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相芬 麻愛華 董俊玲 李晶瑩 孫振曉 王相立
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多種代謝成分異常聚集的病理狀態(tài),包括向心性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和血脂異常,顯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Ⅱ型糖尿病的風險[1]。近年來,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癥)患者伴發(fā)代謝綜合征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國外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癥患者MS患病率為28%~46%[2],國內報道精神分裂癥患者MS患病率為12.1%~ 35.5%[3-4],為一般人群的2~3倍。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精神分裂癥中也較常見,孫振曉等[5]曾對483例精神分裂癥患者調查發(fā)現(xiàn),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陽性率為8.62%。國外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會增加MS的發(fā)病風險[6]。而HBV和HCV類似,都能通過脂肪代謝異常導致慢性肝臟損傷[7],因此HBV感染與MS間的關系研究逐漸受到重視。但尚未見有關精神分裂癥患者HBV感染與MS的關系研究。本研究對精神分裂癥患者MS發(fā)生率進行大樣本調查,對精神分裂癥患者HBV感染與MS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以期為HBV感染及MS的預防控制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對象 以2013年1-8月在臨沂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 10 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tenth edition, 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臨床描述與診斷要點[8],共622例。資料完整的有效樣本600例,其中男性360例(60%)、女性240例(40%)。年齡16~65歲,平均年齡(44.76±10.85)歲。農民284例(47.33%)、工人112例(18.67%)、無業(yè)97例(16.16%)、退休49例(8.17%)、學生38例(6.33%)、其它20例(3.33%)。已婚274例(45.67%)、未婚254例(42.33%)、離婚62例(10.33%)、喪偶10例(1.67%)。平均受教育年限(9.72±2.67)年。平均疾病首發(fā)年齡(26.37±8.46)歲;平均總病程(17.68±9.87)年。偏執(zhí)型298例(49.67%)、未分化型230例(38.33%)、殘留型 65例(10.83%)、單純型6例(1%)、緊張型1 例(0.17%)。精神病家族史陽性117例(19.50%)。該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研究對象在研究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調查內容
1.2.1 自制一般情況調查表 內容包括人口學和病史資料,性別、年齡、婚姻、職業(yè)、受教育年限、診斷分型、首發(fā)年齡、總病程、精神疾病家族史和用藥史等。
1.2.2 生理指標 入組對象于早晨空腹測身高、體質量、腰圍、血壓,體質量指數(shù)=體質量(Kg)/身高(m2)。身高測量[9]:患者赤腳站立并減去頭發(fā)的影響,精確至0.1cm;體質量測量[9]:患者穿短衣赤腳站于體重秤上,測出的數(shù)字減去所穿衣服重量,精確至0.1Kg;腰圍測量[9]:患者雙腳分開25~30cm,體重均勻分布在雙腳上,測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棘和第12肋下緣連線的中點上,測量者坐在患者一旁,將皮尺緊貼身體,但不壓迫軟組織。周徑測量精確至0.1cm。血壓測量嚴格執(zhí)行血壓測量程序[10]:患者安靜休息5分鐘以上,取坐位,裸露上臂,綁縛好袖帶,袖帶與心臟同一水平;測壓時保持安靜;應用水銀血壓計,放氣速度均勻,聽診以柯氏音第一音為收縮壓,柯氏音第五音為舒張壓,如實記錄血壓讀數(shù),精確到2mmHg (1mmHg=0.133kPa)。
1.2.3 生化指標 入組對象于早晨空腹取靜脈血5ml, 使用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空腹血糖(FPG)、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標。
1.2.4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檢測 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進行檢測。
1.3 調查方法 對2013年1-8月在臨沂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于入院1周內完成調查。研究前,對參加調查人員進行了集中培訓,向其詳細講解該研究的目的意義和實施流程,調查人員間的一致性Kappa=0.89~0.94。
1.4 指標定義 MS診斷采用2007年頒布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中MS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11]。HBV感染標準以研究對象血清中檢測出HBsAg陽性作為判斷感染的標準。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MS相關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
2.1 精神分裂癥患者HBV感染情況 6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中,HBsAg陽性者71例(11.83%)。其中男性51例(14.17%),女性20例(8.33%),男性高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0,P<0.05)。
