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反思與重構

        2014-06-09 22:01:56劉晶
        東方法學 2014年3期

        劉晶

        內(nèi)容摘要: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一直附屬于正式的審判程序,為法學界及實務界所忽視。雖然新《刑事訴訟法》在該階段增加了庭前會議制度,但是庭前會議僅僅是“了解意見,聽取情況”,沒有法律效力,故而庭前準備程序被嚴重虛置化。解決問題的出路短期在于由立案庭法官擔任預審法官,預審法官主持庭前公訴審查和庭前會議程序,避免庭前預斷,同時賦予庭前會議法律效力以及完善其證據(jù)展示、爭點整理以及程序分流的功能;長期在于將控辯平等、公訴規(guī)制、司法審查等現(xiàn)代刑事訴訟理念全面地貫徹到庭前階段中,并且改變長期以來庭前準備程序附屬于庭審程序以及過于偏重懲罰犯罪的刑事司法理念。

        關鍵詞:庭前準備 庭前會議 公訴審查 證據(jù)展示 爭點整理 程序分流

        2012年3月14日,全國人大第十一屆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該決定對《刑事訴訟法》進行了較大范圍的修改,修改達140多處,《刑事訴訟法》的條文由原來的225條增加到290條,〔1 〕其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就是在新《刑事訴訟法》增加了庭前會議程序,該法第182條第2款規(guī)定:“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回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jù)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庇袑W者認為其初步構建了具有我國特色的刑事庭前會議制度。如果說整個審判程序的改革是一個美麗的皇冠的話,庭前會議制度的構建則是這頂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之一。〔2 〕庭前會議制度的適用時間限于正式的庭審程序開啟以前,其確立在一定層面上反映了我國法學界和實務界開始對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相當程度上的關注。但遺憾的是,我國法學界和實務界對庭前準備程序功能的認識還較為單一、片面,認為其應當附屬于正式的庭審程序,主要功能在于提高效率,即通過必要的準備為順利進行庭審創(chuàng)造條件,〔3 〕鑒此,此次修法庭前會議流于形式,僅限于“了解情況,聽取意見”,沒有實質(zhì)上的法律效力。事實上,雖然正式的庭審程序決定被告人最終的命運,但是,在庭前準備階段,控辯雙方證據(jù)交換的范圍、非法證據(jù)的排除,相關證據(jù)的調(diào)查、保存及被告人是否可以主動認罪等問題往往牽涉到被告人的權利保障、公訴權的合法規(guī)制及法官的司法審查權利的范圍和大小等。故而,現(xiàn)代法治國家普遍認識到庭前準備程序有其獨立的程序價值,而不是正式庭審程序的附庸。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在相關制度的構建上還較為簡陋,通過對域外法治國家庭前準備程序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化的分析,才能深刻理解庭前準備程序所蘊含的必然功能及價值,進而結合本土法治資源,判斷未來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甚至是整個刑事庭前程序改革的脈絡與發(fā)展方向,從而不再管中窺豹,過度倚重功能單一的刑事庭前會議制度。

        一、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現(xiàn)狀及反思

        (一)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現(xiàn)狀

        “就像看戲時人們只注意臺上演員的舉手投足、劇情演繹而不注意臺前的排練和預演一樣,庭前程序在訴訟程序研究中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程序?!?〔4 〕一直以來,我國刑事訴訟程序改革的熱門話題過于集中在理想化的庭審中心主義模式,包括在正式的庭審程序中如何保障控辯雙方平等的舉證權和質(zhì)證權;如何科學合理地調(diào)整庭審法官的權限;如何改變我國長期以來案件審理書面化、走過場的弊端;等等。然而,庭前準備程序獨立的價值則較少為法學界所關注。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對訴訟程序的關注多是集中在庭審的幾個關鍵節(jié)點上,而不是訴訟全過程,這就使得庭前準備、庭前審查程序在內(nèi)的一些看似非重點、邊緣性的庭前程序被忽略淡化。庭前準備的內(nèi)容過于集中在合議庭的組成、送達相關的法律文書、傳喚當事人等一些基礎性、手續(xù)性內(nèi)容?!? 〕當然,不可否認,這些準備活動是保障庭審順利進行的基礎。然而轉換一個視角,從提高庭審質(zhì)量、確保庭審功能的發(fā)揮以及提升訴訟效益而言,這些一般性的庭審準備活動究竟有多大的促進意義?答案顯然不言而喻。

