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瓛
摘 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耙匀藶楸尽钡慕逃枰耙匀藶楸尽钡慕處熢u價體系,學校應關注教師專業(yè)成長,從而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要進一步完善教育教學管理,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關鍵詞:教師專業(yè)成長;記錄袋;校級教研室;考試評價
教師專業(yè)成長是指教師參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能力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專業(yè)成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因此,完善教育教學管理,構建學校科學評價體系,將有助于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建立教師成長記錄袋,關注教師專業(yè)成長全過程
關注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就是重視學校的發(fā)展。學校應建立教師成長記錄袋,關注教師成長全程。教師成長記錄袋可采用紙質記錄袋與“成長記錄袋”電子文件夾相結合的方式;內容包括“我的清單”“我的資料”“我的理念”“我的行動”“我的特長”“我的培訓”“我的成果”“我的效應”等。學校為每一位教師配備一個檔案盒,教師及時將自己的書面材料或實物材料存入;電子文本材料存入網(wǎng)上“教師成長記錄袋”文件夾,學期末拷入軟盤存入教師成長記錄袋。學校不定期對教師的“成長記錄袋”運行質態(tài)進行抽查、核實,學期末進行綜合評定,作為教師年度考核、晉升職稱、評優(yōu)選先的依據(jù)。
二、領悟課程改革理念,構建科學評價體系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方面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标P注教師專業(yè)成長,構建學??茖W的教師評價體系是新課程對學校管理者提出的迫切要求。我們必須用新的評價理念,結合本校實際,積極推進教師評價制度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師評價體系。要堅持“以人為本”,重視教育教學過程評價,不斷創(chuàng)新教師激勵機制,以鼓勵為主,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使每位教師用最大的熱情投身課程改革與教學研究活動中,使學校的整體辦學質量大幅度提高。例如:校長可以帶領學科骨干教師聽課,課后及時反饋,在肯定成功的同時,重點提出改進建議,鼓勵教師大膽創(chuàng)新,改進教學。聽課活動要常態(tài)化,評課建議由教師自己做好記錄并裝入成長記錄袋“我的效應”。校長、教導主任要把深入學科教研組隨時了解教師的備課情況、作業(yè)批閱情況、傾聽教師心聲作為自己的日常工作來抓。這樣做,既有利于形成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還有助于了解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日常工作情況及困難,為過程性評價提供第一手資料,幫助教師克服工作困難、增強教育熱情、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促進教師健康成長。
三、創(chuàng)建校級教研室,搭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平臺
一直以來,中小學“學校教研室”建設處于空白,特別是農(nóng)村中小學,學校教師的教育科研只是少數(shù)教師的自發(fā)行為,根本不存在什么“校本教研”,新課程所倡導的“科研型”教師也只能是一句空話。所以,建立“學校教研室”勢在必行。專任教師10人以上的學??梢越ⅰ皩W校教研室”,教研室下設學科教研組。學校教研室負責校本科研與校本培訓,直接領導學科教研組開展教研活動,負責學校教學質量檢測與評價,代表學校聯(lián)系開展校際交流觀摩活動,組織開展公開教學與優(yōu)質課講評活動,組織教師參加各類成果評選,核實完善教師成長記錄袋“我的成果”與“我的培訓”資料,為教師專業(yè)成長搭建展示平臺。專任教師在10人以下的小學校,可建立綜合教研組,由教導主任兼任教研組長,負責學校教研教改工作,定期開展教研活動。
四、改革考試評價體系,發(fā)揮評價的促進功能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的教學效果必須經(jīng)過考試的檢測,經(jīng)不起考試檢測的教學是不合格的,而不合格的教學也培養(yǎng)不了合格的學生。但是教育不能“白貓黑貓捉住老鼠是好貓”,不能單單追求“合格率”“優(yōu)秀率”,“不得將學生考試成績、升學率作為考核評價學校和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單一標準”。一個科學有效的考試評價比較標準,有利于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的功能。受“應試教育”陰影影響的“及格率”“升學率”,顯然已不適用,若借鑒化學反應活化能的概念,采用測試“活化率”,則是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的功能的“劍”。
五、完善培訓機制,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甘肅省中小學培訓學分認定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guī)定,“教師參加培訓和完成學分的情況作為教師年度績效考核、評優(yōu)晉級、職務評聘、骨干教師培養(yǎng)、名優(yōu)教師申報和教師資格定期注冊的必備條件之一;要將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和教師完成培訓學分情況納入對學校的督導評估內容”。所以,學校要進一步加強教師培訓工作,完善培訓機制,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支持教師完成縣、市、省及國家級培訓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校本培訓方案,保質保量完成每學期“30學分”的校本培訓任務,并做好教師成長記錄袋“我的培訓”記錄,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N].中國教育
報,2001-7-15.
[2]甘肅省教育廳.甘肅省中小學培訓學分認定管理辦法(試行)[Z].
2013.
(甘肅省通渭縣平襄鎮(zhèn)店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