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爾賢
摘 要: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高效課堂要求教學是高效率的,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堂上合理利用時間,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英語教師必須嘗試構建高效課堂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在高效的、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關鍵詞: 中學英語 高效課堂 英語教學
一、對高效課堂的理解
“高效教學”屬于“有效教學”的范疇?!坝行Ы虒W”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層境界,更高層次的追求是“高效教學”。三百多年前夸美紐斯所說的“尋求并找出一種教學的方法,使教員可以少教,學生可以多學”,就是對“高效教學”的古典表述;“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則是對“高效教學”的通俗表達?!案咝Ы虒W”即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教學,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fā)展。所謂高效課堂,就是要求教師的教學是高效的,在課堂上利用最合理的時間,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此外,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等方法高效學習。教學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內容,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本課的教學知識或學習效果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沒有收獲,那么本節(jié)課的教學就是無效教學。
二、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
提高課堂效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教師必須認真?zhèn)湔n,專心研究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設計,使課堂教學更成功、高效。英語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zhèn)湔n。
教師在上課之前認真?zhèn)湔n,確定好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花大量的時間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學活動的設計,同時,研究教學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研究教學中如何進行口語表達,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表達的意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設計和組織各種形式、難易適中的課內活動,讓小組合作交流,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增添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由于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都能夠積極參與英語教學,真正讓學習態(tài)度端正,積極學習的動機更加強烈,那時對于學生來說,英語學習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最終培養(yǎng)自學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樂于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的習慣,從而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目的。
3.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既然這樣,教師就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獲得新知識的方法,這是教學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的打造是為了開發(fā)學生潛在的自學能力,學生自學能力一旦形成,就能在英語學習中獨立自主地學習,就會不斷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吸收消化老師傳授的知識。以此為基礎,使學生的聽、說、讀、寫各種技能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得到極大的提高。
4.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小組合作探究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有效的小組合作探究絕不是一種簡單的形式,教師應做到:(1)加強學生互動意識的培養(yǎng)。要讓優(yōu)秀學生明白,教會后進生學習的過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幫助后進生不但不會影響自己,反而能夠提高自己的水平。此外,給學困生更多的學習、答題匯報、展示的機會,對他們每一點的進步,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即使答錯了,也要肯定他們的精神,逐步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讓他們勇于參加到小組的學習和探究中。(2)小組合作的內容必須難易適中,要有一定探究和討論的價值,要避免無目的、無針對性、無必要性的小組合作,合作的內容應緊緊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3)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組織作用,合作交流成敗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組內的組織者,也就是小組長,從而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作用,使小組合作探究取得最佳效果。一個小組,只有在一個好的小組帶頭人的帶領下,才能始終如一地圍繞中心議題展開討論、探究,最終找到規(guī)律,獲得方法。組長是一個小組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是教師的得力助手,是聯系教師與全班學生的紐帶。那么,教師要洞察小組長在思想上、學習上和小組工作上的困難并及時給予解決,隨時指導他們要學會合理分工,學會組織小組成員,學會總結歸納小組的意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的不同問題同時在不同的小組解決,“處處開花”,針對性、有效性強,知識容量增大;同樣多的時間,能學習的內容量大大增加,使課堂信息容量達到最大化。這就實現了課堂知識容量最大化、有效信息交互量最大化、思維活動容量最大化,體現了高效課堂。
5.反思教學,修改教案。
針對授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共同找到設計方案與實際教學之間的差距,提出修改意見,形成第二次授課方案,然后由同學科的其他教師按照修改后的教案進行授課,其他教師繼續(xù)觀摩。“二次備課”實現了“設計——實踐——反思——再實踐”的循環(huán)往復,其中反思的成果是教師課堂教學最寶貴的財富,所以教師可以建立個人教學日志,記錄出現的主要問題和解決的最佳策略,以提高課堂教學感性和理性的認識,積累課堂教學經驗,提高個人的專業(yè)水平,逐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課堂逐漸走向高效。
當前,處于高效課堂的學習、摸索階段,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合理確定課堂教學目標,并為學生的知識構件搭建平臺,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興趣,層層誘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及小組合作討論,同時還要發(fā)揮引導點撥的作用,使英語課堂成為學生積極參與的、高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