        除了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形式化、功能單一化之外,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運作的空間——庭前程序的整體性制度也存在著嚴重的缺陷。我國1979年《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檢察院庭前移送所有案卷材料給法院,要求法院庭前對公訴材料的合法性進行全面的、實質(zhì)化的審查,這種審查方式很容易導致法官的庭前預斷,并且具有弱化庭審程序功能的痹癥。鑒此,1996年《刑事訴訟法》修改時,要求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應當移送起訴書、證據(jù)目錄、證人名單以及主要證據(jù)的復印件,公訴審查由實質(zhì)性審查轉變成程序性審查。但是,由此帶來的問題是,不但沒有革除掉原來“審前預斷”乃至“先定后審”的缺陷,反而失去了原來通過駁回起訴來防止不當追訴的作用,事實上使公訴權無法受到司法權的制約?!? 〕更為重要的是,如此一來,整個庭前程序似乎沒有多少實質(zhì)內(nèi)容可言,從檢察機關提起公訴起,經(jīng)過法院程式化的公訴審查,便直接進入到了法庭審判階段,中間沒有一個過渡階段,是一種“一步到庭”的審判模式,所有的問題都要集中到庭審活動中解決?!? 〕于是,正式的庭審過程往往效率低下,由于控辯雙方庭前沒有互相展示證據(jù),形成案件爭議的焦點,證據(jù)突襲的現(xiàn)象經(jīng)常發(fā)生;法官庭前只能查閱“主要證據(jù)復印件”,自然也不能形成對案件事實的準確把握,因此開庭前普遍接觸控辯雙方當事人,了解案情,導致潛規(guī)則盛行,司法的暗箱操作。此種形勢下,我國法學界首先從域外國家或者地區(qū)的庭前會議獲得靈感,〔8 〕采用直接的“拿來主義”,進而與基層法院合作,〔9 〕創(chuàng)設了“刑事庭前會議制度”,希望能對“一步到庭”問題的解決起到一定的作用。問題是,刑事庭前準備程序是一個結構嚴密的系統(tǒng),其在域外法治國家之所以能夠真正起到規(guī)制公訴權、保障被告人的人權乃至保證正式的審判程序集中高效地進行的作用,究其根本在于其所包含的若干庭前準備的必須內(nèi)容諸如證據(jù)展示、證據(jù)調(diào)查、被告人認罪協(xié)商及庭前會議等相關功能的實現(xiàn)。比如保障控辯庭前實質(zhì)平等、規(guī)制公訴權濫用的證據(jù)展示程序、證據(jù)調(diào)查程序。隨后,通過證據(jù)展示程序,辯護方可以要求排除非法證據(jù),確立控辯雙方的庭審爭點,進而使得之后的整個庭審程序集中高效地進行。還比如,庭前辯護人參與的有罪協(xié)商制度,使得大部分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的案件直接在庭前準備階段就解決掉,避免了司法資源的浪費,減輕了當事人的訟累等等。上述庭前準備的相關具體內(nèi)容是必需的,共同配合組成了完整的刑事庭前準備程序。就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研究而言,我們應該以現(xiàn)代系統(tǒng)論的觀點去研究和評價刑事訴訟程序的每一項制度,而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深林,將刑事訴訟運行中的每一個問題與其適用的刑事訴訟的整體場景割裂開來,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同理,“一步到庭”問題的研究同樣不能脫離其適用的具體場景,尤其應當將該問題置于庭前準備程序甚至是整個庭前程序的框架中,探究該問題蘊含的證據(jù)展示、有罪答辯等庭前準備程序的運行要素與機理,甚至是庭前程序其背后所蘊含的司法審查理念以及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觀念之間的沖突等等,正是上述因素的綜合作用才導致我國庭前程序走過場,無所作為。故而,雖然刑事庭前會議在我國新《刑事訴訟法》的設置意味著我國刑事司法理論界與實務界對刑事庭前程序的重要性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知,在司法實踐中,刑事庭前會議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被告人也可能在該程序中感覺到了司法溫暖,但是,我們決不能指望畢其功于一役,過分夸大庭前會議的功能。況且,我國目前關于刑事庭前會議的立法與司法解釋本身就存在著很大的缺陷,下文將會述及。

        (二)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反思

        我國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增加了刑事庭前會議制度,希望以此來改變我國庭前程序長期無所作為的局面,立法初衷值得肯定。但是,在我國,由于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影響,整個司法場景下的程序意識都是零碎的,庭前準備程序的立法也具有權宜性。是故,中國式的刑事庭前會議制度設計從一開始就只強調(diào)其配合正式庭審程序的從屬功能,對庭前準備程序本身應當具有的人權保障與公訴規(guī)制的功能視而不見,進而,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設計缺少相關必要內(nèi)容。比如,庭前證據(jù)展示制度、非法證據(jù)排除機制以及庭前案件分流機制等,這樣的程序設計理念導致庭前會議程序的設置存在如下問題:

        首先,庭前會議制度無法避免庭前預斷,有違司法公正。庭前會議的主持者,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為“審判人員”,這一用語過于模糊。這里的“審判人員”是合議庭的組成人員,還是可以不是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根據(jù)立法機關的內(nèi)設工作機構所作的解讀,這里的“審判人員”“可以是合議庭組成人員”?!?0 〕言外之意,“審判人員”也可以不是合議庭組成人員。這也就說明,關于庭前會議的主持者,只要具有“審判人員”的身份即可,并不一定要求是合議庭組成人員。然而,在司法實務中,各地法院實際上多是同一個法官先主持庭前會議,再待檢察院移送全部案卷材料且全面閱卷后又合議審判。這樣,法官庭前閱示了全部案卷,形成了嫌疑人可能構成犯罪的預斷,在審判過程中,法官會自覺地、下意識地反駁辯護主張,從而導致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造成冤案、錯案,這種程序機制的設計,違背了司法公正和中立裁判的原則。其次,庭前會議的啟動當事人無程序選擇權,庭前會議成為法官主導的程序,違背了訴訟參與原則。作為初步聽審程序,庭前會議牽涉到證據(jù)交換、確立爭點、管轄異議等一系列與審判相關的實體和程序問題,牽涉到被告人切身的利益和案件最后的判決結果。然而,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guī)定,該程序由審判人員啟動,可以通知被告人參加。〔11 〕顯然,根據(jù)我國新《刑事訴訟法》和司法解釋,被告人并沒有該程序啟動的選擇權,如此設計既侵犯了訴訟主體的參與權,又違背了司法的公正原則。再次,庭前會議程序性規(guī)則失衡,法律效力缺失。程序規(guī)則就是由程序性權利、義務(程序法上的行為模式)和程序性法律后果構成的。具體到刑事訴訟程序規(guī)則而言,就是對公、檢、法三機關和訴訟參與人參加刑事訴訟時應當遵守之操作規(guī)程以及違反操作規(guī)程所承擔法律后果作出規(guī)定的法律規(guī)則。我國庭前會議僅限于“了解情況、聽取意見”,缺失“程序性法律后果”要件,導致刑事審判法官無所作為,控辯雙方達成的庭前協(xié)議沒有法律效力。更糟糕的情形是,根據(jù)我國新《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如果一方在庭前會議上對有爭議的證據(jù)故意不提出異議,而在庭審時再提出有根據(jù)的反駁時,法官對此一般是不禁止的,并且隨后還要依法進行法庭調(diào)查?!?2 〕這種情形不但仍然會導致“伏擊審判”的出現(xiàn),也使得庭前會議達成的證據(jù)合意失去了意義,庭前準備程序嚴重走過場、形式化。最后,可以在庭前會議程序中排除的非法證據(jù)并沒有得到排除,浪費了司法資源,增加了庭審成本。如上文所述,中國式刑事庭前會議缺乏程序性法律后果要件,處理方式僅僅限于“了解情況、聽取意見”,不允許作出具有任何裁決性意義的結論,庭前會議更像是一個“見面會”、“通氣會”。如此,庭前會議則僅僅是對回避、出庭證人名單和非法證據(jù)排除等問題提出意見,實際上并不解決任何實際問題。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有些刑事案件偵查中存在的非法取證現(xiàn)象在庭前程序中是能夠得到充分的證明的,這部分證據(jù)理應在庭前程序中加以排除,而不是縱容這些涉嫌非法的證據(jù)一直持續(xù)到法庭審判終結,影響甚至左右著法官的思維。

