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虎 張潤峰
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作為心血管疾病中一種常見的危急重癥,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ACS本身是一種死亡率較高的危急重癥,大部分患者有劇烈的胸痛、心悸、甚至瀕死感等不適,這使患者易產生一些諸如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1]。醫(yī)學模式的轉變要求臨床醫(yī)師更加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的變化,因此有專家提出了雙心醫(yī)學(Psycho-cardiology)模式,也稱行為心臟病學(Behavioral Cardiology),即由心血管專科醫(yī)師與精神科醫(yī)生共同診治心血管患者,治療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同時,關注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力求雙心健康[2]。目前關于雙心醫(yī)學模式對ACS患者血脂水平的影響還鮮見報道。故本研究通過對ACS患者進行不同醫(yī)學模式的干預以研究雙心醫(yī)學模式的常規(guī)應用是否可以更好地達到調脂效果,以期為臨床推廣提供參考意見。
1.1 對象 選擇2013年入住綿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的ACS患者。納入標準:符合2007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xié)會關于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臨床治療指南診斷標準,并自愿加入該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有精神病史、嚴重智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以及不能配合,既往有抑郁癥病史,腦器質性疾病或服用某些精神活性物質等;②合并感染性疾病;③拒絕抽血化驗;④排除孕婦、嚴重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臟病者,瓣膜病,主動脈夾層。
符合納入排除標準共10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雙心診療模式組(雙心組)和對照組。雙心組不愿配合退出1例,失訪1例,對照組不愿配合退出2例。雙心組與對照組共完成96例。雙心組男性28例(58.3%),女性20例(41.7%);平均年齡(68.54±9.99)歲;ST段抬高型13例,非ST段抬高型35例。對照組男性26例(54.2%),女性22例(45.8%);平均年齡(68.04±8.55)歲;ST段抬高型11例,非ST段抬高型37例。兩組入院前社會人口學特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況調查 自編一般情況調查表,調查受試者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吸煙飲酒史、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等。
1.2.2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項版本(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 由漢密爾頓于1960年編制??偡?< 7分:正常;總分在7~17分:可能有抑郁癥,總分在17~24分:肯定有抑郁癥;總分 >24分:嚴重抑郁癥。其總分評定信度系數(shù)r為0.99,反映臨床癥狀嚴重程度的經驗真實性系數(shù)為0.92。
1.2.3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由漢密爾頓于1959年編制。包括14個項目,總分超過29分,可能為嚴重焦慮;超過21分,肯定有明顯焦慮;超過14分,肯定有焦慮;超過7分,可能有焦慮;如果小于6分,沒有焦慮癥狀。其總分評定信度系數(shù)r為0.93,其效度系數(shù)為0.36。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以抗凝,溶栓/介入,擴張冠脈,調脂及抗心律失常等常規(guī)治療。雙心組同時進行心理干預,具體執(zhí)行由精神科醫(yī)師團隊和1名心內科醫(yī)生負責,患者在入院后1天由精神科醫(yī)師團隊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制定相應的心理干預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前、1月及3月后分別進行HAMA, HAMD-17評定和血脂檢測,包括總膽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CHO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抽取患者空腹12小時以上的靜脈血5ml,常溫保存,5min內送檢,4000r/min離心5min,取上清液,貝克曼AU-27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血脂檢測,檢查前一天晚上8點以后禁食,不禁水。
2.1 兩組入院前共病及用藥情況 兩組入院前共病和用藥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兩組入院前共病情況比較
表2 兩組入院前用藥情況比較
2.2 HAMD-17和HAMA評分比較 入院前,兩組HAMD-17和HA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院3月后,對照組較入院前、1月時得分高,雙心組得分較入院前低,雙心組評分下降更為明顯(P<0.05)。
表3 HAMD-17和HAMA評分比較分)
注:3月后與入院前、1月后比較aP<0.05;3月后兩組間比較bP<0.05。
2.3 血脂指標比較 入院前兩組CHOL,HDL-C,LDL-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院1月、3月后,兩組CHOL,LDL-C水平均較入院前低(P<0.05),同期雙心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HDL-C水平較入院前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差異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5。
表4 兩組CHOL比較
注:a為同期組間比較,b為1月與入院前比較,c為3月與入院前比較,d為3月與1月比較,P均<0.05。
表5 兩組LDL-C比較
注:a為同期組間比較,b為1月與入院前比較,c為3月與入院前比較,d為3月與1月比較,P均<0.05。
本研究顯示,雙心組入院治療1月、3月后HAMD-17和HAMA評分均低于入院前,對照組評分高于入院前(P均<0.05)。表明心理干預對其焦慮抑郁情緒產生了有利影響,如不及時對ACS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有效地干預,焦慮抑郁狀況有隨時間惡化的趨勢。事實上,在既往發(fā)生心梗后,有10%到20%患者,因心梗而有創(chuàng)傷后體驗,例如在心里或夢境中會再次經歷心血管打擊[3]。同時超過三年的隨訪顯示,心梗導致的創(chuàng)傷后應激會增加因冠心病導致的再住院次數(shù)[4]。
本研究顯示,兩組入院1月和3月后CHOL,LDL-C水平均較入院前低(P均<0.05)??赡苁且驗樽鳛锳CS的常規(guī)治療藥物他汀類對血脂的控制起了主要作用,所以兩組血脂狀況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雙心組在1月時CHOL,LDL-C均低于對照組。這可能是ACS產生的負性情緒易使血脂代謝紊亂,或使調脂的效果緩慢,而雙心診療降低了情緒因素對脂質代謝生物學的影響,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所以血脂降低的幅度更明顯。Van Deedt Dortland 等[5]研究顯示,不良的脂質蛋白與抑郁癥狀密切相關,能導致LDL-C的增高,同時抑郁癥狀本身能導致HDL-C降低。3個月時,兩組的CHOL,LDL-C差異仍然存在,提示雙心診療可能為ACS患者的長期血脂控制帶來更大的益處。
本研究主要關注把心理干預作為ACS的常規(guī)治療手段后,患者是否有更好的獲益。故在研究的起始篩選受試對象時,并沒有依據(jù)患者心理狀況進行篩選及分組。這也是本研究的局限性所在。
[1] Guler E,Schmid JP,Wiedemar L,et al.Clinical diagnosi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Clin Cardiol,2009,32(3):125-129.
[2] 張潤峰.雙心診療模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58(1):61-68.
[3] Horvath KA, Aranki SF, Cohn LH, et al.Sustained angina relief 5 years after transmyocardial laser revascularization with a CO(2) laser[J].Circulation, 2001,104(12):181-184.
[4] Von K?nel R, Hari R, Schmid JP, et al. Non-fatal cardiovascula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caused by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Cardiol,2011,58(1):61-68.
[5] Van Reedt Dortland AK, Giltay EJ, van Veen T,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serum lipids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esults from the Netherlands Study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NESDA)[J]. J Clin Psychiatry,2010,71(6):729-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