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夢婷
教育教學工作離不開生活,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既教育”理論,形象地闡明了教學工作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廣大教師要避免枯燥生硬地講授專業(yè)理論和技能,而要將計算機能力培養(yǎng)與學生的實際運用緊密結合起來,使教學內容更富有生活情趣,對學生的應用指導更為有效。筆者從事多年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在強化信息技術課堂與生活的聯(lián)系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究,以下將做簡要論述。
一、結合社會生產(chǎn)生活介紹計算機的作用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小學生便開始初步接觸計算機及網(wǎng)絡系統(tǒng)。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一切都是新奇、新穎的,同時也是陌生的,他們對計算機的功能、作用的了解不夠全面。對此,教師應當強化有關這方面的介紹,如果教師著力從國防科技、世界科技發(fā)展等大的角度講授計算機的功能,學生會聽得茫茫然,較為恰當?shù)姆绞绞菑纳鐣钪械木唧w運用入手,如向學生介紹超市里的智能化收銀系統(tǒng)、全國聯(lián)網(wǎng)的銀聯(lián)系統(tǒng)、智能化電器等,這些方面的運用與學生生活距離較近,為他們所熟悉,以這些實例組織教學,能夠拉近學生與計算機技術之間的認識距離,有助于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了解計算機的功能,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二、補充生活化的信息內容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廣大教師要結合不同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補充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強化信息技術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學得更加輕松快樂,
1.以自己的習作開展文字輸入編排。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文字輸入與編排的教學時,不妨要求學生以自己的習作為范本,開展文字錄入和文字編輯工作。這樣的內容調整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明顯的作用,看著自己的作文變成鉛字,學生的興趣會得到極大的提高,對輸入法的學習及文字編排的學習也會更加投入。這樣的靈活安排使學生在輸入與編排時格外用心,許多學生還在作品后面附加上作者的基本信息,對相關學習要點的掌握也更為牢固,可見這樣的靈活處理確實非常有效。
2.運用畫圖工具開展生活內容創(chuàng)作。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各種畫圖工具進行簡單的圖像創(chuàng)作。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生活場景為繪畫藍本,運用各種畫圖工具進行勾勒、著色及圖像處理等,要求學生在創(chuàng)作出一幅作品的同時,還要起一個較為新穎的作品名稱,對作品設計思路及寓意進行簡要說明。在這樣的要求下,學生不僅能夠對畫圖工具的功能掌握得更加全面,而且能夠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3.提供生活場景圖片制作幻燈組件。在幻燈片的制作指導中,學生需要一些圖像資料作為素材,筆者在教學中除向學生進行了技能技巧方面的指點之外,還專門出示了一組生活場景圖片,選材來自于大家的校園生活,有宿舍場景,有教室內學習場景,也有活動課場景等,以“我們的精彩生活”為題供學生選擇設計。筆者要求學生按照自己設計的理念與思路選擇部分圖片制作幻燈片并簡要介紹,這些生活場景圖片就是學生身邊的生活,以這樣的內容為素材開展幻燈片制作的教學活動,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之后,筆者還鼓勵學生選取家庭場景的一些圖片制作幻燈片,自己命名,精心設計,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
4.結合日常生活安排運用電子表格。電子表格的運用具有極大的便利性,尤其是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類等功能,這些方面的運用能夠較好地處理各項數(shù)據(jù)。筆者在電子表格內容的教學中,并沒有沿用格式化的方法進行教學,而是要求學生選取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作為學習內容,如要求學生對一周內每天的花費進行統(tǒng)計,運用電子表格輸入計算非常便捷,電子表格的各項功能在生活化內容的運用中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既讓學生感受到了電子表格的便捷性,同時又增強了學生對相關操作要點的掌握效果。
5.根據(jù)生活常識學會上網(wǎng)查詢資料。網(wǎng)絡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要學會如何正確地上網(wǎng),并利用網(wǎng)絡方便自己的生活。筆者在這一內容的教學中,給予學生技巧方法的點撥之后,鼓勵他們自主開展嘗試,要求學生針對生活中的一些疑問上網(wǎng)搜集相關資料,并將其下載下來,儲存到自己的文件夾之中,如一日三餐怎樣合理安排,不同年齡段的人每天應當堅持多大的運動量等,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疑問都可以通過上網(wǎng)搜集瀏覽信息的方式尋找到答案。許多學生還在網(wǎng)絡中查詢自己關注的一些個性問題,如偏頭痛如何治療、怎樣科學減肥等,有了這樣的有益嘗試,學生對網(wǎng)絡的功能大為贊嘆,逐步養(yǎng)成了上網(wǎng)查閱資料的良好學習習慣。
6.建立班級學生網(wǎng)絡聯(lián)系快捷方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學會了使用電子郵箱、QQ等聯(lián)系方式,能夠極大地方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如課后利用電子郵箱發(fā)送學習資料,利用QQ相互交流學習心得、探討疑難問題等。筆者要求學生相互之間保存聯(lián)系方式,建立網(wǎng)絡上的快捷聯(lián)系通道,以班級為單位建立QQ群,極大地方便學生的學習。
三、將信息課堂所學技能運用在家庭之中
信息技術課堂與生活的聯(lián)系是千絲萬縷的,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能夠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增強知識掌握與技能訓練效果。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學以致用,將課堂所學在家庭生活中廣泛運用,如運用電子表格幫助家長記錄每天的開支,每月進行分類統(tǒng)計,從而對家庭生活中各方面的開支情況有更為直觀的了解。再如家長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可以幫助他們上網(wǎng)查找答案,無論是生活小常識,還是莊稼種植的技術要點、水產(chǎn)品養(yǎng)殖技巧等,都可以通過網(wǎng)絡搜集到大量信息,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信息技術學科的廣泛運用空間。
綜上所述,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廣大教師應當重視與生活聯(lián)系,通過從生活中汲取教學信息及更好地服務于生活這兩條途徑,密切信息技術課堂與生活的聯(lián)系,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劉巖峰.淺談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2(20).
[2]薛元峰.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現(xiàn)狀及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0(08).
[3]張勝.關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魅力中國,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