        二、域外刑事庭前準備程序?qū)ξ覈膯⑹?/p>

        (一)英美法系國家的刑事庭前準備程序

        法學大師耶林曾經(jīng)說過:“如果允許比較,我們所需要的與其是放大鏡,毋寧是望遠鏡。”如果我們準備進一步揭示一個法律秩序整體的形態(tài)學的特征,宏觀的觀點是必不可少的?!?3 〕所以,必須將庭前準備程序的研究,放在具體的法制情景中進行系統(tǒng)地考察,才能夠追本溯源,弄清制度形成的本源。就英美法系國家的庭前程序適用的訴訟情景而言,由于其主流意識形態(tài)采放任的自由主義,政府的職責僅僅在于為社會交往提供一個框架,其職責僅僅在于保護社會秩序和解決不能由當事人自己解決的糾紛,而不能強迫人民按其既定的生活方式去努力。所以,其訴訟程序乃是“糾紛解決模式的訴訟程序”。〔14 〕糾紛解決模式的訴訟程序采用同位型的司法官僚結構,未受過法律訓練的陪審團擔任法官,其訴訟程序也就具有當事人雙方爭斗的風格。而且,為了真正地實現(xiàn)庭審對抗化,防止預斷,在庭前準備階段案卷材料的移送方式上,英美法系國家普遍采用起訴狀一本主義,即公訴機關提起公訴時,除公訴書以外,不得向法院附帶任何可能導致法官預斷的證據(jù)或者其他文書,以使正式庭審程序中的法官和陪審團完全憑借著理性和良心作出公正的裁斷。起訴狀一本主義的卷宗移送方式無疑具有阻斷庭前預斷的天然優(yōu)勢,但問題是,在法官和陪審團庭前對案件事實的認知完全空白的狀態(tài)下,庭審程序怎樣集中高效地進行?會不會造成檢察官濫權、律師玩弄訴訟技巧、訴訟曠日持久的消極局面?在完全不移送案卷材料的情形下,法官如果想要對正式的審理作好準備,就必須充分發(fā)揮兩造當事人對訴訟進程的“推進器”作用,證據(jù)開示的時間、方式、范圍由控辯雙方在主審法官主持下完成,所以檢察官移送證據(jù)材料的對象是對方當事人而非法院。〔15 〕進而,“爭點”的整理也主要通過庭前雙方的協(xié)商會議進行。英美法系國家相當重視當事人雙方在庭前證據(jù)開示、非法證據(jù)排除、案件分流、庭審準備階段發(fā)揮的功能。前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沃倫·伯格甚至斷言:“若庭前認罪協(xié)商的案件減少個10%,則法院需增兩倍的人力及設備才足以應付?!?〔16 〕

        在英美法系國家,有關庭前準備程序的立法相當完備,實務運作也非常嫻熟,主要有證據(jù)展示、有罪答辯、庭審準備等活動組成?!?7 〕以當今世界最能代表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特點的美國為例,其庭前準備程序分為以下步驟:(1)提審(又稱答辯指控)程序。法院受理案件后,應當按照迅速及時的原則傳喚被告人到庭,告知被告人所享有的訴訟權利后要求被告人就指控的每一項犯罪事實進行答辯,被告人可以選擇有罪答辯、無爭論(有時稱為不愿爭論)答辯、無罪答辯和拒絕答辯。如果被告人選擇無罪答辯或者拒絕答辯,法院將在兩周至三周內(nèi)對案件開庭審理。該程序中,重罪案件的答辯中,如果被告沒有委托辯護律師,將被告知其享有律師幫助的權利。如果是貧困被告人,則為其提供辯護律師。〔18 〕(2)有罪答辯。在指控事實清楚,被告人也了解訴訟程序的性質(zhì)和答辯后果的情況下,可以自愿的、明智的和理智的選擇有罪答辯?!?9 〕有罪答辯依其形式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的有罪答辯”;二是“協(xié)商性的答辯”。前者是指在事實清楚的案件里,證明有罪的證據(jù)占絕對優(yōu)勢時被告人所作的有罪答辯;而后者在事實上相當于“辯訴交易”中的有罪答辯,當控方的證人不可靠或者整個有罪證據(jù)較為薄弱,而被告具有較強的辯護或者將得到陪審員的同情時,檢察官往往會作出讓步,以換取被告人的有罪答辯?!?0 〕當然,在一些例外的案件里,辯訴交易的尺寸可能不夠均衡,以至于人們對它產(chǎn)生懷疑。但是,由于辯訴交易在節(jié)約司法資源、提高訴訟效率方面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在現(xiàn)實中得到廣泛的發(fā)展,以至于任何否定它的主張都變得不可能。事實上,在美國許多司法區(qū),90%到95%的有罪判決都是通過有罪答辯作出的?!?1 〕(3)證據(jù)展示程序。在辯訴交易程序中,如何保證被告人的有罪答辯建立在法律上承認的事實基礎之上?如何保證被告人有效利用法律事實進行交易?解決問題的答案之一在于證據(jù)開示程序。該程序可以允許被告人對控方的勝訴可能性作出獨立的評價,并借以判斷檢察官與辯護律師關于有罪答辯的建議是否明智,使辯訴交易程序更加公正。1963年,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通過最重要的證據(jù)開示判例布雷迪訴馬里蘭州一案確立了“布雷迪規(guī)則”,規(guī)定了檢察官對重要辯護證據(jù)的強制披露義務?!?2 〕在美國,根據(jù)《聯(lián)邦刑事訴訟規(guī)則》 〔23 〕及相關判例,證據(jù)開示的期間不僅適用于庭前程序,而且適用于整個審判期間,只要該證據(jù)屬于應當披露的證據(jù)材料,檢察官就應當將存在新的證據(jù)材料的事實及時通知對方當事人及法庭。證據(jù)開示的義務具有強制性、雙向性,不過被告方證據(jù)開示的范圍較小,一般限于“不在犯罪現(xiàn)場”和“精神不正?!钡霓q護證據(jù),這主要是考慮到了辯護方的防御力量較檢察官為代表的公訴方而言,相對較弱的原因。只要被告人提出證據(jù)開示的請求,檢察官必須進行證據(jù)披露。披露的方式是檢察官向被告人提供有關的證據(jù)材料,被告人可以檢查、復制、拍照。與此相對應,控方則負有廣泛的證據(jù)開示義務,包括其掌握的被告人的陳述記錄、被告人以前的犯罪檔案、被告人的有關生理或者精神檢查的結果、科學測試或者試驗的結果等等甚至所有可能用作辯護的實物證據(jù)。另外,若有充分理由,法庭也可以介入證據(jù)開示,命令拒絕、限制或者推遲證據(jù)披露。(4)審前動議。審前動議,類似于我國刑事訴訟中的庭前會議制度,是指當訴訟中的一方認為另一方違反程序規(guī)則或者證據(jù)規(guī)則時,向法官提出申請,要求法官作出裁決的一項制度。它是保護被告人權利的一項重要工具。審前動議主要解決證據(jù)的可采性或者審判程序有關的問題,特別是關于證據(jù)的可采性的審前動議結果裁定能夠?qū)Π讣男嬗凶锘蛘邿o罪的可能性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很多情形下,停頓了的辯訴交易可能在審前動議解決了證據(jù)問題之后又繼續(xù)進行。