2.2 精神分裂癥患者MS患病率 6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符合MS診斷標準者91例(15.17%)。其中男性45例(12.5 %),女性46例(19.17 %),女性高于男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97,P<0.05)。
2.3 精神分裂癥MS組與非MS組的風險因素比較 兩組間HBV感染、性別、婚姻、年齡、總病程、腰圍、體質量指數(shù)、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甘油三酯、HDL-C、LDL-C、總膽固醇、尿酸、總蛋白、白蛋白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0.01)。見表1、2。
表1 精神分裂癥伴發(fā)MS的風險因素比較
表2 精神分裂癥伴發(fā)MS的風險因素比較
2.4 MS發(fā)病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是否患MS作為因變量,分別計算在加入年齡和性別這兩個調整因素前后,研究HBV是否感染及其它因素和MS的關系。結果顯示,無論是否加入年齡和性別這兩個調整因素,HBV感染和MS的關系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3。
表3 MS發(fā)病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甘油三酯<1.7mmol/L1.001.00≥1.7mmol/L21.331(11.632~18.127)20.72(10.698~17.819)HDL-C≥1.04mmol/L1.001.00<1.04mmol/L7.236(5.128~10.289)6.423(4.125~8.987)總膽固醇<5.18mmol/L1.001.00≥5.18mmol/L5.739(3.942~6.213)5.426(4.120~6.138)尿酸男性≤420umol/L女性≤350umol/L1.001.00男性>420umol/L女性>350umol/L2.012(1.278~3.177)2.123(1.289~3.412)
注:接受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患者*P<0.05,接受抗糖尿病藥物治療的患者**P<0.01。
有關精神分裂癥伴發(fā)MS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不同研究中,MS的患病率存在差異,這可能與調查人群及所使用的診斷標準不同有關。本研究采用2007年頒布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中MS診斷標準對600例精神分裂癥調查發(fā)現(xiàn),MS的患病率為15.17%,與國內文獻報道精神分裂癥患者MS患病率為12.1%~35.5%相一致[3-4]。而且發(fā)現(xiàn)女性患病率(19.17%)高于男性(1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報道相一致[3-4]。這可能是因為本研究所采用的MS診斷標準中,對男女有不同的標準來區(qū)別腹型肥胖,導致女性的檢出率較高。另外,本研究中患者的平均年齡44歲,而此年齡段女性逐漸步入絕經期,雌激素水平變化明顯,絕經期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導致體質量增加,腹部脂肪堆積[12]。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6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中,HBsAg陽性者71例,陽性率為11.83%,高于孫振曉等[5]于1994年對483例精神分裂癥患者調查結果(8.62%),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既往調查結果相一致[3]。男性HBsAg陽性率高于女性的原因,可能與男性社交頻繁,在外就餐多,衛(wèi)生習慣不良等因素有關。
對精神分裂癥伴發(fā)MS與非MS組的風險因素比較發(fā)現(xiàn),兩組間HBV感染、性別、婚姻、年齡、總病程、腰圍、體質量指數(shù)、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甘油三酯、HDL-C、LDL-C、總膽固醇、尿酸、總蛋白、白蛋白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0.01)。提示HBV感染、女性、在婚、年齡大、總病程長、腰圍大、體質量指數(shù)大、收縮壓高、舒張壓高、空腹血糖高、甘油三酯高、HDL-C低、LDL-C高、總膽固醇高、尿酸高、總蛋白高、白蛋白高是MS的危險因素。研究結果顯示精神分裂癥患者MS的發(fā)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這些因素導致MS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其他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癥或精神藥物所致的多巴胺和5-羥色胺神經遞質和受體改變以及某些基因表達水平改變可能是潛在的病理機制[3]。
有關HBV感染與MS綜合征的關系,在一般人群中研究結果不一,有2個研究發(fā)現(xiàn)HBV感染會增加MS發(fā)病風險[13-14],有一個認為二者間沒有關系[15]。本研究發(fā)現(xiàn),HBV感染與代謝綜合征之間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無論是否調整年齡和性別等可能的混雜因素,粗OR值和調整OR值分別為2.121和2.068,說明HBV感染可能會增加精神分裂癥患者MS的患病風險。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MS的5個組成指標中,無論是否調整年齡性別,它們和MS之間的關系都非常密切,進一步支持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壓和血脂紊亂是MS的主要構成因素。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體質量指數(shù)、總膽固醇及尿酸與MS之間的關系也非常密切。