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芙蕓 (長江師范學院2011級舞蹈學<表演> 408100)
當代舞,是指廣泛融合中國傳統舞蹈和國外引進舞蹈的藝術題材進行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中國當代舞反映著中國當代發(fā)展現狀和人們的情感生活。而作為同樣出現在熒幕中的現代舞,和當代舞有很多的異同點,也是現在舞蹈學術界一直在積極解決的問題,其中有學者給出了明確的界定。當代舞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動作風格元素,把這些不同的風格元素變成了舞蹈語言,可是表現的關鍵內容是一定的的形象與情境;現代舞是對于某一特定風格元素的闡釋,而表現的主要內容多是關于抽象形象和情境的作品。文章中從中國當代舞蹈發(fā)展現狀開始,由淺入深逐漸闡釋了中國舞蹈和外國舞蹈對于中國當代舞蹈的影響,在兩者不斷交互影響下當代舞蹈不斷穩(wěn)定發(fā)展,最終描繪了中國當代舞蹈的未來發(fā)展方向。
中國古典舞蹈和民族舞蹈展現著民族風韻和民族精神,中國的不同地域展現著不同的文化精髓,它們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姿態(tài)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進行了非常優(yōu)秀的傳承和保護。很多少數民族的舞蹈,都以少數民族傳承下來的舞蹈動作展現了少數民族的日常生活和人物性格,配合人聲及民族樂器的伴唱和伴奏,展現出少數民族特有的魅力。同時也有很多作品在展現少數民族生活的同時展現了更貼近現代社會的觀點和想法,引起了現代人的思考,有一些如《戀舞伊人》是展現少數民族的辛苦和勤勞,有一些,如《瓦爾俄足》則是著重表現女性的知性和柔美。這些出色的杰作,提供了展現傳統民族文化的平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雖然很多優(yōu)秀的中國古典或民族舞蹈作品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依然有許多作品沒有得到觀眾的關注和認可,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其選材和技術上顯得老套、陳舊,沒有給觀眾眼前一亮的感覺。中國古典民間舞蹈(這里把漢族民間舞蹈做例子),戲劇文化對其有比較大的影響,這些舞蹈非常多的具有故事性,情節(jié)性??墒乾F在這類舞蹈創(chuàng)作更偏向于是進行抒情與抽象創(chuàng)作,不講故事而講究情感和情緒的抒發(fā)??墒侨绻粸榱耸惆l(fā)感情就會讓得舞蹈作品內容空洞。
由于受中國傳統舞蹈的影響,中國舞蹈發(fā)展至今,人們已經不能滿足于中國古典舞和中國民族舞給觀眾帶來的視覺享受了,因為這些舞蹈在表現社會生活和塑造角色方面都會受到風格、特點、區(qū)域等方面的約束。因此在表現手法上會存在很大程度的局限性,不能夠靈活展現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意境這個時候能夠自由塑造人物和社會的當代舞顯得有為重要。當代舞發(fā)展至今,能夠列舉出很多集抽象與情境于一體的高水平作品,它們已經被高度詩化、寫意化了。當代舞蹈著重展現或展示現實社會中形形色色人物的生活面貌、精神狀態(tài),著重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情感經歷、思想、氣質,以此為媒介進行當代舞創(chuàng)作。
在過去的幾年中所進行的舞蹈大賽,可以看到許多優(yōu)秀的當代舞作品,這些作品相對于芭蕾舞、民族舞、交際舞或古典舞,都更展現著時代的特征,折射現實的社會。但是在其中,很多作品都是舞蹈界經常存在的內容。比如很多舞蹈都會采用軍旅題材,這些作品無疑不是在展現軍人的颯爽英姿、英勇善戰(zhàn)和不怕犧牲的精神狀態(tài),也展現了他們在訓練和生活中所經受的一次次磨礪和考驗。但是這些作品中很多都是盲目跟風的作品,在思想和內容上都不夠飽滿;另外抒情類作品也有很多,比如借大海、陽光、高山書寫自己的浪漫主義情愫,這也是中國當代創(chuàng)作舞蹈的主要展現形式,但是這些作品的內容很難引起觀眾的共鳴,沒有從思想上使觀眾得到激烈的碰撞和改變。當代舞劇一般情況下需要有足夠的思想深度、藝術價值,與此同時,要被市場所認可、接受,可是從當前情形來說,國內這樣的作品非常的稀有。出名的作品的缺少,對當代舞在國內市場上的號召力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更加深了觀眾對當代舞認知程度偏低。與此相反,在國內外舞臺上更受歡迎的是簡單明了、唯美浪漫的芭蕾。
