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摘要】《關雎》出自《詩經》的《周南》,是《詩經》中的第一篇,是一首產生于兩千多年前的古老民間戀歌。同時這是我國第一首表達人類永恒的主題(愛情)的詩歌,書寫了纏綿的相思之情,抒情淳樸自然,給人以美的享受。
【關鍵詞】《關雎》賞析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5-0244-01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舊稱"詩三百"。《詩經》是中國唯一一部脫去脂粉與俗氣的愛情文學圣典。《周南·關雎》是《詩經》中的首篇。古代說《詩》有"四始"之說,列《關雎》為"風之始",故倍受重視,為大家所熟悉,《詩經》中的"十五國風"大多數(shù)是民歌,民歌作品本多男女愛情之作,《關雎》正是一篇產生于兩千多年前的古老的民間戀歌。而本文主要從《關雎》的愛情主題、淳樸自然的抒情和纏綿的相思之情這三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關睢》膚淺的看法。
一、《關雎》中的愛情主題
從全詩的結構和內在脈絡來看,分為三章。首章見物起興。《關雎》一詩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兩句既是"興"又是"比"。詩以灘頭水畔的一對雎鳩鳥的叫聲起興,然后寫出自己的一片情思。"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既可看作是作者的即目所見,或者解作以摯鳥的求偶為興??梢韵胂螅粋€年輕小伙子,見到河州上一對水鳥的相親相愛,聽到它們一唱一和的鳴叫,自然會引起自己無限的情思,何況他心目中正有一位所愛的人兒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向往著那位美麗賢淑的好姑娘,能夠成為自己理想的伴侶。
第二章以纏綿悱惻之情,直率地寫出自己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苦。這個青年男子所戀的乃是河邊一位采荇菜的姑娘,正是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邊勞動時窈窕的身影,使他日夜相思不能須臾忘懷。"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極寫他追求想念的迫切心情;"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是寫他的相思之苦已達到了長夜不眠的程度。
情到極處必生幻。緊接著第三章,突然出現(xiàn)了"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歡快熱鬧的場面。這不啻是個戲劇性的轉變。"琴瑟友之","友",親密相愛;以彈琴奏瑟,喻其相會相處時的諧和愉快。"鐘鼓樂之",則是結婚時的熱鬧場面。無疑正是這位相思男子對未來的設想,是他寤寐求其實現(xiàn)的愿望?;孟氩⒎乾F(xiàn)實,但幻由情生,也是極自然的。而這一愛情心理的描寫有正是對生活中所習見的愛情心理的深微的捕捉和真實的刻畫。
由此看來,從這首詩所表達的內容和描寫的景物來分析,把它看作是一首愛情主題詩更恰當。
二、《關雎》淳樸自然的抒情
愛情是人類特有的感情,是一種自發(fā)的不由自主的情感沖動,同時也是個體的一種選擇?!对娊洝分械膼矍樵姛崃叶寺逍露儍?,是心與心的交流,是情與情的碰撞?!蛾P雎》便是極具代表性的一篇,詩中所寫的是一個男子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在求之不得的情況下,一種原始的感情流露。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然而以今天的眼光客觀地看,這種未經禮教桎梏的,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種活潑生命的體現(xiàn),是真正意義上的對天地精神的遵從。它標志著和諧,散發(fā)著愉快與天真的氣息。它展示給我們的是人類美好的情感世界。這里沒有世俗的偏見,有的只是個體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這種淳樸、自熱的平等愛情,是漢代以后的愛情詩矯揉造作所不能比擬的。
三、《關雎》纏綿的相思之情
在這首民歌中,除了表現(xiàn)出一種淳樸、自然的愛情主題,更突出的表達了一種纏綿的相思之情。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荇菜,一種水生植物,有點像采菱角,即順著水流忽而側身向右的去采摘,意思是左右采,那么左右采在這里有什么意思呢?這是一個動作,一個挑揀的動作。挑揀到最后,你尋覓到一個適合的。這個動作的最后其實有一份象征,象征男女之間的追尋,不就是左采右采嗎?但"采"不是簡單地收集,而是有選擇性地挑揀,在那些良莠不齊的荇菜中間選擇采摘那些好的來食用,這就直接引起了下面一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為什么男子要不斷的去追求,因為她是一位優(yōu)秀的女性,是"窈窕淑女"。男子通過不停的選擇,終于發(fā)現(xiàn)了這位"窈窕淑女",因此要去追求她。"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就是在男子有所行動之后,對女子有所表示愛慕之后,并沒有打動她的芳心,所以"求之不得"。"寤寐"就是早晚,"思"理解為思念、想念。是男子沒有追求到,心里壓抑,不斷地對女子產生思念,因此早晚,不論在做什么都在思念,茶不思,飯不想。"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將"寤寐思服"表現(xiàn)得更加具體和形象化,不僅僅是寢食不安,簡直就是坐臥不寧,精神恍惚。到這兒,這種相思之情已經被表達得淋漓盡致了。
當然,用我們今天的觀念來理解這樣一種相思的痛苦好像太癡情了,但是,在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下,有這樣的想法、有這樣的表現(xiàn)應該是很自然的。后來的詩人不是也有"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詩句嗎?試想,現(xiàn)在能有多少人能夠癡情到這樣的境地?可見,《關雎》開啟了中國愛情詩的先河,纏綿的相思,淳樸自然的抒情,使得讀者百讀不厭,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