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637000)
芭蕾舞中“外開”訓練目的在于打破自然人的身體動作能力,身體表現(xiàn)范圍等。通過芭蕾舞“外開”訓練讓舞者獲得動作的穩(wěn)定性,身體的平衡能力,以及高難度技術技巧動作的完成能力。由此可見,“外開”在芭蕾舞中的重要地位。
通常情況下“外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外開”指整個身體各關節(jié)的向外打開。狹義上的“外開”是指髖、膝、踝、腳趾這幾個關節(jié)由上至下,同時向外打開90°的一個外開過程。規(guī)范、標準的外開有助于芭蕾舞者優(yōu)美的舞姿,高超技巧的呈現(xiàn)。但并非所有自然人都能通過訓練達到最終標準,規(guī)范的“外開”,影響“外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髖關節(jié)由骨盆的髖臼窩與股骨頭構成,球狀的股骨頭深嵌于髖臼內約2∕3。其中,股骨頸的形狀、股骨頭的角度、髖臼窩的形狀及深淺都對“外開”有重要影響。
髖臼窩較寬,深度較淺,對股骨頭的限制較弱,因而髖關節(jié)的“外開”能力較強;髖臼窩窄而深,則限制了股骨頭的活動的活動范圍,也就呈現(xiàn)為“外開”能力較弱。
髖關節(jié)處主要的韌帶有三條,分別是髂骨韌帶、恥骨韌帶、坐骨韌帶。其中,最直接影響“外開”的韌帶是恥骨韌帶。恥骨韌帶位于髖關節(jié)前內側,內端附著在髂骨隆起前面。它是一條比較緊,比較牢固并限制腿部外旋的韌帶。它的松、緊程度會直接影響腿部的“外開”能力。相對而言,恥骨韌帶柔韌度“松”,則“外開”能力好;恥骨韌帶緊,則“外開”能力差。
臀部與大腿部的脂肪堆積也能夠影響外開。一般來說,臀部和大腿部的脂肪層堆積過厚,就會影響腿部的外開能力,使外開能力變差。反之,腿部外開能力就好。
外開的能力會受到腿部肌肉外旋能力的影響。影響股骨頭外旋牽動的肌肉很多,例如:外側肌中的臀大肌、臀中肌、臀小?。粌葌燃≈械膼u骨肌、長收肌、短收肌、大收肌;盆帶肌;還有人體肌肉中最長的縫匠肌。這些肌群力量的大小都將直接影響“外開”程度。
如何根據上述影響“外開”的因素,來制訂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是作為教師的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要讓芭蕾舞者在思想上對“外開”的重要性,形成的歷史文化背景等有所了解。從思想上引起對“外開”的重視,能夠使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芭蕾舞形成“外開”這一要素,既是對西方耶穌基督十字架的形象展現(xiàn),呈現(xiàn)出外表形態(tài)的相似性又是精神意識上的關系,包含著十字架的外放、擴張的意蘊,以及沖突、對抗和矛盾的意蘊。例如,芭蕾舞中最基本的姿態(tài),在基本姿態(tài)站立的情況下完成,腳成一位,手成七位,這樣一個簡單的姿態(tài)很像十字架的外形。我們單單做到“形”似是不夠的,還要在精神意識上追求意蘊,要做到“外放、擴張、對抗”等意蘊。需要做到髖、膝、踝、腳趾的“外開”,臀部收緊并力量上提,大腿內側的肌肉轉動外旋并上提,小腿力量上提。腳底與地面,腳底與髖骨分別形成兩組對抗的力量,體現(xiàn)出十字架背后“沖突、對抗”的意蘊。這樣的意蘊單靠以上身體機能做到還不足夠,還需要多方面協(xié)調配合,如意識狀態(tài),呼吸狀態(tài)都源源不斷地向外擴張,協(xié)調配合得以淋漓盡致表現(xiàn)優(yōu)美舞姿。
再從十字架在教堂中的位置來說,總是高聳在上給人已沖向云端的感覺。芭蕾舞的重心也高高在上,為體現(xiàn)掙脫地心引力的狀態(tài),表現(xiàn)輕盈的,向上的舞姿狀態(tài)與十字架高聳的位置有異曲同工之處。
芭蕾舞的“外開”形態(tài)還受到起初的觀賞者審美需求所致。芭蕾舞產生于歐洲宮廷,當時觀賞者多為宮廷貴族。他們希望在舞蹈中炫耀自己的財富,權位、占有領域等一切的“榮耀”。所以,他們就需要舞蹈身體表現(xiàn)出外放,擴張、占有的意蘊。他們認為,這樣的身體狀態(tài)才能彰顯皇宮貴族的高貴優(yōu)雅氣息。因此,芭蕾舞逐漸形成了“外開”這一顯著的審美特征。
與完美“外開”形成有直接關系的是柔韌性,髖骨結構以及肌肉力量,抓住這三者的黃金訓練年齡是訓練出好的“外開”關鍵所在。經過生理學家的研究證明:“柔韌性的訓練在7至10歲是黃金訓練時期,這一時期孩子的柔韌、靈敏素質處于自然增長率最快的時期;而構成髖骨的髂骨、坐骨、恥骨三個骨塊的骨骺在16歲前都是未愈合,未骨化時期。因此,16歲前是加強髖關節(jié)“外開”能力的好時機;人體速度、耐力、力量處于自然增長最快的時期女孩在10至12歲,男孩12至14歲之間”。我們合理利用好每一項訓練的黃金時期,使得“外開”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柔韌性訓練分為兩種類型:第一類,靜力拉伸,它是相對緩慢的拉伸,針對腿部而言,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耗腿”。第二類,動力拉伸,它是快節(jié)奏的、猛烈的重復拉伸,如連續(xù)踢腿。在芭蕾舞中適度的柔韌性訓練是為了幫助“外開”,在外開的基礎上擴大腿部的活動幅度。缺失了外開,再好的柔韌性也沒有意義。但無論“靜力拉伸”訓練還是“動力拉伸”訓練,我們都應該讓肢體在“外開”的狀態(tài)下進行,使身體肌肉產生“外開”記憶,讓“外開”成為一種習慣。
肌肉外旋能力作為影響外開能力的因素之一,我們可以通過反復的踢、搬、控腿等一切強化訓練手段,來增強肌肉外旋能力,也可通過芭蕾基訓中的各種組合來增強肌肉外旋能力??傊谇ё內f化的動作中,要始終遵循“外開”的原則和要領,使身體產生“外開”的“運動動力定型”。
“外開”對于芭蕾舞是其審美原則的根本,也是跳好芭蕾舞的基礎。只有系統(tǒng)的認識“外開”,堅持科學的“外開”訓練,才能練就出芭蕾舞者漂亮的肌肉線條,才能輔助上身完成優(yōu)美的舞姿,才能確保技巧動作的平衡和穩(wěn)定,才能最終呈現(xiàn)芭蕾舞最高審美標準“穩(wěn)、準、輕、飄”的身體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