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莉 (河南省三門峽市教師進修學校 472000)
在中職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課堂語言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不僅要依賴于課堂語言對學生進行舞蹈訓練,而且要依賴于課堂語言讓學生在教師言簡意賅的語言教學中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更好地完成相關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舞蹈基本功的訓練。在中職舞蹈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生為本,準確把握各種舞蹈教學語言,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熱情而準確的教學語言中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肯定與鼓勵,愿意更好地進行各類舞蹈訓練。
教師的課堂語言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教學內(nèi)容,而且教師通過課堂教學語言的引導讓學生懂得舞蹈的內(nèi)涵,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舞蹈訓練方法。試想,如果舞蹈課堂上僅有教師的肢體語言,而沒有教師的課堂語言,那么學生只能簡單的模仿,對于教師要講解的教學重點以及教學難點,缺乏了解,教學效果又怎么能夠高呢?因此,教師的課堂語言在舞蹈教學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但能夠直觀地傳達各種教學信息,而且科學、合理地運用好教學語言,會讓學生對舞蹈的熱情更高。作為中職舞蹈教師,不僅要擅長各種肢體舞蹈教學,而且要學會藝術性地運用課堂語言進行教學。
毋庸置疑,舞蹈是一門肢體語言表現(xiàn)美的藝術,即有科學性,更需要藝術性,教師要將如何塑造美的藝術傳導給學生,需要有特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有能靈活運用具有“藝術性”的教學語言,就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語言藝術的高低不僅能夠體現(xiàn)教師的藝術修養(yǎng),而且教師藝術性的教學語言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優(yōu)化教學效果。教師在進行肢體語言教學的同時,還要運用“言傳”進行輔助教學。教師用語言啟發(fā)、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講解肢體語言中所表達出來的情感信息,強調(diào)舞蹈訓練中應該注意的事項,會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舞蹈肢體語言的展示中更好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肢體語言和口頭語言不可或缺,缺一不可。教師的肢體語言讓學生對舞蹈的理解更加直觀,但是教師的口頭語言會讓學生在語言啟發(fā)下對肢體語言有個更加深入地理解,讓舞蹈教學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地更加緊密。
在中職舞蹈教學的課堂中,教師要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美,要用口頭語言展現(xiàn)美,讓學生懂得肢體語言的塑造和教師口語語言的講解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邊進行肢體模仿,邊用口頭語言與師生進行交流,以便進一步掌握教學內(nèi)容。教師要加強教研,思考課堂語言的特點,使自己的課堂語言能夠具有科學性、形象性、情感性,教師要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語言了解教師的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在教師形象生動的語言講解中完成正確的舞蹈動作,在形象生動的語言中掌握舞蹈的技巧。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懂得舞蹈是情感的一種體現(xiàn),只有內(nèi)心具有豐富的情感,深刻把握舞蹈的情感精髓,才能更好地受到情感的陶冶,用舞蹈的肢體語言將情感展現(xiàn)出來。作為中職舞蹈教師,舞蹈語言的情感性不僅體現(xiàn)在教師要善于講解每一種以及每一個舞蹈的情感內(nèi)涵,而且還體現(xiàn)在教師要善于運用鼓勵性的教學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樹立信心,能夠自覺強化自身的舞蹈訓練。
中職舞蹈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學生喜歡的教學語言進行教學。教師的課堂語言要使學生對藝術作品由生理的感官感受上升為心理層次的接受,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審美體驗。教師在思考課堂語言的時候,要將學生的接受能力放在首位,要能夠做到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舞蹈理論知識以及舞蹈能力,再結合教學內(nèi)容思考應該運用什么樣的教學語言進行課堂語言教學,教師要以學定教,課堂上的教學語言要能接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要讓學生能夠聽得懂,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地完成舞蹈訓練。教師的課堂語言越具有智慧性,越能將教學內(nèi)容詮釋地更加精妙,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舞蹈理論知識進行舞蹈訓練。
舞蹈課尤其是基訓課是非常艱苦以及枯燥的,學生在基訓課中難免會覺得枯燥。課堂上教師的肢體展示學生可能不是很了解,而且教師身體力行的示范會讓學生把握不住舞蹈訓練的重點,教師一邊進行肢體展示,一邊告訴學生每一個動作的順序規(guī)格,告訴學生每一個動作的訓練重點是什么,教師還要告訴學生錯誤動作與正確動作之間的區(qū)別。教師科學性的語言指導不僅讓學生知其然,更能讓學生知其所以演,讓學生在掌握舞蹈術語的過程中學會運用肢體進行實踐。如在芭蕾課的訓練中,哪種動作應該做到什么程度,教師的語言指導越精確,學生的訓練才會事半功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語言會讓舞蹈訓練變得張弛有度,快慢結合。如在組合化舞蹈訓練的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會讓增加了藝術元素以及藝術色彩的舞蹈訓練變得容易一些。在組合化舞蹈訓練中,動作與動作地銜接顯得尤為重要,而學生能夠高效完成舞蹈組合,單憑教師的肢體展示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教會學生怎么樣完成舞蹈動作的銜接,如何進行動作轉換。教師的課堂語言讓舞蹈教學變得更加具有藝術性。
總之,在中職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舞蹈肢體語言的展示,而且要重視課堂口頭語言的輔助作用。教師要運用口頭教學語言和舞蹈肢體語言巧妙配合,強化學生的舞蹈能力,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學習舞蹈理論知識,提升自己舞蹈肢體展示能力。
[1]張誼.方法優(yōu)化提高情趣轉變方式反思感悟——兒童舞蹈教學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2(20).
[2]呂璐.淺析舞蹈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青春歲月,2011(16).
[3]張婧.舞蹈教學語言藝術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