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
CG是英語Computer Graphics的縮寫,指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視覺設計和生產。它既包括技術也包括藝術,幾乎涵蓋了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的所有的視覺藝術。
電影,發(fā)明于19世紀末,也稱映畫,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現代藝術,是一門可以容納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藝術,但它又具有獨自的藝術特征。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征,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極強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
CG 技術運用在電影中是電影技術的巨大革新。它就好比電影從無聲片到有聲片,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電影是科技的產物,在電影的早期階段,他不過是簡單的反映生活,就像照相機一樣,將所拍攝到的映像沒有添加任何技巧的放映出來。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并不滿足于現狀,人類的想象力是無窮的,總是希望把幻想變?yōu)楝F實。早期的動畫片可以實現人們的愿望,于是我們看到了天馬行空的東西,由此而誕生了很多動畫的精品,如迪斯尼的《白雪公主》、《美女與野獸》、《幻想曲》、《木偶奇遇記》等等。但是,早期的動畫畢竟是是二維的,太過平面化,而電影是三維的空間,具有很強的實體感,更符合生活的原貌。二十世紀80年代伴隨著計算機動畫的普及,使二者的結合變?yōu)榭赡?,其最早的運用恐怕就是真人與動畫的合成,如1988年的《誰陷害了兔子羅杰》,由于動畫與真人的完美結合,該片一舉拿下1989年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最佳剪輯、特別成就獎等四項奧斯卡獎,成為了電影史上的里程碑。影片中一共有一千多個特技鏡頭,負責制作的是“工業(yè)光魔”公司,它的創(chuàng)辦者是曾導演過《星球大戰(zhàn)》的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為了能夠讓真人和動畫形象的銀幕效果一致,為了讓攝影機能夠靈活運動,加拿大動畫設計師理查德?威廉斯借助新的技術手段,發(fā)明了光、影、色調多層次轉換的攝影系統,每一個真人和動畫結合的畫面都是由十四個畫面合成,這樣,兔子羅杰和偵探埃迪才能夠攜手合作。
CG技術最先嘗試影片中的是庫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zhàn)》系列,而后是獲得多項奧斯卡獎的《阿甘正傳》,之后《泰坦尼克號》、《魔戒》三部曲,還有2010年的卡梅隆制作的締造票房神話的《阿凡達》,隨著這一部部叫座又叫好的影片的誕生,標志著CG技術在電影中的運用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到底CG技術擁有什么樣的魔力讓那么多的優(yōu)秀導演都為之瘋狂呢?我們來探討一下。
1CG技術具有視覺上獨特的審美性。CG技術所能達到的美倫美奐感官效果是任何一種藝術都無法比擬的。美國影片《飛躍來生緣》是1998年羅賓.威廉斯主演的電影,他在當年擊敗《世界末日》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該片在處理手法上將油畫的質感和動態(tài)的映像結合在一起,把電腦程序和繪畫作品融為一體,更是電影藝術前所未有的嘗試。片中男主人公基斯死后來到了妻子安妮所繪的油畫世界的天堂中,天堂的景色絢麗多彩,雄偉而又壯觀,我們在欣賞影片的同時仿佛身臨其境。