這與凌雁等[22]研究發(fā)現(xiàn)住院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與MS密切相關,高尿酸血癥者的MS發(fā)病風險較高相一致。高尿酸血癥在MS發(fā)病中的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高尿酸血癥誘導的內皮功能障礙、脂肪細胞炎癥反應及氧化應激等有關[16]。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患者HBV感染與MS之間關系密切,血脂異常(甘油三酯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糖增高、血壓升高、腹型肥胖也是極為重要的危險因素。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該研究為橫斷面研究,無法區(qū)分HBV感染和MS患病的先后順序,但是一般來說,HBV感染發(fā)生在青少年時代,且其表面抗原一般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因此,本研究采用HBV的表面抗原標志物作為HBV感染的標志研究其和MS發(fā)病的相關,可以認為兩者間有一定的先后順序[14]。二是本研究未將抗精神病藥物的應用情況納入危險因素進行探討,而抗精神病藥物對MS的影響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在今后的研究中應納入這一因素。
[1] 李春燕,黃淑田,殷耀武.精神分裂癥患者合并代謝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7(6):728-729.
[2] DeHert MA, van-Winkel R, van-Eyck D, et al. 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reated with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J]. Schizophr Res, 2006,83(1):87-93.
[3] 程灶火,凌衛(wèi)明,周曉琴,等.精神分裂癥患者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1,20(11):1012-1015.
[4] 楊忠,周聯(lián)軍,趙彩云,等.長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伴發(fā)代謝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1,17(6):62-63.
[5] 孫振曉,于相芬.48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HBsAg攜帶情況的調查[J].臨沂醫(yī)專學報,1994,16(3):223-224.
[6] Hsu CS, Liu CJ, Liu CH, et al. Metabolic profil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a case-control study[J]. Hepatol Int, 2008, 2(2):250-257.
[7] Liu CJ, Jeng JY, Chen PJ, et al. Influ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viral genotype and antiviral therapy on superimposed fatty liver disease in chronic hepatitis C[J]. Antivir Ther, 2005, 10(3): 405-415.
[8] 范肖冬,汪向東,于欣,等譯.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70-79.
[9] 趙貴芳,陳旭,管國濤,等.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體重流行病學調查[J].山東精神醫(yī)學,2003,16(1):8-10.
[10] 王文,隋輝.規(guī)范化測量血壓-《中國血壓測量指南》解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2,32(11):846-849.
[11]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lián)合委員會.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390-409.
[12] 陳劍華,劉登堂,李巖,等.兩種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在精神分裂癥人群中的比較[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3,26(5):326-329.
[13] Lao TT, Tse KY, Chan LY, et al. HBsAg carrier status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estational diabetes with increased serum ferritin concentration in Chinese women[J].Diabetes Care,2003, 26(11):3011-3016.
[14] 周艷冰,余金明,施強,等.社區(qū)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代謝綜合征得相關研究[J].中國衛(wèi)生資源,2012,15(6):496-499.
[15] Bedarida G, D’Agostino F, Bianchi M, et al. Unexpected lower prevalence of HBsAg in diabetics than in controls(A study on 2465 patients)[J]. Ric Clin Lab,1982,12(2):409-415.
[16] 凌雁,李曉牧,高鑫.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與代謝綜合征的相關性分析[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2,39(6):62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