來又上了幾道菜,魚香肉絲,松子玉米……我大飽口福啊!
三、引導選材
學生能緊緊抓住身邊的趣事,動腦思考,細心觀察,恰當?shù)乇磉_。我鼓勵孩子向日記寫得好的同學學習,你也可以像他們一樣寫出聲情并茂的好習作來。要特別表揚孩子們,把課文上學到的新詞,寫入他們的日記里。只要愿意寫,樂于表達,我們就離成功進了一步。
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才能產(chǎn)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智慧。有些學生課下跑到我身邊仰著笑臉說:“老師,我想寫一篇日記”。我鼓勵他們:“那好?。懓?,寫完交給我,看看??!”學生的日記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的,寓教于樂,果然有不少習作如雨后春筍,下面又是幾位同學的習作:
10月15日晴星期二
上午第三節(jié)課,老師講生字,老師說:“誰愿意領大家讀生字?”我(范培迪)舉了3次手,語文老師終于最后一個讓我上講臺當小老師,我也很激動,大家跟我讀的聲音太響了!真像安了大喇叭。老師還夸獎我們這幾名同學領讀得響亮正確,是合格的小老師?;氐郊?,我要給媽媽說:我上講臺當小老師了!
10月16日晴星期三晴
今天我(趙易哲)讀了《小柳樹和小棗樹》這篇課文,小柳樹非常驕傲,小棗樹寬宏大量。我非常喜歡小棗樹,喜歡它的謙虛,我要向它學習。這篇課文讓我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四、聯(lián)系家長,開展親子活動
家長與孩子談論一起做過的事情,讓孩子說一下過程,家長也參與說一說,并鼓勵孩子在下筆之前先說說要寫的事情,也可以家長和孩子來選擇要寫的事情;然后,才是講一講事情的經(jīng)過,家長最后才稍加指點和補充。以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從中挖掘孩子們的發(fā)展?jié)摿Γ艜{借自己想象的翅膀,在寫作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現(xiàn)在正是桔子豐收的季節(jié),家長們正好借用這個素材引導孩子仔細觀察,認真寫好觀察日記??葱螤?、顏色;聞氣味,品味道;加上豐富的想象力,用幾句話連起來。
12月7日星期日晴
今天媽媽買了很多桔子,黃色的外皮,扁圓型的,個挺大。我(趙易哲)挑了兩個大的給爺爺奶奶,又挑了兩個給爸爸媽媽,他們高興地笑了,夸我真懂事。我拿了一個輕輕剝開,聞到一股清香的味道,桔瓣像一個個彎彎的月牙,我掰下一瓣放進嘴里,真甜呀!還有點酸味,好吃極了!桔子不僅營養(yǎng)價值高,而且它的皮還可以防暈車,我喜歡吃桔子,以后我要讓媽媽經(jīng)常買。
五、交流修改
優(yōu)秀日記在班上朗讀、評議,并貼在學習園地上。既激發(fā)了日記熱,又在班上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孩子寫發(fā)生在身邊的趣事。寫完后大聲讀幾遍,就會逐漸找出哪里寫得不通順,自行修改,使文從字順。只要孩子肯于嘗試,最后一定會“妙筆生花”
陶行知先生主張“生活即教育”,目的就是要從生活中得到啟發(fā)和教育學生。寫好日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積極思考、多練多寫。不但能夠?qū)W會寫日記,也為今后寫好作文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