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微
許是看《爸爸去哪兒》上了癮,母親竟在看完節(jié)目后與我聊了起來。她問,你知道小時候你的口頭禪是什么嗎?
那么久遠的事我怎么可能記得,只能隨便搪塞一句,不會是媽媽我餓了吧。母親撲哧一笑,搖頭說,你的口頭禪就是:媽媽,我們?nèi)ツ膬骸?/p>
見我疑惑,母親開始說起往事,大多我已遺忘,是母親的話重新將它們點亮。
你爸生病那會兒,你才六歲。你爸住院花費巨大,我不得不出去找活計賺錢,那時只要幼兒班沒課,你就跟著我到處跑。
剛開始咱們在路邊擺菜攤,四五點鐘就要去批發(fā)市場進菜,留你一個人在家不放心,每次都帶你一起去。等穿好衣服,你還睜不開眼,但總會問一句:媽媽,我們?nèi)ツ膬?。每天你都會陪著我坐在馬路邊直到下午三點,有時還替我收錢。
下午三點之后,擺菜攤的地方要變成夜市,夜市商販們早就在那等了,咱娘倆趕著收拾東西,這時你問的還是:“媽媽,我們?nèi)ツ摹薄?/p>
但我們還不能回家,接著我會帶你去一個手工作坊干活,那會兒做的是串珠,需要的各種珠子顏色、數(shù)量不一樣,你就在一邊替我按顏色堆好、數(shù)好,我只要拿起來串就可以了。
你還記得嗎?當時咱們除了賣菜和做手工,媽媽還帶你去過飲料加工廠,服裝加工廠……當時就怕你哭鬧,但你好懂事,從來沒鬧過。
現(xiàn)在看電視上這些孩子們,錦衣玉食的,再想想當初,你遭得那些罪,哎,是媽對不起你。
母親一個對不起,把我嚇得不輕,我從不知她內(nèi)心竟對我存有愧疚。在家境好轉后,兒時的貧苦記憶已漸漸隨時間長河飄遠,沒想到母親卻一項項記得這樣清楚。
讀初中時,親戚們都看不慣母親對我的寵愛,她不讓我干家務,甚至我提個重點的袋子都會從我手中搶走。親戚們都告誡母親,慈母多敗兒,你這樣慣著她可不是好事。而母親完全不搭理這些話,一笑置之,繼續(xù)寵我護我。
現(xiàn)在想來,母親對我如此寵愛,是認為那段奔波苦累的過去,對我造成了傷害,她想要彌補;而我當年不哭不鬧的陪伴則是她走出困境的動力,所以在一切好轉后,她要加倍補償我。
可母親不知道的是,那段苦難的過往,卻讓我早一些了解到社會上一些淺顯的規(guī)則,在成長過程中,受益匪淺;她也不知道,正因為遭遇過苦難,人才會去思考成長,毫不夸張地說,電腦前我敲打的每篇文章里,都有那時留下的“財富儲蓄”。
她更不知道,當時的每一句“媽媽我們?nèi)ツ膬骸保加袑ξ粗钠诖?,我期盼每一天都過不一樣的生活,而她帶著我奔波,恰恰是滿足了我的期望。
我從未怪過她,但我也不打算去撫平母親內(nèi)心的那一絲愧疚,因為我知道,無論怎么解釋,母親都會認為是一種安慰。而我也明白,這份帶著愧疚的愛,也將成為母親余生生活的強大動力。
那晚,聽著母親均勻的鼾聲響起,覺得好幸福,能如此安靜地陪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