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隆
五大連池市第一小學校的辦學理念是:“讓我們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在這一理念指引下,學校在管理實踐中堅持以教師為本,大力實施人文管理。學校的辦學思想、規(guī)章制度和校園文化無不體現人本特色——辦學思想指引人、激勵人;管理制度解放人、發(fā)展人;校園文化陶冶人、感化人。熱情關心人、充分信任人、誠懇對待人、全面發(fā)展人,是我們工作的不懈追求。學校努力為教師創(chuàng)造一種幸福的工作環(huán)境、愉快的成長環(huán)境,真正讓教師做人有尊嚴、生活有幸福、工作有熱情、事業(yè)有動力,讓管理彰顯人文情懷,讓學校成為教師幸福生活、學習和工作的精神家園。
一、讀懂教師——以師為本的前提
作為學校校長,要用心去解讀教師這本書。
教師渴望受到尊重和認可。不管老教師還是年輕教師,也不論優(yōu)秀教師還是普通教師,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同行的認可,得到領導的贊許。這就要求我們在管理中要充分認識把握教師的這一心理需求,尊重并維護教師的自尊心,保護和培育教師的上進心。有時領導一個真誠的鼓勵,一個善意的微笑都會給教師帶來喜悅和滿足。
教師從內心深處是向善的。教師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工作,校長在處理與教師的關系時,要與人為善,不急不躁,多看到教師優(yōu)秀的一面和善良的一面,把教師看成是有待開發(fā)的潛力巨大的資源,看做“自我實現人”,這樣才能處理好校長和教師的關系。
教師的工作有其自身的職業(yè)特點。教師工作是內隱的。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工作是塑造美好心靈的事業(yè),教師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情感陶冶情感,以激情點燃激情,教師的工作直抵學生的靈魂。這就決定了教師工作過程和成果的內隱性,他們的工作從表面上很難考究并據以評價。這就要求我們管理教師時,著眼于人的思想,依靠人文關懷和工作本身的魅力,調動、激活行為主體的內在需求和動力,間接地影響人的行為。評價教師工作時不能簡單機械,慎用量化考核方式評判教師的工作。要深挖教育工作表象背后的實質,注重考查師生生命價值的有效提升。校長要有包容之心和悅納之情,尊重教師的個性和差異,并且把這種差異轉化成教師成長的資源。
二、善待教師——以師為本的關鍵
善待教師就是尊重教師的情感,尊重教師的權利,尊重教師的勞動。
善待教師要突出解決教師的生活困難。教師的職業(yè)性質決定了教師社會交往少,而教師在生活中又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諸如結婚生子、養(yǎng)老扶幼、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勢必影響教師的工作。學校領導要把教師的困難想在心上,抓在手上,解決在實際中,不讓困難擾亂教師的心緒,束縛教師的手腳。
善待教師要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學校關注教師的心理感受和生命質量。在管理中力戒形式主義,刪除繁文縟節(jié),為教師松綁,減輕教師負擔,緩解工作壓力,不讓教師做無用功,變“提要求”為“提資源”,變“硬性管理”為“柔性管理”。對教師的要求體現對效率和效益的關注,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研究教學,提升內涵,盡享成長的快樂。教師書寫教案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勞動,占去了教師的大部分工作時間,一些教師把教參機械地照抄到教案上,沒有思索,沒有整合,對教學沒有任何幫助。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變個人備課為集體備課,把一冊書按章節(jié)分開,每人承擔一部分進行主備,其他人參與討論,備課成果大家共享。變手寫教案為電子教案,這樣就把教師解放出來,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學、改進教學。
善待教師要公平公正評價教師。對教師的評價,領導態(tài)度要端正,心胸要開闊,拿捏要有度。要用發(fā)展的眼光考評教師的工作。在工作中要發(fā)揚民主,傾聽教師的意見,集中集體的智慧,要讓流汗的不流淚,吃苦的不吃虧,受累的不受罪。通過評價獎勵,要讓每一位教師感受成功,看到希望,激發(fā)熱情,明確方向和目標。
三、發(fā)展教師——以師為本的宗旨
打造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平臺。首先,開展好校本培訓。學校先后開展新教育理念培訓、網絡資源整合運用培訓、學法指導培訓、教科研能力培訓,教師通過專業(yè)技能培訓,能夠站在當代教育發(fā)展的制高點上,游刃有余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其次,深化教學研究。每學期舉辦日常教學研討課、青年教師匯報課、骨干教師展示課、名優(yōu)教師引領課,使每個層面教師的教學走向科學化和精致化。再次,抓實校本教研。通過教學反思、專題研討、教育敘事、課例分析,讓教師對教學的深層問題認真解讀,深入探究,提高教師理性思考的能力。最后,推廣科研成果。學校在高年段大力推廣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在中年段積極開展 “生本教育”實驗,使教師教育視野更加寬廣,教育技能更加成熟。教師專業(yè)成長平臺的搭建,鍛煉了教師隊伍,一大批教師迅速成長起來。學校被上級部門確定為校長、骨干教師培訓基地,近兩年先后培訓中小學校長、骨干教師150人次,為市級以上教研活動承擔公開課45人次。
實施“名師培養(yǎng)工程”。名師是名校建設的前提。我校實施“名師培養(yǎng)工程”,教師通過自我申報和學校選拔,加入名師培養(yǎng)工程。教師自我剖析,明確發(fā)展方向;聽課評課,提煉教學風格;參加論壇,展示教學特色;撰寫文章,提升教育內涵。名師工程培養(yǎng)了一批專業(yè)骨干教師。李偉波老師當初來我校時是一名普通教師,通過參加名師培養(yǎng)工程,虛心學習,勤奮工作,各方面素質和能力快速提升,所帶班級各方面表現突出,受到學生和家長好評,目前已成長為一位市域名師和優(yōu)秀管理者。我校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在校內外、市內外對名師進行推介和展示。“名師培養(yǎng)工程”不僅滿足了教師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增強了教師的成就感,也成為學校文化的一部分,引領教師追求卓越,走向成功。
學校是尊重人、發(fā)展人、成就人的地方,是教師幸福成長的精神家園。學校管理要以人為本,實施人文管理。學校發(fā)展要依靠教師,發(fā)展的成果要惠及教師。校長要把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貫穿于學校管理的全方位和全過程,讓人本主義思想永遠照耀學校前行的路。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