        (二)大陸法系國家的刑事庭前準備程序

        從傳統(tǒng)的英美學者和東方學者的角度看,大陸法系國家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職權主義訴訟模式,因而其司法官僚模式乃是等級型的,所以訴訟程序就被設計為由官吏偵查和執(zhí)行國家政策所組成的程序,也就是“政策執(zhí)行模式的訴訟程序?!?4 〕鑒此,我國相當多的學者不考慮時代差別,認為歐陸國家的刑事審判程序似乎只注重實體真實的追求,強調(diào)法官庭前程序的全面閱讀案卷材料和庭審程序的職權調(diào)查原則,故而,庭前準備程序似乎在歐陸法系國家早已被邊緣化,無所作為。這種認識相對較為膚淺,沒有跟上大踏步前行的歐陸刑事訴訟制度。事實上,早在法國大革命后,基于啟蒙思想的流行以及制度變革的現(xiàn)實,歐陸學者便用“mixed system”來界定歐陸刑事訴訟制度,以此區(qū)別傳統(tǒng)的大陸法系訴訟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這些國家更加注重刑事訴訟程序中的人權保障,審檢分立、言詞辯論及公開審理原則、速審原則等這些當今法治國家普遍通用的訴訟原則也被引入刑事訴訟程序之中。故而,在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具體設計上,兩大法系國家雖然有微觀的差別,但是在其大致內(nèi)容方面,歐陸國家與英美國家均注重庭前準備程序在人權保障、過濾案件及提高審判效率的作用,在其庭前預備程序中均設置了證據(jù)展示、證據(jù)調(diào)查、案件分流、庭審準備等相關內(nèi)容。以法國為例,其庭前預備程序中證據(jù)展示的內(nèi)容就相當完備。所有案卷材料,被告人的辯護律師均可以當場查閱并告知被告人。所有確認被告人犯罪的筆錄、證人的書面證言及檢定報告等,均免費提供給每一名被告人。控辯雙方在庭前準備程序中均要把雙方的證人名單互相開示給對方。〔25 〕不過,雖然庭前準備的重要性在歐陸國家開始顯現(xiàn)出來,但是,傳統(tǒng)的職權調(diào)查原則仍然得以保留,該原則仍適用于刑事訴訟程序的每個階段,包括庭前準備程序。

