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輝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中心衛(wèi)生院中醫(yī)科 湖南綏寧 422603)
中醫(yī)辯證法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陶輝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中心衛(wèi)生院中醫(yī)科 湖南綏寧 422603)
目的:探討中醫(yī)辯證法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西醫(yī)治療,觀察組采用中醫(yī)辯證法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3.3%,高于對照組的76.7%,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相比于西醫(yī)治療,采用中醫(yī)辯證法治療糖尿病臨床療效顯著,可作為治療糖尿病的理想方法。
中醫(yī)辯證法;糖尿病;臨床療效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屬于一種慢性內分泌疾病,多由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以及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等因素導致[1]。其以2型糖尿病最為常見,臨床特征主要為血糖水平偏高,需予以終身治療。研究顯示,糖尿病是繼心血管疾病之后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高發(fā)頑固性疾病,且近年來發(fā)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并有年輕化傾向。我院采用中醫(yī)辯證法治療糖尿病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xiàn)結合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高于7.2mmol/L,且對本研究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及妊娠期、哺乳期婦女,近期未服用過降糖藥物[2]。將上述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9-75歲,平均年齡(53.4 1.1)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2 1.3)年,體重指數(23.5 1.6)kg/m2;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7-72歲,平均年齡(52.8 1.2)歲,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3 1.4)年,體重指數(24.1 1.6)kg/m2,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體重指數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以糾正電解質紊亂、抗感染及營養(yǎng)支持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在上述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二甲雙胍治療,初劑量為0.25g/次,2次/ d,口服,可根據臨床療效適當調整用藥劑量,但最大劑量不宜超過2次/ d,患者病情嚴重及病程超過3年可聯(lián)用胰島素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醫(yī)辯證法治療,根據患者具體癥型選擇相應的處方進行治療,其中陰陽兩虛者選用金匱腎氣丸加減,處方組成為黃芪20g、熟地黃20g、山茱萸20g、肉桂15g、淮山藥20g、知母12g、澤瀉12g及牡丹皮15g 等;肝腎陰虛者選用左歸丸加減,處方組成為枸杞15g、山茱萸20g、茯苓15g、淮牛膝12g、菟絲子20g、淮山藥15g及生地黃12g等;氣陰兩虛者選用玉泉丸加味,處方組成為麥冬15g、熟地黃10g、黃芪10g、葛根15g、西洋參10g、花粉15g及烏梅12g等;濕熱內蘊者選用三仁湯加味,處方組成為法半夏10g、白蔻仁10g、生地黃10g、通草12g、薏苡仁15g、生地10g、杏仁10g、淡竹葉10g、黃連10g及花粉15g等;陰虛熱盛者選用三消湯,處方組成為茯苓15g、麥冬15g、白術12g、西洋參10g、黃柏10g、生地10g、黃連10g及知母10g等。并發(fā)代謝綜合征加用生地、車前子及黨參,并發(fā)糖尿病足加用紅花、丹參,并發(fā)胰島素抵抗加用知母、麥冬,上述中藥均為水煎服,1劑/d,連續(xù)治療2個月[3-4]。
1.3 療效判定
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及血糖水平對臨床療效作如下判定:多飲、多食、多尿及身體消瘦等臨床癥狀消失,空腹血糖低于6.6mmol/L,餐后2h血糖低于8.2mmol/L為顯效;上述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空腹血糖低于8.5mmol/L,餐后2h血糖低于10.8mmol/L為有效;上述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加重,空腹血糖高于8.5mmol/L,餐后2h血糖高于10.8mmol/L為無效[5]。臨床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文中所得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并作比較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顯效16例,有效12例,無效2例,治療有效率為93.3%;對照組顯效10例,有效13例,無效7例,治療有效率為76.7%,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糖尿病屬于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包括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減輕。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發(fā)生率逐年增加,進而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隨著糖尿病病情的不斷發(fā)展,可能導致肝腎功能衰竭、周圍神經系統(tǒng)病變及視網膜病變等嚴重并發(fā)癥,故及時予以科學治療意義重大[6]。目前臨床上常采用西藥治療糖尿病,包括口服降糖藥、促進胰島素分泌藥物及注射胰島素,療效確切。糖尿病在中醫(yī)范疇上屬于消渴癥,多由情緒失衡、肝氣郁結及無節(jié)制飲食等導致脾胃運化失調所致,常涉及肝、膽、腎、脾、胰等臟腑,中醫(yī)治療原則為強調整體調節(jié)及陰陽平衡[7-8]。研究表明,采用中醫(yī)辯證法治療糖尿病毒副作用小,在減少糖尿病并發(fā)癥的同時可最大程度發(fā)揮臨床療效,進而明顯改善臨床癥狀,療效顯著。本研究從中醫(yī)角度將糖尿病分為陰陽兩虛、肝腎陰虛、氣陰兩虛、濕熱內蘊及陰虛熱盛5種證型,在注重辯證論治的同時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證候及體質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針對不同證型予以不同處方治療,其中陰陽兩虛證處方中黃芪及山藥具有補氣健脾作用,陰虛熱盛證處方中麥冬具有疏肝理氣功效,濕熱內蘊證處方中黃連清熱解火,氣陰兩虛證處方中熟地黃可滋補脾腎,上述諸藥合用具有瀉火、滋陰及補氣作用。本研究得到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采用中醫(yī)辯證法治療糖尿病臨床療效更為顯著,可在臨床山進一步推廣使用。
[1]郭玉婷.格列美脲聯(lián)用金匱腎氣丸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2,9(21):110-111.
[2]馬恒.中醫(yī)辨證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4,14(1):57-58.
[3]陸付耳.中醫(yī)治療糖尿病從強調"益氣養(yǎng)陰"到兼顧"解毒扶陽" [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29(4):293-295.
[4]王正環(huán).中醫(yī)治療糖尿病50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3 ,10(30):117-119.
[5]董雅蘭.中醫(yī)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5):592-594.
[6]王艷.中醫(yī)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0):1684.
[7]姜志宏.運用中醫(yī)辯證法治療眼底黃斑出血15例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6):191-192.
[8]馬恒.中醫(yī)辨證治療糖尿病49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12(1):32-33.
R587.1
B
1009-6019(2014)01-0001-02