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亞娟[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南京 210097]
作 者:丁亞娟,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母語磨蝕主要產生于雙語使用者中,其使用語境可以為母語或者外語環(huán)境,由于其二語的大規(guī)模使用,母語使用的時間減少或者停用,從而使得使用者對于母語的使用技能衰退的現(xiàn)象。中國英語學習者,特別是本科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學習英語這種外語時,有時會感到自己的母語——漢語呈現(xiàn)一種“退化”的現(xiàn)象。母語磨蝕已然成為了中國英語學習者的“病癥”,對中國英語學習者母語詞匯磨蝕的研究勢在必行。
此項研究的研究對象是中國英語學習者的母語詞匯磨蝕,而正因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英語學習者是英語專業(yè)學生,所以此項研究將研究對象選為英語專業(yè)本科生,進行研究的內容為中國學生在英語專業(yè)學習過程中,英語對于其母語詞匯的磨蝕。本研究將研究對象鎖定為英語專業(yè)本科生,主要原因是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的學習發(fā)生了改變:由原來固定時間的英語學習到大規(guī)模的學習英語。那么大規(guī)模的英語學習是否會對母語造成磨蝕就是本研究初步研究的問題。對于母語的磨蝕,最根本的應該就是詞匯的書寫、發(fā)音與意義的遺忘,所以本研究就將母語詞匯的磨蝕作為研究的主要內容。進而,該研究將涉及以下三大方面的問題:(1)英語專業(yè)本科生英語學習對于母語詞匯是否存在磨蝕?如果存在,磨蝕到何種程度?(2)不同語言能力的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的母語詞匯磨蝕程度是否一樣?(3)除此之外,在外語磨蝕的研究中,涉及到磨蝕的順序是否符合鏡像理論?即磨蝕的順序是否和習得的順序相反?那么母語磨蝕的順序是否也符合鏡像理論呢?母語詞匯磨蝕的順序是否和習得的順序一致?
廣義上,國外對于母語磨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母語的完全喪失,例如:孩子被收養(yǎng)后完全喪失了母語,研究的歷史可以推及到1953年Weinreich的研究,但之前的研究稱之為語言的接觸性研究,只是在廣義上可以作為母語的磨蝕;而在狹義上,母語磨蝕的研究則是研究對象相對較少的實證研究:二語對母語的語音磨蝕、詞素句法磨蝕、語用磨蝕以及詞匯磨蝕。除此之外,也有將母語磨蝕與習得聯(lián)系起來的研究。
在對于母語磨蝕的研究中,國外很多研究都定位于在使用第二語言英語的語境下,其母語為西班牙語、韓語等語言的磨蝕,而對于母語為漢語的研究很少,僅有的研究則是對移民者兒童及青年漢語磨蝕的研究。在國內,對于磨蝕的研究曾經僅限于外語磨蝕的研究,而倪傳斌開啟了以漢語為基礎的母語磨蝕的研究,并且首次將影響母語磨蝕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以及提出對于教學的啟示。隨后的母語磨蝕的研究則分別有以漢語為母語,在少數(shù)民族區(qū)域新疆的語境下漢語的磨蝕;以及以苗族社區(qū)為例,在漢語語境環(huán)境下其母語苗語的磨蝕。除此之外,也有對漢語詞法磨蝕的表現(xiàn)形式與影響分析的研究,但其主要利用模因論對漢語詞法的磨蝕進行解釋,側重于外來詞生成的解釋。
三十年來,國外語言學家做了大量的語言磨蝕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而近幾年國內學者也開始對語言磨蝕做了相關的調查與研究,從最開始的介紹語言磨蝕的國外相關研究到提出外語磨蝕,并且做了一系列外語相關的詞類、句型的磨蝕實證研究,以及對于外語磨蝕的影響因素做了深入調查??傮w來說,外語磨蝕的相關研究國內已經從各個方面做了理論與實證研究。
對于漢語磨蝕,根據(jù)國內外研究的研究情況來看:首先,鮮有英語對于漢語磨蝕的研究;其次,在漢語為母語的磨蝕研究中,研究對象有移民兒童及青年,還沒有在漢語語境下學習英語對于母語的磨蝕研究;除此之外,英語學習中對母語磨蝕的研究沒有細化到對于詞匯方面的磨蝕。因此,可以進一步從英語學習中對母語詞匯的磨蝕進行研究。
對中國英語學習者母語磨蝕的研究,應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英語學習者是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研究內容應為中國學生在英語專業(yè)學習過程中英語對于其母語詞匯的磨蝕。
首先,將研究對象鎖定為英語專業(yè)本科生,主要原因是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的學習發(fā)生了改變:由原來固定時間的英語學習到大規(guī)模的學習英語。那么大規(guī)模的英語學習是否會對母語造成磨蝕就是本研究初步研究的問題。其次,對于母語的磨蝕,最根本的應該就是詞匯的書寫、發(fā)音與意義的遺忘,所以應將母語詞匯的磨蝕作為研究的主要內容。除此之外,在外語磨蝕的研究中,涉及到磨蝕的順序是否符合鏡像理論,即磨蝕的順序是否和習得的順序相反。那么,應考慮母語磨蝕的順序是否也符合鏡像理論。