天堂中呈現出各式各樣的人,或在天空飛翔,或在陽光下嘻戲,或在海水中玩鬧,影像是那么的真實,似乎已經達到了某種極限,不禁使人感慨電腦技術的所能營造的畫面可以是這樣的完美無缺,在這一時刻,心靈與畫面的交融使心臟激烈的跳動著,這是久違了的心靈的共鳴。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是地獄的描繪,男主人公在得知安妮自殺而深陷地域不能進天堂毅然去地域拯救她,和天堂明亮的黃色調相對比,地域中以暗藍色為基調,景象陰森恐怖,時至今日,很多場景歷歷在目,令人毛骨悚然。為了營造出整體的畫面感,導演沃德從莫奈、梵高和十九世紀德國浪漫主義畫家卡斯帕?達維德?弗里德里希(Casper David Friedrich)的作品中獲取了靈感,他說:“德國浪漫主義風格很迷人,他們篤信大自然的力量超越了一切,你會在這些畫家的畫作中發(fā)現,天堂的感覺并不柔順,那里狂風肆虐,樹木扭曲,山石嶙峋,被薄霧所籠罩,在驚人美妙景致的背后,還顯現出濃重的孤獨。這一切都歸功于特效總監(jiān)喬爾?海內克(Joel Hynek)和尼古拉斯?布魯克斯(Nicholas Brooks)率領的特效團隊的精心打造。將平面繪畫轉化為立體影像的工作開始于1996年10月,在繪制冰河國家公園的圖景過程中使用了革命性的新技術“Lidar”。“Lidar”是一種先進的主動傳感系統,該系統本身發(fā)射受控制的激光以照射地面和地面上的目標,不依賴太陽光照,可以全天候的獲得地面三維數據。它直接獲取地面三維數據,比傳統測量方法具有高精度、高密集、高效率和成本低的優(yōu)點。運用這種技術,冰河國家公園幾百英畝的全息圖像便被一次性掃描收錄了下來。
1990年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指導的電影《夢》中,其中有一個夢是表現荷蘭藝術家梵高的,有一組鏡頭是通過CG技術加工而成。梵高的作品成為背景,人物穿梭于畫面中,時而隱藏,時而出現,背景由《馬車通過的吊橋》、《松柏中的麥田》、《星空》、《麥田上的烏鴉》等作品交替出現,我們不僅在欣賞名作的同時,也看到人物是那么自由的活動于畫面中,游刃有余。梵高一生都在為他的藝術而不知疲倦的創(chuàng)作著,即使在他身患精神病后也一直堅持著,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每天都在為這美麗的景色而創(chuàng)作,就像火車輪子一樣不停地轉旋轉?!碑嬅鎰t通過人物與不停轉動的火車輪子交替剪切。黑澤明用實景烏鴉飛起的畫面定格在了《麥田上的烏鴉》這幅畫上,完成了這個夢的攝制,直接切入了電影的主題,那就是在與大自然的斗爭中,人類不能一味的奪取,否則終將會失去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而黑澤明用這一特技手段既表明了CG技術已被嘗試和運用,而且還可以準確生動的直切主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2CG技術在電影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CG技術的運用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真實到無法用肉眼辨別。美國影片《阿甘正傳》在1995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一舉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等六項大獎。影片通過對一個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現。一片灰白的羽毛,從遙遠而未知的天際飄來,在城市上空悠悠地飄蕩,它飄過屋頂,越過樹梢,穿過街道,緩緩地滑過汽車表面,最終輕輕落在正坐在巴士停靠站候車椅上的男人弗勒斯?甘的腳邊。他小心翼翼 地撿起那片羽毛,端詳了一會,打開手邊的箱子,拿出一個本子,將羽毛夾在里面,送兒子上了校車。這就是本片的主人公阿甘,片中的羽毛就是結合CG技術制作而成,但畫面看起來生動自然,毫無造作之感,還有片中為了更好地再現歷史,剪接了當時很多歷史真實的黑白記錄片畫面,如阿甘和其他球員一樣被肯尼迪總統親切握手的場面,這種用電腦特技制作出合成畫面毫無虛假的感覺,就如同身臨其境一樣真實,我們不得不佩服那些幕后的制作人員的智慧與結晶,還有片中那個被截肢的丹中尉,如果不是知道幕后花絮,我們很難想像演員的腿本來是完好無損的,只是拍攝時腿部用藍色的布包裹好了,后期在電腦中去掉了。由此可知,正是由于科技的進步,我們才能完美的欣賞到優(yōu)秀作品所帶給我們視覺的享受和快感。
