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建榮
一、“看”為寫話提供源泉
低年級的孩子識字量不多,我們可以找一些拼音讀物、圖文結合讀物、童詩童話等,采用師生共讀、生生共讀、親子閱讀的形式,讓孩子產(chǎn)生閱讀的意識。然后通過故事或問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結合教學內(nèi)容推薦課外讀物,引發(fā)學生閱讀的愿望。接著開展評比活動,強化學生的閱讀動力。
大自然是孩子創(chuàng)作的源泉,我們可有意識地帶著他們?nèi)ビ^察周圍事物的變化,去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獨特之處。下春雨了,帶他們到雨中去,仰起頭,伸出手,親身感受一下那像牛毛、像細針的柔柔春雨。秋天到了,帶他們?nèi)ァ罢艺仪锾臁保簶淙~黃了、高粱紅了、稻子黃了……
二、“說”為寫話打下基礎
“說”是“寫”的前提,“說”能為“寫”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欲望??谡Z交際是低年級的一大重要教學板塊,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說一句或幾句完整的話。如教學一年級口語交際《找春天》,課前,可以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花園組”“池塘組”“樹林組”……?讓他們分別重點觀察花草、池水、樹木……課堂上,引導小組間互相發(fā)問?!盎▓@里哪些花開了,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呀?” “我想知道池塘那兒有什么變化,能告訴我嗎?” “樹木里的樹木都長出新芽了嗎?”學生一問一答,興趣越來越濃,表達的愿望則越來越強烈。有了這樣的對話基礎,學生自然容易下筆了,寫出來的內(nèi)容也會比較豐富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