        以大陸法系的代表國家德國為例。首先,其庭前準備程序中有審辯協(xié)商制度。根據(jù)《德國刑事訴訟法》第250條的規(guī)定,正式的審判程序中,所有的證人都必須在短時間內(nèi)一個一個地接受詢問,詢問不允許以宣讀以前的訊問筆錄或者書面證言代替。而且,根據(jù)《德國刑事訴訟法》第244條的規(guī)定,為了調(diào)查事實真相,法院應當依職權將證據(jù)調(diào)查延伸到所有對于裁判具有意義的事實、證據(jù)上?!?6 〕法院有義務盡最大可能讓事實得到澄清,應當不惜一切費用,不辭勞苦地調(diào)查事實的真相。但是,隨著刑事案件的數(shù)量激劇增長以及越來越復雜,傳統(tǒng)的職權調(diào)查原則遭遇到了嚴重的危機。據(jù)了解,在慕尼黑的一個基層法院,一名法官一個月內(nèi)一般要處理30—50個案件?!?7 〕刑事訴訟必須在訴訟效率和事實真相之間尋求平衡,一味地固守追求事實真相的價值觀將使得刑事訴訟自身陷入困境。在此情形下,德國的刑事協(xié)商制度20世紀70年代之后開始如雨后春筍般地生長起來,愈來愈多的刑事案件在庭前準備程序中經(jīng)由協(xié)議而告終結。例如因一自白而中止程序,或者對其他附屬的犯罪行為放棄追訴,或者籍此而使得量刑減輕?!?8 〕不過,如上文所述,鑒于傳統(tǒng)的職權調(diào)查主義原則的保留,德國的刑事協(xié)商制度主導權掌握在法院手中,在審判長與辯護人之間進行,與英美國家的辯訴交易充分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有明顯的不同。另外,德國聯(lián)邦議會在2009年5月28日通過了名為《刑事程序中的協(xié)商規(guī)定》的議案,正式確立了刑事協(xié)商的合法性。其次,庭前傳喚程序中被告人可以申請審判長傳喚其要求的證人,當然,被告人也可以直接傳喚證人或者鑒定人,檢察機關也可以直接傳喚其他人。〔29 〕而且,除非被傳喚證人的住址或者身份確實不適合公開,法院應當對控辯雙方及時告知證人或者鑒定人的姓名、居所。該程序類似于英美國家的證據(jù)展示程序。再次,庭前準備程序中可以由受命法官或者囑托法官實施證據(jù)調(diào)查作為審判程序的預備工作。例如證人因為生病或者在國外,以致可能無法出席正式的庭審程序時,法官可以提前對證人加以訊問。在訊問過程中有關被告人的可信度的觀察,在正式的庭審程序中可以藉由口頭的報告而被采用。此外,法官在庭前準備程序中還可以自由裁量是否進行勘驗程序。對這種類型的證據(jù)調(diào)查,每位訴訟參與人均有要求在場的權利?!?0 〕最后,第一審訴訟程序正式開啟前一星期,審判長應盡可能同時向控辯雙方告知法庭審判人員,包括參審法官與候補法官。如果人員有變動,應當及時告知控辯雙方。如果沒有通知,被告方可以據(jù)此上訴。此項通知的義務是為了做好庭審前的一般性準備工作。

        (三)域外刑事庭前準備程序?qū)ξ覈膯⑹?/p>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采用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英美法系國家,還是采用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的歐陸國家,均注重庭前準備程序在保障案件公正審判、節(jié)省司法資源和提高審判效率方面的作用。除非賦予審前聽證之公演前夜彩排般的作用,否則審判本身仍需負擔一些在審前程序壯大之前的任務;〔31 〕故而,現(xiàn)代法治國家在庭前準備階段一方面為了保障案件的公正審理,賦予被告方廣泛的證據(jù)知悉權,被告方可以主動要求查閱控方掌握的證據(jù)材料并參加庭前證據(jù)調(diào)查程序以及非法證據(jù)的庭前排除程序,從而力圖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控辯平等武裝和平等保護;另一方面又為了節(jié)省司法成本,保證正式庭審程序能集中高效地進行,首先允許控辯雙方在庭前準備程序中的證據(jù)階段確立爭議焦點和證據(jù)調(diào)查順序;其次允許賦予被告人程序終止的選擇權,被告人可以根據(jù)辯護方的證據(jù)開示結果,選擇是否認罪,從而對案件進行分流,減少被告人的訟累,節(jié)省司法資源;再次,正式開庭審判前要傳喚相關訴訟參加人,告知開庭時間及庭審人員的組成,并且召開庭前會議,積極地聽取控辯雙方對案件的看法;最后,對于庭前準備程序中控辯雙方無法協(xié)商解決的事項,英美法系國家通過法官的居中裁量權解決,歐陸法系國家通過賦予法官一定的證據(jù)調(diào)查權和程序主導權來解決。

        域外庭前準備程序的經(jīng)驗使我們意識到:要在刑事訴訟中獲得高效的工作成果和良好的法律效應,必須注重刑事訴訟的程序性價值,其中,庭前準備程序至關重要。庭前準備程序制度的良好運作一方面依賴于其相關具體內(nèi)容比如證據(jù)展示、庭前調(diào)查、爭點整理、有罪協(xié)商等制度的科學規(guī)劃和合理運行,另一方面在于控辯平等、人權保障、司法審查、訴訟公正以及效率等這些國際社會通行的刑事訴訟原則能夠牢固地成為刑事司法制度的運行基石。進而,在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具體構建上,要求這些原則或者理念能夠被深入地貫徹到其中。目前,我國學界和實務界對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獨立性價值還較少關注,很多人認為其好壞無關刑事審判的大局,故而對庭前準備程序的運作規(guī)律還缺乏深入的研究。

        三、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重新構建

        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構建從長期來看,除了完善其必要的內(nèi)容如證據(jù)展示、爭點整理、非法證據(jù)排除、案件分流機制之外,還需要設置獨立的庭前審查程序與庭前準備程序銜接起來。原因在于我國刑事訴訟制度缺乏獨立的庭前審查程序,原則上,只要起訴書有明確的指控事實,法庭就得無條件地受理。事實上,域外國家的庭前審查程序均由專門的預審法官主持完成,該階段控辯雙方均可以參與并提出意見,并且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證據(jù)展示,從而防止檢察官濫用公訴權,浪費司法資源,避免無根據(jù)的追訴。此種前提下,無端的非法公訴案件在庭前審查階段已經(jīng)被排除,隨后的庭前準備程序才能更加有效地進行。與此同時,我們還要認識到,刑事訴訟程序的優(yōu)化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未來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科學運作還必須借助其整體法治場景的改善。比如,司法制度設計要切實地把控辯平等、保障人權、法官居中裁判、司法公正與效率等現(xiàn)代刑事訴訟理念融入刑事訴訟程序的每一個具體階段,我國的刑事司法改革才能實現(xiàn)刑事審判實質(zhì)化的預期目標,才能實現(xiàn)刑事資源的合理配置,進而與《刑事訴訟法》總則中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司法理念保持一致。具體來說,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制度設計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設立庭前預審法官主持庭前審查和庭前準備程序

