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娟
(喀什師范學院,喀什 844000)
淺談維吾爾語中復合詞和詞組的界定
黃鵬娟
(喀什師范學院,喀什 844000)
主要對現(xiàn)代維吾爾語的復合詞與自由詞組、復合詞與固定詞組的界定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目的在于促進現(xiàn)代維吾爾語詞匯的規(guī)范化建設。
復合詞;自由詞組;固定詞組;界定
(一)研究現(xiàn)狀
維吾爾語中,豐富詞匯的最主要構詞方法是形態(tài)構詞法,但維吾爾族人民使用的句法構詞法也給維吾爾語增添了大量的復合詞。然而,由于受到傳統(tǒng)語法學的影響,一般語言學只把形態(tài)構詞法看成構詞法,而把句法構詞法排斥在構詞法之外,因此,在現(xiàn)代維吾爾語中對復合詞的研究相對較少。另一方面詞組的劃界問題在維吾爾語語法領域是一個很少有人問津的角落,圖爾迪·阿合默德、納蘇如拉、安思爾丁·穆薩合著《現(xiàn)代維吾爾語》;哈米提·鐵木耳著《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法》;前蘇聯(lián)哈薩克斯坦科學院維吾爾學研究所編寫的《現(xiàn)代維吾爾語》這幾本專著或教材中對此類需要辨析的問題論述較少,此外見諸于學術刊物的文章也很少涉及這個問題,由于詞組與詞的區(qū)別是個難以說明的語法問題,難點尤其集中在復合詞與詞組的劃分上,所以本文力求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復合詞與詞組的劃分作出更加全面的闡述。
(二)研究意義
語言的詞匯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tǒng),時刻都處在不斷的發(fā)展變化之中,與語音和語法的發(fā)展變化相比要快得多、復雜得多。在現(xiàn)代維吾爾語的詞匯發(fā)展過程中,由形態(tài)構詞法構成的詞雖然一直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但由句法構詞法構成的復合詞也處在不斷增加的趨勢之中。所以,準確地辨別復合詞和詞組變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對于維吾爾語的教學、維吾爾語詞典的編撰、維吾爾詞匯的規(guī)范化建設等領域均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一)復合詞和詞組簡述
現(xiàn)代維吾爾語的詞,就其內(nèi)部結構而言,主要分為單純詞和合成詞兩大類。單純詞只由一個詞根構成,結構簡單,容易判定。合成詞包括派生詞和復合詞兩類,其中由詞根和詞綴構成的派生詞數(shù)量多,形態(tài)標志明顯易辨認,而由兩個詞根構成的復合詞與兩個實詞組成的詞組在形式上相似,所以往往不易區(qū)分。
楊承新老師編著的《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法》一書中把詞組定義為: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詞以主從方式組合而成,表示一個統(tǒng)一的,但可以分解的概念的詞匯—語法單位[1]。本人認為這一定義已經(jīng)是相當準確的了。但是,近年來,國內(nèi)語法學界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黃伯榮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認為“詞組主要由實詞加實詞組成,也可以油實詞加虛詞組成”呂叔湘先生干脆用“短語”取代了詞組,意在突破“實詞與實詞的組合”這一固定模式,這是漢語語法界的變化。影響所及,維語語法學界也出現(xiàn)了同樣的變化[2]。但是本文還是以實詞與實詞的組合構成的詞組為研究對象,來進行復合詞和詞組的劃分。詞組的分類幾乎在每一部討論維語語法的著作中都會談到,然而分類標準不一,分類結果相差也很大。本文以詞組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內(nèi)部各組成成分的意義是否發(fā)生融合為標準,劃分為固定詞組和自由詞組,固定詞組包括專名、術語、成語、慣用語等,固定詞組在句法結構中和詞一樣變化、起作用。自由詞組是言語單位,言語活動一結束,就會失去其使命。
(二)復合詞的構詞方法
在維吾爾語中,復合詞的構成方法主要有三種: (1)由詞組演變而成,(2)憑借詞綴使詞組詞化而成,(3)根據(jù)一定的語法規(guī)則構成[3]。
1.由詞組演變而成
語言是一種歷史范疇,有它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任何一種語言都是由貧乏到豐富,由粗疏到精密,日趨完美地發(fā)展著,詞匯更是處在經(jīng)常的變動之中,以便適應或滿足社會發(fā)展及人們交際的需要。維吾爾語中,根據(jù)一定句法結構組成的詞組,詞與詞之間的句法關系都有可變性特點。在語言發(fā)展的漫長過程中,有些詞組的詞與詞之間的句法關系逐漸弱化,各個詞失去了分別表達詞匯意義的特點,整個詞組逐漸地獲得一個單一的、完整的意義,變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結構,從而演變成復合詞。例如,“”原來是用來形容撥換河水色的偏正詞組,后來撥換河由此特點而得名,成為阿克蘇河。隨著時間的推移,“”又由于意義上高度抽象,結構上趨于凝固,逐漸地具有了意義上的單一性和結構上的完整定型性特點,從而又演變成表示地名的復合詞。諸如:
等詞均是由詞組演變而成的復合詞。還有些處在過渡狀態(tài)中的復合詞具有詞組和詞兩重性特點。尤其在復合動詞中,這種特點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