筆者認為本研究應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敘述母語磨蝕的相關定義;其次呈現(xiàn)此研究的研究背景,即國內外母語磨蝕研究的研究現(xiàn)狀及成果;最后明確中國英語學習者母語詞匯磨蝕研究的意義與構造本研究的整體框架。第二部分是以方法論為基礎的調查問卷設計、初步問卷調查試驗及其結果統(tǒng)計與分析。第三部分是調查問卷的結果統(tǒng)計與數(shù)據(jù)分析。第四部分為本研究的總結部分,其內容包括:通過本研究的調查發(fā)現(xiàn)、針對之前提出的研究問題的結果討論以及對于中國英語學習者母語磨蝕情況研究的啟示。除此之外,總結部分還包括對研究反思之后得出的此項研究的缺點與對將來同類研究的建議。
在國外以漢語作為母語的母語磨蝕研究很少,也很少將英語對于母語的磨蝕研究作為研究的內容;其次在國內的磨蝕研究還停留在外語磨蝕的相關研究,母語磨蝕的研究才剛剛起步;除此之外,把英語專業(yè)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其英語學習對于母語詞匯的磨蝕也是有鮮明的研究優(yōu)勢,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的英語學習屬于全面的英語,甚至可以說是在英語環(huán)境下的英語學習,那么判斷其是否對母語詞匯磨蝕就有其合理性。總體上,本研究在選擇母語磨蝕的研究上有其領先性與創(chuàng)新性,在選擇研究對象及研究內容時,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因此有其合理性與科學性。
如果研究結果證明英語學習對于母語詞匯沒有磨蝕反而有促進作用,那么對于英語學習對母語會有沖擊的擔心可以消除;如果研究結果表明英語學習對于母語詞匯有磨蝕作用,那么就有必要提醒廣大英語專業(yè)的本科生在全面學習英語的時候也不能疏忽對于母語的繼續(xù)學習與傳承發(fā)揚。
國外語言磨蝕的研究比較成熟,二語磨蝕及母語磨蝕的研究涉及理論、個案以及實證研究;而國內的研究還暫時停留在外語磨蝕的相關研究,對于母語磨蝕的研究也只有影響因素的研究,那么英語學習是否可以造成母語詞匯磨蝕還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在全民學習英語的熱潮中,我們同時不能忽視母語,因為也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了極高的興趣,那么我們在掌握英語與外國友人交流時母語文化也是熱點交流話題。所以本項研究的重要意義就是提醒中國廣大英語學習者在學習二語的同時繼續(xù)學習并傳承與發(fā)揚母語文化。
[1]Lai Yung Tung Carol.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anguage loss[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9(7).
[2]Monika S.Schmid&Elise Dusseldorp.Quantitative analyses in a multivariate study of language attrition:the impact of extralinguistic factors [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10(1).
[3]Schmid,M.S.&Kopke,B.L1 attrition and the mental lexicon[A].In Pavlenko,A(ed.).The Bilingual Mental Lexicon: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C].Clevedon:Mutilingual Matters,2009.
[4]Weinreich,U.Languages in contact[M].The Hague:Mouton,1953.
[5]Xie,Mianmian.First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attrition among young Chinese adults immigrants:A multi-case study[J].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0(5).
[6]蔡寒松,周榕.語言耗損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04(4).
[7]金曉兵,倪傳斌.外語磨蝕詞匯的語言學特征[J].外語學刊,2011(4).
[8]倪傳斌,劉治.影響母語磨蝕的相關因素分析[J].當代語言學,2009(3).
[9]王鳳嬌,于善志.漢語詞法磨蝕的表現(xiàn)形式與影響分析[J].語言應用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