舞蹈作品的編導思想依然受制于傳統風格的舞蹈素材,因此在作品中很難看到舞蹈的創(chuàng)新性和開放性。除個別作品外,我們看到大多數的舞蹈作品依然不能拜托芭蕾、民族舞和交際舞的傳統技巧和動作。而這些基礎的技巧和動作都會和已經存在的舞蹈形式產生雷同,創(chuàng)新性低,造成觀眾審美疲勞。雖然現在很多西方發(fā)達國家對于當代舞的創(chuàng)作已經有所突破,但是目前國內的編導和演員并沒有很好的學習國外的創(chuàng)作形式,因此還沒有達到較大的創(chuàng)新。如果現在編導和演員不認真思考創(chuàng)新問題,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藝術表現技巧,總有一天我們就會落后于西方國家??墒沁@種落后可能會是我們國家舞蹈史上的一個非常大的遺憾,同時也是不可挽回的遺憾。不但我們的編導和演員得不到良好的鍛煉,觀眾也難以欣賞到更好形式的舞蹈演出。
當代舞蹈即不同于其他風格(如古典舞蹈、民間舞蹈、現代舞蹈、芭蕾舞蹈),它常常是根據表現內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鑒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種風格、各種舞蹈表現手段和表現方法,兼收并蓄為我所用,從而創(chuàng)作出不同于已經形成的各種舞蹈風格的具有獨特新風格的舞蹈。
當代舞蹈的發(fā)展壯大凝結了業(yè)內人士多年不斷的探索、研究的辛苦努力,在保持自身舞蹈風格的同時吸收外國舞蹈的精髓。無論在編舞、表演技術還是舞臺效果都大膽地運用了創(chuàng)新思維。這樣可以讓舞蹈變得時尚前衛(wèi),不被傳統、不被流派所制約,吸取他們中的精髓,把所有的技藝都為當代舞蹈服務,拓寬了舞蹈藝術發(fā)展的新方向。
中國當代舞蹈的發(fā)展首先應結合中國古代舞蹈進行創(chuàng)作,我們國家的舞蹈應當首先保留傳統文化中的關鍵部分,無論任何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及傳統與式樣即是一個國家的獨有特色,中國的當代舞更應該有獨樹一幟見解與思考,而不能趨之若鶩。學習當代舞不應該是僅僅學習當代舞的皮貌,搞幾個抽象得肢體動作,抹幾縷抽象線條,讓觀眾去捉迷藏。這種認識完全是膚淺的,更不會被國際當代舞蹈界所認可。中國當代舞必須恰當地與國際接軌融合在一起,主要方面還是源于民族傳統的形式和當代舞的表現方法,從中反射出當代舞的精華。應在遵循中華文化的審美觀點的原則上來構建中國當代舞蹈獨有特色。在風格上應該將沉淀著我們民族“圓流周轉”的美學時空觀和“得意忘形”的人體審美觀以及“虛實相生”的美學表現手法相結合,最后締造出中國當代舞蹈。而對于國外舞蹈風格的覺醒則提示我們應該適當改變創(chuàng)作和表現風格,更加開放而自由的展示舞蹈的內容,更加包含激情和韻動。
中國當代舞發(fā)展最開始,很多的作品只為了強調形式化,編舞者們都沉浸在了對動作的追求之上,而大多數對舞蹈音樂的配合是被經常疏忽的問題。“樂為舞心,舞為樂容”音樂發(fā)展到今天,節(jié)奏、音響全都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這樣可以非常充分激發(fā)表演者本身和觀賞者的共同語言。所以編創(chuàng)者們現在非常關注對音樂的選擇和把握,音樂又一次變成了當代舞的親密伙伴。因此,當代舞的發(fā)展需要有機地和音樂成為一個有機體。
一切當代舞作品的創(chuàng)新或創(chuàng)造,整體上說,都是對一個時代特征和審美價值的展現形式。因此,中國當代舞的未來發(fā)展方向應該緊緊把握中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發(fā)展精神,同時應該跟隨世界舞蹈界進步的潮流,利用創(chuàng)新精神和手法表達出時代氣息,向觀眾展現作品的表現精神和內涵。從而給予觀眾一個嶄新的、展現生活、展現實際的感官體驗和美的感受。因此未來的中國當代舞應該是絕對展現舞蹈家創(chuàng)新精神的舞蹈,并且無論在動作和語言上都給觀眾一個新的感官體驗。因此,在創(chuàng)作題材上,需要借鑒中國傳統舞蹈的故事性,同時加上一定的創(chuàng)新,使當代舞蹈和古典舞、民族舞相互結合,讓創(chuàng)作的作品內容更加豐滿。這些舞蹈形式都是中國當代舞蹈發(fā)展所需要借鑒的形式,只有思想創(chuàng)新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
我們總結能夠發(fā)現,對當代舞的發(fā)展憧憬著美好前景,由于當代舞的這種崇尚生命自由,渴望心靈解放,主張創(chuàng)新的藝術觀念以及平民化的藝術表演形式,這讓很多的人逐漸開始關注它、喜愛它,甚至迷戀它。從而使其在世界舞壇上鋒芒畢露、屢創(chuàng)佳績,并贏得世界舞蹈專家家的一致好評。這些令人羨慕的成績都是中國當代舞者們永不言敗,長期孜孜不倦努力的成就。
[1]金秋.中國傳統文化與舞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2]袁禾.中國古代舞蹈史教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3]于平.風姿流韻舞蹈文化與舞蹈審美[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