        “正義不僅要實現(xiàn),而且必須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xiàn)?!比缜八?,庭前會議法官兼任合議庭法官,必然會產(chǎn)生庭前預斷的嫌疑,庭審結論恐怕也難以被當事人所信服。鑒此,筆者主張由立案庭的法官來負責主持庭前會議,這樣既不會帶來過多的人員投入,也不會對現(xiàn)有制度造成太大的沖擊。另外,我國新《刑事訴訟法》第172條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jīng)查清,證據(jù)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做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案卷材料、證據(jù)移送人民法院?!睆亩?,在庭前卷宗的移送方式上,我國重回1979年《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全案移送制度,即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時,需要將全部案卷和證據(jù)材料一并提交法院審查。與此相呼應,我國新《刑事訴訟法》第181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后,對于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备鶕?jù)這一法條,只要檢察機關的起訴材料滿足了形式上的要求,人民法院就得無條件地開庭審判??梢姡@樣的立法內(nèi)容仍然沿襲了我國1979年以來“庭前查明事實,庭審核實驗證”的訴訟傳統(tǒng)。顯而易見的是,我國目前的公訴審查程序流于形式,開庭前的審查只是程序化的審查,達不到對起訴條件進行嚴格把關的目的,無法排除庭前預斷,也會進一步影響后續(xù)的庭前準備程序的效果。鑒于庭前程序中設置獨立的預審機制已經(jīng)成為國際刑事訴訟制度的發(fā)展趨勢,我國解決該問題的出路也在于設置專門的庭前預審法官對公訴材料進行實質(zhì)化的審查,預審法官不參與正式的庭審程序?!?2 〕目前,由立案庭法官擔任預審法官較為符合我國國情且節(jié)省司法資源。立案庭法官審查檢察機關公訴的合法性之后,如果再由其主持庭前會議,效率較高,通常也不會偏向其中一方,這樣的庭前程序設計會促進法官職責劃分的進一步科學化,產(chǎn)生預審法官的雛形,給我國法官工作體系的改革創(chuàng)造契機。

        (二)以刑事庭前會議的既有內(nèi)容為基礎,進一步完善其相關內(nèi)容

        目前,雖然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在相關必要內(nèi)容上還有所缺失,但是我們并不主張完全效仿域外國家設置專門的證據(jù)展示、認罪協(xié)商和庭前調(diào)查等制度。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問題的根本還是在于控辯平等、司法審查、限制公訴權的濫用等現(xiàn)代國際社會通行的刑事司法理念在我國還沒有被全面采納并貫穿于刑事訴訟的全部訴訟階段。短期內(nèi),我國刑事司法的整體場景將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況且,新的《刑事訴訟法》剛剛適用,短期內(nèi)不易再發(fā)生較大的立法變動。故而,溫和地、漸進性地以刑事庭前會議的既有內(nèi)容為基礎,進一步完善其庭前準備程序的相關功能或許是構建我國刑事庭前準備程序的可行性路徑。具體來說,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增加庭前會議的具體內(nèi)容。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第184條規(guī)定了可以召集庭前會議的情形:a.是否對案件管轄有異議;b.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c.是否申請調(diào)取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但未隨案移送的證明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jù)材料;d.是否提供新的證據(jù);e.是否對出庭證人、鑒定人、有專門知識的人的名單有異議;f.是否申請排除非法證據(jù);g.是否申請不公開審理;h.與審判相關的其他問題,等等。其中的c、d、e三項類似于證據(jù)展示程序,值得肯定。筆者認為以上情形遠遠不能滿足司法實踐的需要,還應當增加一些具體情形,以使庭前會議真正地發(fā)揮功能。比如被告方在該階段能否選擇適用簡易程序或者刑事和解程序,從而實現(xiàn)該程序案件分流,節(jié)省訴訟成本的功能?以及控辯雙方能否協(xié)商確定開庭時間以及是否延期審理?當被告方被超期羈押或者遭非法搜查、非法審訊的,能否在庭前會議上向法官提出?當被告人沒有辯護律師時,能否適用庭前會議?如果法院應該召開庭前會議而沒有召開,有沒有問責機制?在審判延誤期間應當主動對被告人應變更強制措施,等等。(2)庭前會議以控辯雙方合意為基礎,法官擁最終的裁判權。庭前會議中對于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的程序問題(比如開庭時間、和解,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簡易程序、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開庭的時間和地點等)以及有關定罪量刑的實體性問題(主要是雙方對證據(jù)適用范圍、無異議的事項)應當賦予其法律效力,不允許其在正式的庭審程序中違反雙方協(xié)議。對于回避、管轄異議及非法證據(jù)的排除等需要作出實質(zhì)性調(diào)查的程序性事項,筆者主張由立案庭的審判人員調(diào)查后作出決定。(3)在庭前會議中設置案件分流機制。庭前會議中,在證據(jù)公平開示的基礎上,被告人可以就罪名與量刑與法官進行協(xié)商。如果被告人在認罪協(xié)商階段自愿認罪,而且有關犯罪事實的證據(jù)確實充分,則案件可以直接進入審判階段,適用我國新《刑事訴訟法》關于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3 〕從而,將簡易程序的適用時間提前到庭前階段,從而節(jié)省訴訟資源,提高訴訟效率。另外,關于新《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筆者主張將其適用時間也提前到庭前會議階段,而且在審前會議中“所謂和解主要還是附帶民事賠償問題”,這對“日后開庭時順利解決刑事和解問題也是十分有利的”,〔34 〕因此,這與立法的精神并不違背。(4)庭前會議必須由律師參加,同時賦予被告人相關的訴訟權利。庭前會議涉及到案件的程序和實體方面的問題,需要運用專業(yè)的法律知識,直接關系到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如果沒有辯護人參加,被告人很難理解由此產(chǎn)生的實體后果和程序后果,必然會影響司法公正。因此,庭前會議必須有辯護人的參與。同時,應當賦予參加庭前會議的被告人實際的訴訟權利,具體而言,包括對回避的申請權、對非法證據(jù)排除的申請權、舉證權、質(zhì)證權以及辯論權。(5)規(guī)范庭前會議程序。既然庭前會議制度是三方主體參與的程序,具備了訴訟構造的基本特征,可以將其設計為初步開庭程序。法院應在3日前將召開會議的時間、地點通知公訴人、當事人、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如果被告人未被羈押,應在法院設立的專門會議室進行,如果已被羈押,則應在看守所設立的專門會議室進行為宜;如果應當參加會議的人員未出席會議的,則此次會議不能舉行;會議次數(shù)原則上只召開一次,而在被告人為多人的共同犯罪案件中,應分別召開,不應集中召開;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應就與審判相關的程序問題依次聽取各方的意見,對會議情況應制作全程記錄,經(jīng)核對后由參加會議的全體人員簽名。

