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萍
問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一個人善于動腦,善于思考,就會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這就是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既能展示出個體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同時也能說明思維的獨立性。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指出,即使發(fā)明的事物有千千萬萬,但都是起于問,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問的重要性,我們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就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問題意識的養(yǎng)成教育,為學生成才奠定基礎。
一、創(chuàng)設民主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敢問
我們發(fā)現(xiàn)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有很多學生不提問,問及什么原因,說不敢。那么為什么學生不敢問,如何才能讓學生敢問,讓他們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學習科學課呢?學生問題意識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師的民主意識缺乏、課堂教學氣氛不融洽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老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在平時教學中或與學生接觸中,對學生的興趣與心理特點要有充分了解,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讓他們感覺老師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讓他們真正感覺老師是他們學習上的好朋友。在課堂教學中,我對待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讓他們處于一個民主而又寬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及問題與教師交流。對待學生要面帶微笑,以風趣的語言、可親的教態(tài)去感染學生;以耐心的傾聽、肯定的稱贊去鼓勵學生,由此融洽師生情感,給學生百分之百的安全感。
二、注重啟發(fā)讓學生善問
敢問和想問僅僅是善問的初級階段,善問才是關鍵。也就是要讓學生掌握提問的思路和方向。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這個“導航者”,要讓每個學生善問。有的學生想問,但是不問,原因是他不會問,問問題的時候總是抓不住關鍵。有時候提出的問題沒有意義,也就是說沒有問到點子上,真正該問的卻問不出來。出現(xiàn)這種情況,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從他問的問題上就知道他想問什么,然后不但幫他解決問題,還要指導他如何去問。
(1)到生活中找問題。生活中的科學問題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只要稍作留意,便會滾滾而來。有些可能立時有解,有些可能一時無解,但記下來,日后也許會 “水落石出”。例如,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研究書包里的學問:各種書籍所用的紙是怎樣制出來的,各種紙張各有什么特點;橡皮是什么制成的,橡皮為什么能去污……
(2)到實驗中找問題。科學活動中做實驗,并不僅僅是為了驗證什么,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學生發(fā)現(xiàn)什么。因此,我在每次實驗之前或之后,都要讓學生們想一想:這個實驗可以怎樣設計,實驗時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實驗觀察是否認真,你是否有什么發(fā)現(xiàn),除了這種實驗之外,還有別的方法嗎,……在研究“吸熱和散熱”這一課時,學生們在實驗之前提出了很多注意點,并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太陽的光照不強烈,探究活動就很難開展。這時,學生們就產(chǎn)生疑問:除了在太陽下研究外,還可以在哪里研究?經(jīng)過一番討論,設計出了在燈泡下、利用酒精燈、利用取暖器等進行實驗的方案。
(3)到想象中找問題。人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那么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遨游世界、漫步宇宙。在科學活動中,我經(jīng)常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例如,小螞蟻如果跟同伴失散了,它會怎樣;如果我是一只小鳥,我會喜歡生活在哪里;再過二十年,地球會變成什么樣;如果我到了太空,我會做些什么……學生們在想象的世界里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雖然有些很離譜,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關鍵是看他們動腦了沒有,是否已經(jīng)有了探究的欲望。
三、讓學生不斷反思挖掘提問深度
(1)反思探究過程。學生在一個探究活動結(jié)束后,老師應引導學生對探究過程進行認真反思,總結(jié)分析在探究過程發(fā)生了什么,學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找到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找到成功與失敗的同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再提問。
例如,在“氧氣”一課的學習時,通過實驗的方式制取氧氣,并且對氧氣的一些性質(zhì)進行研究。在這個認識過程之后,我又引導學生進行總結(jié)與反思,對整個活動認真回顧,對學生感覺有一些疑問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提問。有的學生問:“氧氣是無色的,可為什么它制作的原料是紅色的?為什么制取氧氣時的試管一定要向下呢?氧氣既然能助燃,那我們?yōu)槭裁床粺鯕庠钅??這些問題的提出都說明他們在不斷地反思。
(2)反思探究結(jié)論。探究是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產(chǎn)生的結(jié)果也要再探究與反思,總結(jié)答案的正確性與是否唯一性。例如,在“聲音的傳播”的學習時,分析鼓聲怎樣傳播給紙屏后的小球時,一般會認為從左鼓面到右鼓面,再到周圍空氣,再到紙屏最后傳播給小球。這個答案似乎是正確的,但也有同學對這個答案表示出疑問,給了另外的答案:從左鼓面到左鼓面中間的空氣,到右鼓面到周圍空氣,到紙屏再到小球等等,還有其他的答案。也就是說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也有更多的傳播途徑,產(chǎn)生這些其他答案的原因就是學生對結(jié)果進行了反思。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能夠促進學生成才。
(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小學聚亨路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