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豆
有統(tǒng)計數據稱,我國已成為骨質疏松患者最多的國家。是因為我們補得還不夠嗎?不。專家指出,其實是平日里一些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鈣流失,讓我們的鈣“白補”了。
除了“補”,還可以做些什么
在專家看來,骨密度降低與內分泌系統(tǒng)改變有關,并不是單純“缺鈣”那么簡單。對于防范骨質疏松,定期補鈣僅能起到一定作用,食補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關鍵。
首先,膳食要合理。一般來說,成人應每天飲用250~500毫升牛奶,以保證對基本鈣量的補充。飲食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含鈣、磷高的食品,如魚蝦、海帶、乳制品、雞蛋、豆類等。
其次,每天曬太陽20分鐘。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生成維生素D3,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進而對人體攝取的鈣有很好的促進吸收功效。
不良習慣讓你的鈣白補了
殺手一:高蛋白
殺手化身:大量的葷食、過量的豆制品
殺手揭秘:高蛋白飲食是引起骨質疏松的關鍵原因,每天攝入80克的蛋白質,將導致37毫克的鈣流失,過量攝入大魚大肉,體內過多分解的脂肪酸非常容易與鈣質結合,“拉著”鈣一起被排出體外。
對敵絕招:“葷素平衡”是提高鈣利用率的好辦法。比如燉魚的時候加些豆腐,魚肉中的維生素D就能大大促進人體對豆腐中鈣質的吸收。同理,燉羊肉的時候放些胡蘿卜,也是個好方法。
殺手二:磷
殺手化身:漢堡、炸薯條、比薩餅、動物內臟
殺手揭秘:你常常抵擋不住可樂、漢堡的誘惑,甚至還很愛吃動物的內臟,這些可能都是含磷量巨大的食物,如果攝入過多,就會導致體內鈣和磷的比例失調。這樣,過量的磷就會把鈣質統(tǒng)統(tǒng)趕出體外。
對敵絕招:請鎂來幫忙。鈣與鎂的比例為1∶0.5的時候,最有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所以在補鈣的同時注意補充含鎂豐富的食物,像堅果、黃豆、谷物、海產品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殺手三:植酸、草酸
殺手化身:幾乎所有的蔬菜
殺手揭秘:長期吃素食的就要當心了。所攝入的蔬菜中草酸和植酸含量太多,過剩的草酸和植酸將同鈣元素結合,形成不被腸道吸收的物質,最終被排出體外。這也就是素食者常常會得“軟骨病”“骨質疏松癥”的原因。
對敵絕招:素食者應該盡量挑些草酸含量低的蔬菜進食,比如卷心菜、西蘭花等。在食用草酸含量較大的菠菜、芹菜前,可以先用沸水焯一下,這樣可以除去相當一部分草酸。
(桃之妖妖摘自《分憂》201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