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王 瑩 余延峰 王景慧
丹參注射液抗肝炎肝纖維化效果的量效研究
張建華 王 瑩 余延峰 王景慧
目的就丹參注射液抗肝炎肝纖維化效果的量效進行研究。方法選擇2008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42例,將其分為中劑量組(35例)、低劑量組(36例)、高劑量組(35例)、對照組(36例)。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低劑量組在此基礎上注射10ml丹參注射液,中劑量組注射20ml丹參注射液,高劑量組注射30ml丹參注射液。結果對照組在降低肝纖四項指標方面都劣于高、中、低劑量組,低劑量組劣于中劑量組,中劑量組劣于高劑量組,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劑量的丹參注射液對于抗肝炎肝纖維化效果較佳,值得深入推廣。
量效關系;病毒性肝炎;丹參注射液;肝纖維化
據(jù)國內(nèi)外醫(yī)學界統(tǒng)計,大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都會出現(xiàn)肝纖維化,進而出現(xiàn)肝硬化[1]。因此,對于肝硬化治療而言,必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對肝纖維化的發(fā)展和發(fā)生進行逆轉或阻斷?;谥嗅t(yī)學理論來見,血瘀的病理狀態(tài)與肝纖維化密切相關[2],本文就丹參注射液抗肝炎肝纖維化效果的量效積極性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8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42例,男84例,女58例,年齡26~78歲,平均年齡(51.5±11.2)歲;病程平均(3.7±1.2)年。將其分為中劑量組35例、低劑量組36例、高劑量組35例、對照組36例。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低劑量組在此基礎上注射10ml丹參注射液,中劑量組注射20ml丹參注射液,高劑量組注射30ml丹參注射液[3]。
1.3 診斷標準 本組患者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會聯(lián)合修定的肝硬化、肝炎的診斷標準。中醫(yī)辨證,均屬于肝血瘀阻型。
1.4 排除標準資料不全、治療依從性差、哺乳期、孕期婦女、腹腔大量積液、肝昏迷、肝功能C級(分級標準為Child分級)[4]。
1.5 統(tǒng)計學處理用 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表1可見,四組患者在治療前的各項參數(shù)具有可比性,不存在著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中、低劑量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IV-C、PC Ⅲ、LN、HA都出現(xiàn)了較為明顯的下降,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患者IV-C、LN、HA無較大差別,只有PC Ⅲ下降較為明顯。分組比較顯示,對照組在降低肝纖四項指標方面都劣于高、中、低劑量組,低劑量組劣于中劑量組,中劑量組劣高劑量組,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各組HA、LN、IV-C和PC Ⅲ比較(μg/L±s)
表1 各組HA、LN、IV-C和PC Ⅲ比較(μg/L±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高、中、低劑量組治療后比較#P<0.05;與中、低劑量組治療后比較△P<0.05;與低劑量組治療后比較▲P<0.05
分組 n 時間 PC Ⅲ IV-C LN HA中劑量組 35 治療后 112.26±54.32*△ 99.56±37.92*△ 126.37±60.27*△ 154.36±101.28*△治療后 157.84±48.27* 129.65±57.56* 168.56±52.78* 203.96±145.95*低劑量組 36 治療前 189.36±60.15 180.23±60.28 260.54±70.13 270.25±173.62治療后 146.84±50.91* 112.34±17.18*▲ 148.69±59.17*▲ 173.24±150.36*▲高劑量組 35 治療前 196.27±47.22 179.36±54.17 247.63±62.36 256.24±168.50治療后 187.65±60.17*# 175.65±68.20# 254.27±67.05# 253.95±160.58#治療前 205.36±53.91 175.61±50.91 240.36±66.35 264.18±188.17對照組 36 治療前 201.07±54.37 186.24±62.46 263.25±71.09 266.08±158.46
對于肝纖維化治療而言,丹參注射液的療效較好,但是臨床上對于丹參注射液的使用劑量卻沒有定論,多則40ml,少則8ml,本文分別采用三種劑量(30ml、20ml、10ml)進行研究比較,以期找出最佳劑量來提高治療有效性,指導臨床用藥[5-8]。中藥丹參入腎、肝、脾、心,性微寒、微辛、味苦;具有多種功效,如止痛涼血、安神養(yǎng)血、祛瘀活血。現(xiàn)代藥理顯示,丹參主含兒茶酸、丹參素、丹參醇、丹參酮等化學成分。本組資料顯示,四組患者在治療前的各項參數(shù)具有可比性,不存在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中、低劑量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IV-C、PC Ⅲ、LN、HA都出現(xiàn)了較為明顯的下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患者IV-C、LN、HA無較大差別,只有PC Ⅲ下降較為明顯。分組比較顯示,對照組在降低肝纖四項指標方面都劣于高、中、低劑量組,低劑量組劣于中劑量組,中劑量組劣高劑量組,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中除高劑量組2例、低劑量組1例出現(xiàn)皮膚瘙癢輕微過敏反應外,余均未發(fā)現(xiàn)其它不良反應??傊?,高劑量的丹參注射液對于抗肝炎肝纖維化效果較佳,值得深入推廣。
[1] 黃建生.復方丹參滴丸加黃芪對乙肝肝硬化肝纖維化指標的影響[J].湖南中醫(yī)雜志,2006,22(3):17-18.
[2]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364-366.
[3] 李諶,蒲小平.丹參粉針劑對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纖維化的保護作用[J].中國新藥雜志,2006,15(12):968-971.
[4] 孔德潤,胡乃中,許建明,等.丹參對肝硬化門脈高壓血流動力學及血管活性物質(zhì)影響的相關性[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41(2): 166-168,184.
[5] 譚友文,殷玉梅,於學軍,等.丹參、黃芪對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血流動力學及肝纖維化指標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1,21(5):351-353.
[6] 曾芬.黃芪、丹參對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血流動力學及肝纖維化指標的影響[J].江西中醫(yī)藥,2004,35(9):24-25.
[7] 劉永剛,陳厚昌,蔣毅萍.丹參酮ⅡA對大鼠實驗性肝纖維化作用的研究[J].中藥材,2002,25(l):31-33.
[8] 佘世鋒,黃賢樟,童光東.不同劑量丹參注射液抗肝纖維化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24(1):17-20.
R285
A
1673-5846(2014)01-0222-02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醫(yī)院,黑龍江大慶 16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