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娟
摘 要 處于多元文化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質量。現(xiàn)實教學中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意識薄弱,因此筆者通過對教師多元文化意識的內涵、重要性及特點的分析,試圖在相關研究成果上對民族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培養(yǎng)進行思考,以期對今后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 民族教師 多元文化意識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Analysis of Teachers'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in Minority Areas
HAN Xiaojuan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eachers'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reality of teachers teaching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wareness is weak, so I passed on the meaning of the teacher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import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alysis, trying on related research on ethnic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teachers to think, provides reference for related study in future.
Key words ethnic teachers;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train
1 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內涵解讀
處于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事業(yè),多元文化意識日益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而教師是否具有多元文化意識則成了影響民族地區(qū)教育質量的關鍵。有外國學者指出:多元文化意識是指教師對多元文化社會的態(tài)度,并對多元文化有深刻的認識和警覺,主動抵制文化偏見和歧視(林奇,1997)。教師要對來自不同群體、背景的學生持正面的態(tài)度和期望,并且提出這應該是多元文化學校評價的標準之一。國內學者提出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是指個體意識到在文化差異與個人經(jīng)歷方面存在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現(xiàn)狀以及教育過程中的文化、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社會經(jīng)濟地位等差異帶來的重要影響,要求教師具有多元文化態(tài)度和能力。本文中的教師多元文化意識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方面是教師對于多元文化環(huán)境的態(tài)度,即對多元文化社會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是教師反映對教育工作的態(tài)度,主要反映在課堂教學、管理以及對不同文化背景學生的態(tài)度,并將這種多元文化意識運用在教育教學實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
2 民族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
2.1 注重個性化教育
在民族地區(qū)教育現(xiàn)實中,由于不同文化的差異,每個學習個體都存在著自身的學習特點,比如在學習方法方面,有的學生善于在小組學習,有的喜歡獨立思考;有的學生需要教師的鼓勵和約束,而有的學生則善于自我激勵;有的學生善于直觀學習,而有的學生則喜歡推敲歸納。面對這樣的教學現(xiàn)實,教師只有具有多元文化意識,才能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各自的學習特點,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個性化發(fā)展。
2.2 尊重學習主體性和自主性
多元文化教育本質上追求的是一種平等、自由教育,也就是體現(xiàn)不同民族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以往的教育理念在解決教育的文化傳承時多從國家、統(tǒng)治者的利益出發(fā),完全忽視學生的主體性,而在多元文化意識的指導下的教師,能靈活地解決了文化傳承的社會意義和學生主體性的關系。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經(jīng)過選擇的主流文化,另一方面,要尊重各民族母體文化即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價值,尊重學習者的文化選擇和認同,這也就把學習者看成是有選擇權利和批判能力的個體,只有做到讓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自主去選擇去判斷,民族地區(qū)的學生才能在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去選擇,去判斷。
2.3 多元文化意識指導教學
眾所周知,當教師具備了多元文化意識之后, 最終要通過教學行為來影響學生的學習。具備了多元文化意識的教師,就能主動策劃和掌握跨文化的交流,用多元文化意識指導教學過程。在教室中具有多元文化意識的教師能將課程內容、課堂氛圍、教學設施及教學組織方式伴隨學生的特質而有所改變,并能將學生個體已有的經(jīng)驗與教師的教育信念融合,使學生在學校里的學習不會產(chǎn)生文化斷裂及學習不適問題。具有多元文化意識的教育者和教育行為容易得到不同民族學生的認同和接受,隨之,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及效果將會大大提高,從而保證不同民族學生的受教育質量。
3 培養(yǎng)教師多元文化意識的具體措施
3.1 教師自覺強化多元文化意識
教師是教育中的主體因素,所以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行為影響整體教育教學質量。因此,筆者認為具有多元文化態(tài)度的教師,才可能在教學中適應多元文化社會的教育。所以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自覺強化多元文化意識。第一,對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要做到平等對待、包容民族性格、做到有教無類,一視同仁。第二,教師營造多元文化(教育課堂環(huán)境,教師要充分理解學生的文化背景,創(chuàng)建不同的教學氛圍,不斷尋找與多元文化相關的信息,將多元文化的意識自然地融入到教學氛圍、教學行為以及授課內容中。第三,教師應加強學習多元文化知識的主動性,民族教師要不斷自覺學習不同文化知識并注重在實踐中提高。教師應注意利用書本、網(wǎng)絡等資源學習了解所教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
3.2 學校加強對教師多元文化意識培養(yǎng)
管理者的認識水平直接影響學校的校園文化,這一點毋庸置疑,學校管理者應樹立多元文化觀,重視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第一,通過校園活動強化教師多元文化意識,例如可以舉辦一些各具民族特色的文藝活動,鼓勵教師參與到民族學生的活動當中,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培養(yǎng)教師對不同文化的認同感,加強多元文化意識。第二,重視校園多元文化建設。例如,調動各種力量建立校園內部民族文化研究團體,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校周圍的地方民族文化資源進行實地調查,從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民族文化,并將其通過校園廣播、校園板報,校園各種文體活動、專題講座轉化為校園文化內容。一方面用來提高教師對多元文化的敏感性,提高對不同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可突出民族學校對各民族文化的重視,彰顯辦學特色。以多元文化的民族特色給教師營造多元文化意識的氛圍。第三,強化教師多元文化意識的培訓目標。第一,培訓目標要立足本土,尊重自己。尊重本土文化,對于解決外民族在本土的問題至關重要。第二,尊重他人,要強調對異域文化的理解力,而不只是重視教學結果。第三,強調教師要在多元文化意識指導下,通過培訓使得教師在教學中體現(xiàn)知識、情感和技能并重。在這些目標的指引下對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展開培訓。
3.3 政府部門強化對教師多元文化意識的認同
通過查找文獻可以看出,關于支持民族地區(qū)教育政策、條款不少,例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人民政府下發(fā)了《關于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的決定》和《關于加強少數(shù)民族學前“雙語”教育的意見》,并且啟動了《新疆中小學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師培訓工程》;青海省啟動了《2009 年到2011 年“雙語”教師培訓計劃》;內蒙古2008 年進行了對120 余萬名中小學“雙語”教師的培訓等。但這些內容大都強調師資培訓,學校管理,教材設定等,關于強調教師多元文化意識的條款不明確,因此社會應加強這相關法律條款的制定,加強相關政策力度支持,保證教師多元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效果。
參考文獻
[1] 林奇.多元文化課程[M].臺北師大書苑,1997:21-22.
[2] [美]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概述[M].李蘋琦,譯.臺北心理出版社,1988:168-170.
[3] 張學強.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質與民族地區(qū)教師的文化品行[J].民族教育研究,2009(1).
[4] 潘旭娟.民族教育中教師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及對策研究-以貴州荔波縣山鄉(xiāng)為個案[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5] 靳淑梅.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J].社會科學家,2009(1):122-124.
[6] 周振鶴.中國歷史文化區(qū)域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7] 李澤林.我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雙語教師培訓政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