《阿凡達》是一部影史以來最賣座的影片,獲得了2009年奧斯卡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三項大獎和六項提名,累計全球27億美元票房。外媒評價 :詹姆斯?卡梅隆證明了他的確是“世界之王”,作為視覺特效技術大軍、生物設計大軍、動作捕捉大軍、替身演員大軍、舞蹈演員大軍、演員大軍、音樂和音響大軍的總統帥,他用讓人目瞪口呆的方式把科幻片帶進了21世紀,這就是《阿凡達》。——《好萊塢記者報》。這是近十年來最耀眼的電影,最后一場20分鐘的大戰(zhàn)讓人血脈噴張?!短枅蟆?。沒有任何電影事件能夠超過《阿凡達》。——《泰晤士報》 。我看到了電影的未來,這就是《阿凡達》?!兜滋芈尚侣劇?/p>
我們所看到的這部影片《阿凡達》,為3D技術帶來歷史性的突破。我們看到的花鴉三維影動研究室的捕捉虛擬合成扣像技術在這里被詹姆斯加以提升,當演員穿上有節(jié)點的衣服后,我們可以適時捕捉到逼真的動畫。詹姆斯手持3D攝影機拍攝主角穿上動作感應緊身衣的一舉一動時,現場即可在電腦上看到主角變身成藍皮膚的Na'vi在特技森林場景中演戲的畫面。這個實時觀看3D拍攝效果的技術是史無前例的,同時詹姆斯還在實景中拍攝,令觀眾難分真假。雖然主角是藍色外星人,但所有演出均是演員的努力而不是只為角色配音。演員除了親身上陣打斗外,片中他們經常與飛天野獸做伴,并騎著它們到處飛,原來演員也要騎在類似野獸體形的物體上來演繹,所以他們必須學習“真騎野獸”,怎樣移動及平衡身體,并要掐算好時間配合同樣轉動的3D背景。演員穿上感官緊身衣,戴上吊著一個微型攝影機的頭套進行拍攝,以上這些影片的制作技術就不一一敘說了。詹姆斯花費10年時間審慎構思,投注2億美元,以親自研發(fā)的3D虛擬影像擷取攝影科技(Fusion 3D),耗時4年時間拍攝《阿凡達》并耗時四年多打造了潘多拉星球以及擁有藍色皮膚的Navi人,還有星球上各種動物植物,本片每一幀的CGI畫面平均都要花47小時來渲染,其實早在10年前,詹姆斯就在醞釀這部電影,但因為技術不足,沒有一個公司敢接下這樣一部宏偉的制作,最終得以擱淺,現在憑著技術的進步,詹姆斯自己投資研發(fā)電腦技術并運用在自己的影片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績?yōu)槭廊怂潎@,并使得3D這種新的觀影模式得到普及與推廣,實現了另一個里程碑,電腦技術所散發(fā)出來的魔力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
3CG技術的運用越來越普及,在電影中無處不在,必將引領電影的新時尚。 近年來國內的影片也越來越青睞CG技術所帶來的視覺效果。最近上映的姜文的影片《讓子彈飛》就有很多CG技術的運用。目前該片票房已突破7億元人民幣大關,成為國產票房冠軍,是票房和口碑雙贏的好片子。該片陣容可謂強大,三大影帝聯袂,再加上精彩的故事,精美的畫面,還有獨特的電影語言,詼諧又帶有黑色幽默,處處可現令人捧腹的畫面,笑點不斷,演員的配合也相當默契,精彩的對白隨處可見,尤其是影片快要結束的時候,電腦特技的運用烘托了氣氛,增強了畫面的份量感,雙方對打的動畫式畫面,既夸張又幽默,后面滿廣場的銀子以及馬車運銀子、子彈的畫面令人看了后捧腹大笑,畫面的處理恰到好處,看后讓人回味無窮。影片《趙氏孤兒》是陳凱歌的又一力作,片中也有一段以動畫形式表現葛優(yōu)所飾演的程英憤慨的心情,這些都說明了中國電影人也越來越青睞數字技術所帶來的視覺效果,雖然我們起步還比較晚,但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綜上所述,CG技術所給電影業(yè)的革新是空前的,今天我們看到的影像是如此的真實生動,用身臨其境毫不為過,立體院線的普遍運用會越來越普及,也許 4D、5D的影院可能會像春筍般茁壯成長,我們期待數字技術會走的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