2.由詞組詞化而成
可以詞化成復合詞的詞組主要是動賓詞組。由及物動詞與名詞構成的動賓詞組,雖然兩個詞之間的支配關系很突出,但表示這種支配關系的語法形式——賓格詞尾卻不一定非要在名詞上顯示出來。也就是說,動賓詞組中名詞后的賓格詞尾可留可略。這就使動賓詞組的詞化具備了一個有利條件。當我們在有些動賓詞組中的動詞詞干上附加了形動詞詞綴或名詞詞綴后,即可使詞組中的支配關系變得非常弱,乃至于消失,從而使它凝結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其意義隨之也變得單一和完整。于是,整個詞組便具備了詞的資格,被轉(zhuǎn)化成一個詞。例如:等。
3.根據(jù)一定的語法規(guī)則構成
根據(jù)維吾爾語句子的結構關系,可以把復合詞分成聯(lián)合式、偏正式、支配式和主謂式等四種類型。由于本章主要闡明的是為什么復合詞和詞組不易區(qū)分的問題,因此對于復合詞是如何按一定的語法規(guī)則構成的這一問題就不再做過多的說明。
通過以上維吾爾復合詞的構詞方法,我們可以看出,復合詞和詞組之所以難劃分,這是因為復合詞究其來源是由詞組演化而來的,演化程度不同,與詞組區(qū)別的明顯程度就不同。
(一)復合詞和自由詞組的界定
1.結構方面
復合詞作為一個獨立的詞,兩個詞根結合非常緊密,而自由詞組的內(nèi)部結構與詞相比就顯得較為松散。正因為有這樣的區(qū)別,我們可以采用以下辦法作為判斷復合詞與詞組的方法之一。
看觀察對象的各組成成分之間是否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果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并且語義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就說明其內(nèi)部結構不夠緊密,即為自由詞組。例如:的兩個組成成分為和,它們之間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可以確定它是復合詞:又如內(nèi)部雖然可以插入別的成分,變?yōu)椋湔Z義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因為可以是石子鋪的路,也可以是黃土、瀝青、水泥等等其他材質(zhì)鋪成的路,這樣說明其不能擴展,內(nèi)部結構緊密,也是復合詞。而,內(nèi)部也可以插入其他成分,變?yōu)?,并且原義不變,屬于可以擴展之類,因此可以看做是自由詞組。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把觀察對象的組成成分之間是否可以插入其他成分看做是判定復合詞和詞組的方法之一,這種觀點是不全面、不正確的,正如上述例子那樣,雖可以插入別的成分,但仍把它判定為復合詞,是因為我們忽視了它在添加成分后的語義變化。
2.語義方面
復合詞的詞義不是兩個詞根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另有所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融合性。例如:
而自由詞組的語義則是組成該詞組的兩個詞的意義的疊加,具有明顯的組合性。例如:
3.語法方面
復合詞詞義的完整性和結構的定型性,決定了其語法功能在句子中作為一個語法單位充當一種句子成分。例如:
而自由詞組在進入句子以后,詞與詞之間的語法關系可能會顯露出來,各自充當不同的句子成分。例如:
本章從結構、語義、語法這三個方面來論述復合詞和自由詞組的區(qū)別,即復合詞結構的完整性,語義的融合性,語法功能的單一性。當然,我們也應該考慮到其他方面,諸如語音方面——用詞的重音和語音停頓來判定,詞組的各部分均有詞重音,組成成分之間可以出現(xiàn)短暫的語音停頓,這一判定方法在馬德元先生寫的《維吾爾語實詞的切分原則》中有詳細的闡述,故不在此贅述;在數(shù)量方面——復合詞大都由兩個詞根構成,而自由詞組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構成等其他的方法來判定,總之復合詞和自由詞組的界定是相當復雜的,我們不能僅憑其中某一點進行判定,應抓住上述標準進行綜合考慮。
(二)復合詞和固定詞組的界定
前面說過固定詞組包括專名、術語、成語、慣用語等,但考慮到專名只限于表示人名、地名和機關團體的名稱,術語只限于表示各學科門類和專業(yè)技術中的專門用語,使用范圍相對狹窄,容易為人們所辨別,而慣用語和復合詞也很好區(qū)別,故無需在此贅述。而成語是大于詞的固定詞組,有兩個詞構成的成語,也有三個詞構成的成語,也有三個以上的詞構成的成語,當然三個詞和三個以上的詞構成的成語不可能與復合詞相混淆,例如:(望眼欲穿)(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雞蛋里挑骨頭,找茬兒)等這些由三個詞或三個以上的詞構成的片段,在形式上與復合詞截然不同,可以直接判定它們是詞組而不是詞,不會與復合詞相混淆。能與復合詞相混的只有由兩個詞構成的成語,它們在形式上相似,而且都是在句子中自由運用的語言片段,所以固定詞組與復合詞的劃界問題主要集中在由兩個詞構成的成語與復合詞的區(qū)別上,我們同樣從結構、語義、語法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1.結構方面
維吾爾語復合詞在結構上具有嚴格的定型性,中間不能加入其他成分,構成復合詞的兩個詞根不能前后交換位置,如果復合詞的兩個成分中間插入別的成分,前后兩個成分的順序可以改變,那就不能稱其為詞了。因為詞必須是一種最小的完整定型的造句單位。所謂最小,就是本身不能再切分出更小的完整定型的詞。例如:(膽小鬼)如果擴展為就不再理解為膽小鬼,表達“雞的心臟的意義”又如:(沒有主見的人)的構成成分的位置前后顛倒意思就是西瓜是圓的,原來的兩個構成成分就上升為兩個詞。因此復合詞在結構上具有嚴格的定型性。而成語有時雖然組合成分不會改變,但有些成語組合成分的位置是可以顛倒的,例如:(心腸軟)可變?yōu)椋?心地直爽)可變?yōu)椤?/p>