        (三)其他相關制度

        刑事訴訟制度的完善是一項浩大的系統(tǒng)工程,對其中任何一個問題的思考除了要有細致入微的局部研究,還要有通盤的整體調(diào)度。我國庭前程序一直沒有解決“一步到庭”及庭前預斷的問題,微觀而論乃是我國的刑事庭前程序缺少應有的公訴審查及庭前準備等相關功能;宏觀而論則是由于我國的審前程序過于依賴檢察機關的職權活動,沒有將控辯平等原則深入細致地貫穿到全部刑事訴訟階段包括庭前程序中,也沒有科學地理順訴審關系,實現(xiàn)法官裁判主義等。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家在犯罪態(tài)勢嚴峻的情況下,發(fā)現(xiàn)真實與控制犯罪仍然是整個刑事訴訟制度的主要目的。因此,中國式庭前準備程序的構建在短期內(nèi)應以庭前會議為出發(fā)點,完善其所包含的證據(jù)展示、案件分流、爭點整理以及庭審準備等功能,同時設置獨立的庭前審查程序和預審法官;若從長計議,則應進一步理順訴審關系,實現(xiàn)法官裁判主義,同時改變我國長期以來庭前準備程序附屬于庭審程序以及過于偏重懲罰犯罪的刑事司法理念。

        〔1〕參見郎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改與適用》,新華出版社2012年版,第3頁。

        〔2〕參見陳衛(wèi)東、杜磊:《庭前會議制度的規(guī)范建構與制度適用》,《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11期。

        〔3〕參見陳衛(wèi)東:《刑事訴訟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40、341頁。

        〔4〕參見龍宗智:《刑事訴訟庭前審查程序研究》,《法學研究》1999年第5期。

        〔5〕我國1996年《刑事訴訟法》第151條規(guī)定了庭前準備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應當進行下列工作:(一)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二)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對于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辯護人,或者在必要的時候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三)將開庭的時間、地點在開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檢察院;(四)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五)公開審判的案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睆脑撘?guī)定來看,庭前準備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是一些手續(xù)性事項。

        〔6〕陳衛(wèi)東、李奮飛:《刑事庭前審查程序研究》,載樊崇義主編:《訴訟法學研究》(第2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頁。

        〔7〕韓紅興:《刑事公訴案件庭前程序研究》,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博士學位論文。

        〔8〕在現(xiàn)代法治國家和地區(qū)的庭前準備程序中,通常都會有一個由法官主導的庭前會議程序,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控辯平等。該程序中如果控辯雙方對非法證據(jù)排除、證據(jù)展示等不涉及實體審判的事項有爭議,辯護方可以申請庭前法官居中裁斷,以此來保障自身的權益不受強大的國家追訴權力侵犯。以我國香港地區(qū)為例,根據(jù)其《法院程序指導》的規(guī)定,在高等法院正式開始審判之前,法官有權召集當事人舉行審前討論會,在審判前對證據(jù)進行審查,以確定他們對所提供證據(jù)的態(tài)度、異議和看法,為審判做準備。參見郭天武、何邦武:《香港刑事訴訟法專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頁。西方國家在庭前證據(jù)展示、認罪協(xié)商、爭點整理等庭前準備過程中,對于雙方爭議的事項,法官也要根據(jù)被告人的合理意見,居中裁斷,這些具體內(nèi)容實質(zhì)上也是由若干個階段性的庭前會議組成。

        〔9〕比如,以陳衛(wèi)東教授為首的學術團隊與山東壽光法院合作,探索了刑事庭前會議制度。該制度根據(jù)案件的情況,在開庭審理前召開由公訴人、辯護律師、被告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的會議,在會上一一展示證據(jù),詢問控辯雙方是否有異議,并制作“有異議證件清單”和“無異議證據(jù)清單”。在庭審中,對有異議的證據(jù)進行重點調(diào)查質(zhì)證,而對于沒有異議的證據(jù)則簡化質(zhì)證。該項制度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訴訟效果和社會效果,使得法庭審理能夠集中精力對那些存在爭議的證據(jù)進行重點調(diào)查、取證,大大縮減了開庭審理的時間以及開庭審理的次數(shù),對于控辯雙方而言,也提高了案件的控辯質(zhì)量。參見陳衛(wèi)東:《中國式的刑事庭前會議制度探索》,載《程序正義之路》(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277頁。

        〔10〕前引〔1〕,郎勝書,第327頁。

        〔11〕新《刑事訴訟法》第182條第2款規(guī)定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開庭前會議,2012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83條規(guī)定:“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審判人員可以召開庭前會議:(一)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申請排除非法證據(jù)的;(二)證據(jù)材料較多、案情重大復雜的;(三)社會影響重大的;(四)需要召開庭前會議的其他情形。召開庭前會議,根據(jù)案件情況,可以通知被告人參加?!?/p>

        〔12〕參見新《刑事訴訟法》第192條:“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diào)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庭對于上述申請,應當做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13〕參見[日]大木雅夫:《比較法》,范愉譯,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頁。

        〔14〕參見Mirjan. R. Damask,F(xiàn)aces of Justice and State Authority,Yale University,New Haven and London,1986,pp.16—69.

