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
摘要:要提高高中政治試卷講評的有效性,除了要關注有關知識性的解答,更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方面的心理需求,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變“要我學”成“我要學”。
關鍵詞:試卷講評;有效性;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0-308-01
人都生活在情感的世界里,人都會被情感所影響。高興時人會精神煥發(fā),覺得生活無限美好,對生活也更有積極性;悲痛時人會精神沮喪,感到一切黯然失色,情緒低落……總之,一個人有什么樣的心情,周圍的一切也會被染上什么樣的色彩。對青少年來說更是這樣,他們同樣生活在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里,由于他們年齡階段的特定性,因而情感更脆弱,他們最經(jīng)不起情感的打擊。試卷講評是學生的心理受到打擊或者激勵后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更要注重情感因素,以給學生以鼓勵、重拾信心或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以清醒而又充滿信心的迎接未來的學習。所以有人認為試卷講評課就是指通過試卷講評幫助學生從某次考試中分析前一階段的學習情況,查漏補缺、糾正錯誤、鞏固雙基,并且在此基礎上尋找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從中吸取失敗的教訓(包括聽課、審題和做題的方法與習慣等等),總結(jié)成功的經(jīng)驗,從而完善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和思維系統(tǒng),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課,這一論斷只是試卷講評課的目的之一,而我更認為:試卷講評課是一堂“情感”,是一堂關注學生情感的課,教學過程是一個師與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自我與自我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要上好這堂“情感”課,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備課——關注學生心理需求
每個學生參加考試都想獲得好成績,這種祈望考試成功的動機對大多數(shù)考生來講是自然形成的和強烈的,這種動機依賴于學生對考試成績所表現(xiàn)的追求,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潛在的較穩(wěn)定持久的內(nèi)驅(qū)力。所以教師在備課中要把讓學生辯證地看待學習成績的變化,善于分析考試成敗的緣由,樂于競爭等作為備課的核心指導思想,去除有的教師認為的“試卷改完了,可以講評試卷了”的隨意性。激發(fā)和維持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可采取以下措施:
1、根據(jù)學生實際,幫助學生設立一個明確且適當?shù)膶W習目標。這樣的目標知道做什么、如何做,且力所能及。在學習中,學生如能切實感受自己的能力,這會有效的促進其更加努力的學習。
2、采取科學的、“情感化”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進行評價。在評價中,多用正強化,少用負強化;分階梯、有針對,不要一刀切、一標準;甚至可以在講評課前采用一對一的聊天的方式進行思想上的情感溝通。
3、及時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結(jié)果反饋作為一種信息,能夠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學習上的程度、目標實現(xiàn)情況。做出及時的自我調(diào)整,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習動機。
二、教學過程—“情感”的構(gòu)建、、交流、培養(yǎng)、形成、升華的過程。
臺灣心理學家張春生曾在他的專著回憶起這樣的一件事:他在一位學生的作文本中夾了一張的字條,評價其作文很好,可投稿發(fā)表。學生為此大受鼓舞。十余年后,張教授收到了這名學生寄來的他自己譯著和當年張老師寫給他的字條的復印件。這個事例告訴我們,情感交流對學生的發(fā)展是如此重要,哪怕只是單向的、一張寫了只言片語的字條。要實現(xiàn)這一“過程”,達到“情感”課的目的,應遵循幾個原則
1、情感激勵原則,讓學生在輕松、愉悅、肯定自我情感世界中前行。
(1)欣賞性。教師應學會欣賞學生。講評課開始時對成績好、進步快的學生提出表揚,鼓勵其再接再厲,再創(chuàng)佳績。講評過程中,對學生的答卷優(yōu)點應大加推崇。
(2)鼓勵性。對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要能和他們一起尋找原因,鼓勵其克服困難,奮起直追。要善于挖掘他們答卷中的閃光點,肯定其進步。要讓他們也能在贊揚聲中獲得滿足和愉悅。
講評課要以贊揚、肯定為主基調(diào),切忌出現(xiàn)“這道題我都講過好幾遍了,你們怎么還不會?”等無能的語言,切忌挖苦、訓斥、侮辱學生人格,應讓學生達到“勝不驕、敗不餒”的境界。
2、針對性原則,讓每個學生都感覺到老師關注的目光。
講評課的教學內(nèi)容要根據(jù)學生測試情況來確定,應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以提高講評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找準學生答題出現(xiàn)失誤的“關節(jié)”點,透徹分析、解疑糾錯,防止類似錯誤的再次發(fā)生。教師備課前多了解學生對錯的題是怎樣思考的,多問幾個“為什么學生會在這道題(這類問題)上出錯?”找出學生在理解上存在的問題,在思維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這樣講評時才會擊中要害。
三、反饋、鞏固環(huán)節(jié)—“情感”的進一步升華、鞏固。
情感投資,貴在課外。一堂課的時間有限而寶貴,教師在課堂情感投資有限的。因此情感投資還要在課外。出乎意料地理解、誠摯中肯的批評、催人上進的引導,常常運用在課后,在好學生當中,更在后進生之間。比如看到后進生,教師可以主動、親切、隨意地迎上去,通過接觸、談心及與他們一起活動等形式,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可愛之處,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填補他們與教師之間的心理鴻溝;講評后可將特別優(yōu)秀的答卷加上點評張貼在“學習園地”,供全班同學效仿、借鑒。
總之,要提高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就不僅僅局限于讓學生明白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更應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讓情感成為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