2.語義方面
前面講到復合詞的詞義不是兩個詞根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另有所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融合性,但與構成該詞的兩個詞根的意義有一定的聯(lián)系,并非隱蔽得令人無法判斷。例如:
而成語作為固定詞組的一種,語義的融合程度要比復合詞深得多,往往僅從組成該成語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詞的本義上不易推斷出確切的真實含義。其語義與維吾爾人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經(jīng)驗、風俗習慣、思維方式等文化內(nèi)涵密切相聯(lián),更富于形象性、哲理性、隱蔽性和寬泛性。例如:
3.語法方面
許多學者認為語法標準是區(qū)別成語和復合詞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這是因為首先復合詞是詞,成語是詞組,詞和詞組都是語法單位,又是處于不同層級的語法單位:詞是最小的能夠在句子中自由運用的語法單位,在句子中只能充當一種句子成分;詞組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起來的在句子中自由運用的語法單位,它的構成成分在句子中可以分別充當幾種句子成分。
其次復合詞作為一個詞,兩個成分之間沒有粘附任何附加成分,只是以附加關系相結合,當它發(fā)生形態(tài)變化時,構形的附加成分只附加在末尾那個構成成分上,前一個成分上不會粘附附加成分。例如:(小氣鬼)、(小氣的)、(長者)等復合詞的前一個成分后一個成分均無構形附加成分,在未進入句子之前復合詞的末尾也沒有粘附構形附加成分,如果要給復合詞加上構詞附加成分,那么也只能結合在整個復合詞的末尾。而成語則不是這樣,因為它是詞組,在句中與其他成分組合時就要發(fā)生語法關系,它的組成成分都有可能產(chǎn)生形態(tài)變化。例如:(小氣)、(手巧)、(冒失)等成語,獨立形式分別帶有構形詞綴,而進入句子后形態(tài)變化則會更復雜。
復合詞和成語的界定同復合詞和自由詞組的界定一樣,除了從結構、語義、語法三方面判定外,我們同樣可以從語音、數(shù)量方面判定,但也同樣需要結合起來,綜合考慮。
復合詞和詞組的判定是復雜而艱巨的工作,本文從結構、語義、語法三方面提出的界定方法只是初步的探索,離完全解決問題尚有很大距離。另外,設立上述的幾條界定方法在處理具體問題時,必須結合起來使用,這是必須說明的??偟恼f:維吾爾語的復合詞和詞組的界定是一個有待進一步研究的領域,有些有爭議的問題,尚待進一步討論。本文力求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這個問題作出更加全面的闡述,其中不免出現(xiàn)錯誤,希望各位批評指正。
[1]楊承興.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法[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2:271.
[2]馬德元.維吾爾語詞組研究述評[J].新疆大學學報,1993(1):100-101.
[3]陳世明.維吾爾語復合詞新探[J].新疆大學學報,1984(3):119-125.
[4]馬德元.維吾爾語實詞的切分原則[J].新疆大學學報,1989(4):100-104.
[5]李祥瑞.現(xiàn)代維吾爾語復合詞和詞組的界定[J].語言與翻譯,2005(1):14-17.
[6]史震天.漢維互譯實用教程[M].烏魯木齊:新疆教育出版社,1999:42-52.
[7]陳世明,熱扎克.維吾爾語實用語法[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1:310-318.
[8]陳世明,廖澤余.實用維漢詞典[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1:196-277.
[9]李祥瑞.現(xiàn)代維語的名名結構[J].語言與翻譯,2001 (3):4-6.
[10]馬德元.漢維語復合詞對比研究[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4(1):1-2.
Introduction to definition of compound words and phrases in Uygur language
HUANG Peng-juan
(Kashgar Normal College,Kashgar 844000,China)
This article has an broadly knowledge of the compound words of modern Uygur language and free phrases,compound word,and definition of fixed phrase,which aim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odern Uygur vocabulary.
compound word;free phrases;fixed phrase;definition
H215
A
1009-8976(2014)01-0090-04
10.3969/j.issn.1009-8976.2014.01.027
2013-10-08
黃鵬娟(1989—),女(漢),四川興文,碩士主要研究漢維維漢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