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藝術學院 210000)
21世紀的設計,不僅僅需要設計師在紙上畫出自己的想法,還需要學習很多軟件來使自己的設計作品更加完善。比如工業(yè)設計,不單單限于手繪那么簡單了。最早將數字藝術融入進去的是產品設計里的汽車設計。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設計師只能通過手繪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手繪畢竟是平面的,沒法看到它做出來的樣子,所以現在設計師都會通過建模來完成,通過建模,可以高仿真的展現你要展現的產品,精準可靠,而不需要生產出來才能看到。比如proe,犀牛,3Dmax。除此之外,還有渲染軟件,人們只需把用例如proe這樣的3D建模軟件建好的模型通過它打開,就可以用里面提供的材料顏色渲染模型,形成的效果和真實的效果基本沒有差別。除產品設計外,展示設計也同樣運用了數字藝術。和之前那種小小的展廳,布置一些展框、展柜、燈光、圖片。現在有更多電腦制作的,可以使人們身臨其境,根據自己的視角來變換模擬展廳的位置,對其中細節(jié)做一些更深入的認識。除此之外還可以克服原來的環(huán)境地理限制,制作一些特別的場景,比如熱帶雨林,雪景等,拓寬人們的知識層面,起到很好的交互作用,提高人們的興趣,增強人們對展廳的記憶。在服裝設計上,不再像以前那樣裁布定扣試穿,數字藝術軟件可以輕松幫忙解決,利用服裝打板軟件,可以輕松完成打板。服裝軟件的使用,也使得服裝設計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比如說,可以用三維動畫軟件,制定自己想要的模特身材,然后讓你設計的服裝也轉換成計算機的數據,就可以在模特的身上試出各種你想要的服裝效果。對于服裝的面料,就像產品的渲染軟件一樣,可以嘗試不同的面料,站在環(huán)境保護的問題層面上考慮,這也為環(huán)保做出了相應的貢獻,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做法,想要每個布料試過去,將要浪費多少布料?用數字藝術軟件,服裝建模出錯了還可以刪掉重來,如果一刀一刀地剪,剪錯了很可能就是浪費一整塊布料的問題了。UI和交互設計是近幾年新興的一個專業(yè),因此,它用到數字藝術的地方也相對更多。比如flash,ai,photoship,UI設計以及交互里平面的設計經常用到,可以用一些平面特效,或者平面上的編排,做到手繪做不到的細膩變化,可以畫出平面看非常逼真的物體。對于環(huán)境設計師來說,有了數字藝術,就可以從繁重的手繪中解脫出來,比如CAD,CAM,3DS MAX可以用電腦精確的計算出每根線的長度和表達出它們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制作從平面到三維的圖。人們還可以將現實中拍攝好的圖放到電腦里,通過計算數據導入軟件中,調整角度,以此來觀察大局的和諧型,看看哪里還需要修改。在攝影上不像之前用一個膠卷相機,拍攝絕對真實的相片?,F在不僅僅在相機的技術上講究,對于照片的后期處理也很有學問。比如PS,可以后期調整照片的對比度、亮度、影調等。
現在的設計不僅僅只是動手畫畫就可以簡單的完成的,數字藝術對于影視設計也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們拍短片,不再需要身臨其境,已有越來越多的高仿真3D動畫出現,比如說《唐山大地震》《功夫熊貓》《泰坦尼克號》等。早期的電影,拍攝一個場面,需要到現場拍攝,因為技術上的原因,以及很多現實中不可完成的因素,導致所拍出場景不夠具有震撼力,并且也消耗很多能源。比如說《唐山大地震》,里面房子倒塌,直升飛機在天上飛,這些都是用特效做出來的。《泰坦尼克號》是1997年美國人拍的,那時候美國就已經很成熟地掌握了數字藝術,所以才能拍出特別有震撼效果的場景。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想到,那么一望無際的大海其實是假的,導演是通過電腦制作虛擬的海面,在影片中演員掉入海中,泰坦尼克號駛于海中的場景,其實都是在一個小水池里拍攝的。還有人們熟悉的《潛伏》中子彈穿過陸橋山的畫面等也是抒寫特效完成的。
傳統(tǒng)的教學,相對比數字化教學更為死板,較少趣味性。數字多媒體就可以很好的填補這塊缺陷。學生可以自己掌控學習的知識點,通過多媒體的美化和進化,使得書本上的知識更加的生動形象,還可以多次重復來鞏固知識的熟練程度。藝術課上,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要制作一張效果圖,肯定要用很多的顏料,很多畫筆,還要用很多的紙,一筆一筆畫。但是有了數字藝術軟件,就可以在電腦上完成了。
因此,數字藝術可以幫助現代藝術設計更加的先進,藝術教學更加的便捷和科學化??偟膩砜矗F代藝術設計的發(fā)展,離不開數字藝術的幫助,人們在學好專業(yè)的同時還要掌握各種數字藝術軟件,這樣才可以與時代接軌,給我們的生活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驚喜和樂趣,我相信未來,數字藝術可以為藝術設計的創(chuàng)造,改變人們的生活做出更杰出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卉.《數字媒體藝術的交互性在公共空間中的應用研究》.http://www.doc88.com/p-609824076116.html.11.3.
[2]杜衛(wèi)民.《數字藝術特征及其發(fā)展》.1http://www.docin.com/p-405204651.html.
[3]戴英蘭.《展示設計中數字藝術的應用》.http://www.doc88.com/p-91844868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