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旻
杜牧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p>
是的,煙雨。
這煙雨須在秋日的傍晚開始飄飛,要輕,要柔,要潤物細無聲,雨滴輕叩于枝葉窗欄上要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妙音。這煙雨不能少,要密密的,從窗口向外望去,要純粹得如霧似煙。在這樣的煙雨下,你什么都看不清,但你又什么都看得清。
在煙雨的籠罩下,窗前那盆叫不出名字的盆景青翠欲滴。我時常會想,要是上去輕撫一把,會不會也染得一手綠呢?
我心中的煙雨是溫柔的:“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边@煙雨也是淡雅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被蛟S這煙雨還帶著點點凄涼:“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當(dāng)你感慨那紅塵滾滾,世事變遷時,自然便會更想念這“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的朦朧煙雨了。
站在這樣的煙雨下,定會感到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清爽吧?迎著雨張開雙臂,雨水便心領(lǐng)神會地撲向我的全身,這是一種世人無法領(lǐng)略的清新。這煙雨微微濕潤,還帶著點泥土清香的氣息。只需深深地吸上一口,便似乎要驅(qū)散體內(nèi)所有污濁的熱浪。這是滌蕩人心的呼吸,這是夢寐以求的歡暢,這是大自然賦予人的愉悅。
到了晚間,雨會略大一些。這時,坐在窗前,點一支燭,讀一本書,便是一種享受了。光聽著窗外夜色下時緊時疏、錯落有致的雨聲,便心滿意足了。但是說真的,這種夜景也并不全是美的。屋外的路泥濘,園中的花凋零,路上的人狼狽。但因是夜里,所以你看不到這一切,你只能聽到窗外那淅淅瀝瀝的雨聲,你只會感到往日的喧囂、疲憊、煩惱等都消失了,天上地下唯余安靜。
這時候?qū)Υ岸?,讓昏黃的燭光映著密密的雨絲,玻璃窗上映著你的臉。你輕輕地呵口氣,一層迷霧便如煙雨般模糊了你的臉,你能看到的東西很少很少,但似乎又能看得很遠很遠。風(fēng)不要很大,輕輕一吹便一陣淅瀝,燭光一陣跳動,而后又歸于平靜。周而復(fù)始,你就會感到其中的節(jié)奏,這便是雨的心跳了。
有音,有情,有呼吸,有心跳,這便是真真切切的生命吧。
教師點評
羅丹說過:“對自然的愛好和真摯,這是天才作家的兩種強烈的渴望?!闭怯辛诉@樣的愛好和真摯,作者才能凝神專注地觀賞雨色、夜色,才能產(chǎn)生獨特的感覺,然后進行有效的美化和加工。這篇文章寫得非常生動。作者對煙雨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摹,讓人深深地沉浸在他所營造的那一片境界中。文中夾雜著不失時機的抒情,恰到好處。最后一段收束有力,畫龍點睛,讓人嘆服。文章開篇就很引人入勝,引用杜牧的詩為全文奠定基調(diào)。文章結(jié)構(gòu)工巧,語言在感性中略帶有理性色彩。本文流露出作者對煙雨的迷戀與向往,也可看出作者很善于營造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