        〔15〕參見王兆鵬:《當事人進行主義之評議》,載王兆鵬:《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臺灣翰蘆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356頁。

        〔16〕參見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頁。

        〔17〕英美國家在庭前準備程序中普遍存在證據(jù)展示、有罪答辯、庭審準備活動。例如英國,多年來專門針對證據(jù)開示的規(guī)定有很多,這些規(guī)定散見于一系列的判例以及制定法之中。在此基礎上,英國1996年還頒布了《刑事訴訟和偵查法》,該法對證據(jù)開示作了更為具體和完整的規(guī)定。2003年,英國頒布的《刑事審判法》對1996年的上述法律又做了合理的修改。另外,英國還有答辯和指導性聽審程序、預先聽審程序,前者的目的在于有罪答辯以及使控辯雙方為開庭審判做好準備,法庭作好必要的審前安排;后者主要目的在于確立證據(jù)的可采性問題以及控辯雙方爭議焦點。事實上英美國家的庭前準備程序組成內(nèi)容都差不多,限于篇幅的限制,筆者僅對當今世界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最具有代表意義的美國的庭前準備程序作詳細的介紹。

        〔18〕參見[美]愛倫·豪切斯泰勒·斯黛麗、南?!じヌm克:《美國刑事法院訴訟程序》,陳衛(wèi)東、許美君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448頁。

        〔19〕參見李學軍:《美國刑事訴訟規(guī)則》,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398頁。

        〔20〕控辯雙方的辯訴交易有三種類型:以較輕的刑期交換(如果被告人就某罪名認罪,檢察官向被告人承諾將向法官推薦一個較輕的刑期);以較輕的罪名交換(即起訴之罪名的犯罪構成要件,有時包含另一刑期較輕之罪名的構成要件,控辯雙方協(xié)商后,被告同意就較輕刑期之罪名認罪,檢察官同意不追究原重刑之罪)和以較少的罪數(shù)交換(即檢察官以數(shù)罪起訴被告,協(xié)商后被告人同意就其中一罪或者數(shù)罪認罪,而請求法院駁回起訴狀其余的數(shù)罪)。參見Wayne R.LaFave, Jerold H.Israel, and Nancy J.King, Criminal Procedure,3rd ed.St.Paul, MN: West Group Publishing Company,2000,p.956.

        〔21〕據(jù)估計,1970年,90%甚至95%的有罪判決是通過有罪答辯取得的,其中70%到85%的重罪有罪判決通過有罪答辯取得,參見Brady v.United States, 397 U.S.752(1970);1986年,美國律師協(xié)會(ABA)也注意到了在某些地區(qū),90%的刑事案件以辯訴交易形式處理,參見ABA,Standards for Criminal Justice 14—4(2d ed.Supp.1986);1994年,有學者在一年的研究期間,調(diào)查到92%的有罪判決通過有罪答辯取得,參見 Brain A.Reaves, U.S.Dep't of Justice, Felony Defendants in Large Urban Counties,1994,3.

        〔22〕Brady v.Maryland,373 U.S.83(1963).在該案中,布雷迪與其同伙鮑布里特(Bolit)被控一級謀殺罪。在審判前,布雷迪的辯護律師要求檢察官允許其查閱鮑布里特的陳述,但是控方隱藏了鮑布里特已經(jīng)承認殺人的供述。布雷迪第一個接受審判,他承認參與謀殺,但是聲稱鮑布里特才是實際的行兇者。直到布雷迪被判處死刑之后,其辯護律師才了解到這份陳述。被告人的申訴得到馬里蘭州上訴法院的支持,該案得以重新量刑。最高法院予以認可并確立了檢察官對重要辯護證據(jù)的強制披露義務。

        〔23〕參見卞建林:《美國聯(lián)邦刑事訴訟規(guī)則和證據(jù)規(guī)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54—57頁。

        〔24〕前引〔14〕,Mirjan Damask書,pp.16—69.

        〔25〕參見[法]貝爾納·布洛克:《法國刑事訴訟法》,羅結珍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頁。

        〔26〕李昌珂:《德國刑事訴訟法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103頁。

        〔27〕參見許美君:《德國辯訴交易的實踐與啟示》,《法學家》2009年第2期。

        〔28〕[德]克勞思·羅克信:《德國刑事訴訟法》,吳麗琪譯,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頁。

        〔29〕參見前引〔26〕,李昌珂譯書,第92、93頁。

        〔30〕前引〔28〕,羅克信書,第380頁。

        〔31〕參見[美]米爾建·R·達馬斯卡:《漂移的證據(jù)法》,李學軍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頁。

        〔32〕庭前預審法官主導案件的公訴審查程序,指導預審聽證,審查公訴的提起是否符合法定的標準,將達不到公訴條件的案件排除在正式的審判程序之外,從而一方面對公訴權的行使進行規(guī)制,另一方面保障人權,避免無辜的被告人受到錯誤的刑事追訴。美國、德國和法國等國家的庭前審查法官一般被稱為預審法官,預審法官不參與正式的法庭審判程序,可以有效避免庭前預斷。

        〔33〕新《刑事訴訟法》第208條對1996年《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簡易程序范圍作了修改,簡易程序的范圍不再限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輕微刑事案件。該法規(guī)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qū)徟校海ㄒ唬┌讣聦嵡宄⒆C據(jù)充分的;(二)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的;(三)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的。”

        〔34〕柯葛壯:《刑事訴訟“審前會議”之立法比較和實務運作》,《東方法學》2013年第3期。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婷婷| 少妇隔壁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d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在线| 美女污污网站|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免费|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一本大道香蕉最新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 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性入口|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 亚洲一区二区av偷偷| 久久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精品推荐国产精品店| 国产爆乳美女娇喘呻吟久久| 亚洲一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老阿姨| 99久久精品国产片|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japanesehd中国产在线看| 性猛交╳xxx乱大交|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男女激情床上视频网站| 亚洲av男人的天堂一区| 免费大黄网站| 一级一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一区| 五月色婷婷丁香无码三级|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三区北岛玲| 亚洲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站|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国产艳妇av在线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