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華
【摘要】俗話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但少讀《三國》好像沒有什么歧義?!度龂萘x》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被譽為“四大才子書之首”。該書以忠義謀略取勝,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起伏跌宕,很容易吸引青少年閱讀。書中的許多經(jīng)典故事和人物早就婦孺皆知,成為包括學生在內的平民百姓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關鍵詞】《三國》;語文教師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 這句俗話流傳甚廣,但究竟是何含義,民間流傳的說法頗多。有種說法,是因為三國時代的權謀相爭鉤心斗角,對于一個歷經(jīng)人間酸甜苦辣、風風雨雨的老者來說會增添過多的利益比較,而減少其作為老者的豁達恬淡。還有一種說法,《三國演義》里有太多的人生滄桑和人生感嘆在里面,老者讀了《三國演義》回首往事,同自己的人生閱歷相比較,難免會心潮澎湃,不能自抑。從“老不看《三國》”發(fā)起話題,少讀《三國》好像沒有什么歧義?!度龂萘x》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被譽為“四大才子書之首”。該書以忠義謀略取勝,也是對歷史經(jīng)驗的深刻總結。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起伏跌宕,很容易吸引青少年閱讀。書中的許多經(jīng)典故事和人物早就婦孺皆知,成為包括學生在內的平民百姓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平時最喜歡閱讀的名著是《三國演義》,因為《三國演義》帶給我太多的人生智慧,給予我很多的人生思考。從兒時的小兒書到小學階段的拼音本,再到成年時的原著,記不清讀了多少遍仍然覺得不過癮,總想著還要再讀一遍,而每一次閱讀都會帶給我新的收獲,產(chǎn)生新的喜悅。激動之余,我忍不住把這本書推薦給了我的學生,讓他們也分享一下閱讀《三國演義》帶來的樂趣。
少讀《三國》,可以讓學生從書上大量的文言句式中體會文言文的奧妙,有利于增強學生掌握文言文的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某學生用文言文寫就的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獲得滿分,就是最好的例證。同時,從“致亂之由”到“分久必合”的敘述中加深學生對我國古代歷史特別是三國歷史的了解,從而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再則,書中人物的塑造很有特點,文章結構巧妙,敘述詳略得當、語言簡練,是學生寫作時借鑒的文學寶庫。如對典型人物的描寫中,作為奸雄代表的曹操、義薄云天的關羽和智慧化身的諸葛亮等,個個栩栩如生,使學生很容易學會抓人物特點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進而克服怕寫作文的心理,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奠定扎實的基礎。另外,從書上對一些典型事件的描述中,如關羽刮骨療傷、曹操困境大笑等,增強學生克服困難、面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從劉備三顧茅廬、曹操的禮遇關羽中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信心和動力;從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千里尋兄,到趙云舍命救阿斗的忠義中,學習古人的忠義良善;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中,學習“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從劉備的三讓徐州和“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的言行中,學習劉備的仁義;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指導學生對《三國演義》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從這部哺育中華文明的精品中,汲取精髓,陶冶情操,增強愛國情感,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指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千萬急不得,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特點,循序漸進地進行。我在閱讀實踐中采取了七步指導,由淺入深、分層推進的策略,使學生盡早地系統(tǒng)地了解這部古典名著,受益匪淺。
一、介紹《三國演義》人物少兒故事
選擇學生熟悉的重要人物故事特別是書中介紹的少年兒童故事,通過老師生動地講解,使學生了解書中主要人物的故事。如劉備小時候桑樹下立志、曹操詐倒于地欺騙父親,還有孫亮嘗蜜、曹沖稱象以及孔融之子覆巢說、諸葛子瑜之驢說、鐘會汗不敢出說等,這些都是學生喜歡聽的智慧小故事。
二、介紹典型事件
具有重要意義的典型事件在《三國演義》中比比皆是。如桃園結義、走麥城、赤壁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等,這些典型的事件,學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教師有選擇地給學生講解,學生興趣倍增。
三、觀看《三國演義》影視
指導學生通過影視媒介直觀形象了解《三國演義》內容。這對學生系統(tǒng)了解《三國演義》大有裨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影評活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的積極性。
四、從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入手
閱讀淺易的《三國演義》圖書,包括拼音注解的版本和一些連環(huán)畫冊,使學生初步系統(tǒng)地了解《三國演義》的內容,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五、與語文教材相結合
教師可以結合語文課本,選讀《三國演義》原著中的一些章節(jié),引領學生學習《三國》片段,為學生解決閱讀中的疑惑,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中涓、婦寺等詞,小學生并不知道指的就是太監(jiān)。
六、指導學生借助工具書系統(tǒng)學習原著
一開始的閱讀或許有點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感覺,對書中有許多生僻的字詞、難以理解的典故,可以粗略帶過。但系統(tǒng)學習階段教師要及時指導,指導學生有效利用工具書學習,使學生學有所得。
七、組織閱讀沙龍
通過組織閱讀沙龍活動,開展《三國演義》原著討論,鼓勵學生對原著進行個性閱讀,提出自己獨到的觀點,寫出讀書筆記,提高學習效果。
總之,通過指導學生系統(tǒng)閱讀《三國演義》,有利于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有利于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豐富語言的積累,還能提高他們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教學范式。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